一种基于絮凝装置及三维电解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666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絮凝装置及三维电解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装置和三维电解装置,三维电解装置的进水口接絮凝装置的排水口;絮凝装置用于对污水进行絮凝、沉淀以及出清;(出清是指排出清液);三维电解装置用于对絮凝装置输出的清液进一步净化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备能全天候运行,效果良好。效果良好。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絮凝装置及三维电解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絮凝装置及三维电解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主流的水处理技术和传统生化工艺,还有MBR膜工艺等等。
[0003](1)传统生化工艺:
[0004]采用微生物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体的合成,将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氮气、氨气和富含有机物的活性污泥等。传统生化工艺的效果:COD去除率70%、氨氮去除率70%,优点:流程简单,无须投药和外加碳源;缺点:能耗高,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在非专业人员的操作下极易导致工艺失效,无法实现预期效果,会造成投资的巨大浪费。
[0005](2)MBR膜处理工艺
[0006]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优点是可有效降低污染物浓度,占地面积小,操作管理方便。缺点:能耗高,膜易污染,清洗操作不便。
[0007]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基于絮凝装置及三维电解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尤其针对猪场污水处理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絮凝装置及三维电解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该基于絮凝装置及三维电解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基本不受环境温度影响,能可控实施。
[0009]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0010]一种基于絮凝装置及三维电解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装置和三维电解装置,三维电解装置的进水口接絮凝装置的排水口;
[0011]絮凝装置用于对污水进行絮凝、沉淀以及出清;(出清是指排出清液);
[0012]三维电解装置用于对絮凝装置输出的清液进一步净化处理。
[0013]还包括杀菌消毒装置;杀菌消毒装置与三维电解装置的净水排出端对接。
[0014]还包括固液分离机;固液分离机与絮凝装置的入口对接,固液分离机输出的液体进入絮凝装置中。
[0015]絮凝装置为智能水处理装置进行。絮凝装置也可以是采用非智能的其他絮凝装置,如在污水池中加入絮凝剂,搅拌并反应并沉淀后,取上清液进入下一步处理。
[0016]智能水处理装置包括容器、旋转滤芯、加药机构和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进水、排水和排渣,并控制旋转滤芯升降和旋转,还控制加药机构加入絮凝剂。可以参见相关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214004260U的技术,名称为:一种智能水处理装置及系统,或公开号为214004257U,名称为“一种具有旋转滤芯的智能水处理装置及系统”的技术,专利号为202021988835.X。
[0017]智能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前级过滤模块。
[0018]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智能水处理装置和三维电解装置工作。
[0019]控制模块连接有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于将现场数据传输到远程接收端。远程接收端为服务器或智能手机等设备。
[0020]智能水处理装置又称智能水处理模组,因为可以呈模块式布置,可以独立布置,也可以并联布置。
[0021]两种深度处理工艺介绍:
[0022](1)DTRO(碟管式反渗透)处理工艺:
[0023]技术简介:反渗透技术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技术。一般用于水处理的终端工艺。
[0024]优点:设备体积小、操作简单、运行稳定、适应性强。
[0025]缺点:设备成本较高,且有10~30%的高浓度水需要采用其他工艺进一步处理。
[0026]DTRO效果:
[0027]COD去除率达90%以上;(实测案例中,从209mg/L降到10mg/L);
[0028]氨氮去除率达90%以上;(实测案例中,从370mg/L降到6.09mg/L);
[0029]DTRO在整个水处理系统中的作用:
[0030]因前级处理SS指标及其他指标已经降至极低,采用本级反渗透处理,能显著提升设备的使用寿命。
[0031](2)三维电解处理工艺:
[0032]工艺简介:利用电解产生的过氧化氢和羟基自由粒子氧化降解水中污染物,能有效地降低COD、氨氮、脱除色度。
[0033]优点:模组化处理,应用广泛,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无须添加药剂。
[0034]只需10分钟,COD可以再降60%以上,整个系统的COD总去除率可达95%以上;氨氮去除率可达95%以上。
[0035]缺点:能耗高,且电极使用寿命短。
[0036]三维电解处理工艺在整个水处理系统中的作用:
[0037]因前级智能模块处理已经大幅度降低了各项指标,故本系统采用本工艺可极大降低能耗以及运营成本。另外,三维电解处理工艺可以针对反渗透膜处理过的浓缩水再次处理。
[0038]有益效果:
[0039]技术的最有益的效果在于,采用絮凝过滤装置,尤其是基于智能水处理模组的絮凝过滤装置,极大的降低污水的各项指标(如COD和氨氮等),再用后面的深度工艺(DTRO和三维电解)处理就能达到净水标准,从整体上代替了传统的生化工艺,相比传统生化工艺的不可控,受环境,投入消化菌量等多因素的影响较大,本技术的整个设备和工艺完全可控,而且因为三维电解技术与环境温度几乎无关能实现全天候的运行以及完全可靠的达标排放,而且相关指标远远优于相关标准。本技术将各项技术完美的综合在了一起,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实践也证明取得的效果非常理想,详见后文的检测报告。
[0040]另外,智能模组的特点:
[0041]1.水处理装置(水处理单元)结构紧凑,一体式结构;占用空间小;便于灵活配置;
[0042]2.自动化运行;可以无人值守;远程监控;
[0043]设备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能自动化运行,能实现无人值守,控制器连接有通信模块后,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现场的数据能传输到远程服务器或数据终端(如智能手机),能实现远程监视;因此,自动化程度高,数字化程度高;
[0044]也可以采用模拟的继电控制系统实现控制,具体控制为现有成熟技术。
[0045]3.采用模块式理念,模块式运行;
[0046]可以灵活并联或级联;模块式运行,便于后期维护;
[0047]4.水处理装置(水处理单元)具有自洁功能;
[0048]整个流程和结构,设计构思巧妙;处理能力强。
[0049]环形进水管上,孔具有一定斜度,可以更好的冲刷内桶的外壁,清洗内桶上的残留的结絮物;巧妙之处在于滤芯上升时,还同时旋转,能同时在进水冲击下清洗滤芯,因此避免了另外的清洗流程;整个流程易于控制,能采集各参数,根据采集的参数进行动作,因而处理效率高。通过自检实现设备故障预警,联网控制,远程参数采集,能实现COD自动监测。
[0050]5.水处理装置密封性可以做到很好,避免二次污染;
[0051]采用本装置,废水不会暴露在外,避免二次污染;
[0052]6.在出水管处可以进一步增加紫外杀菌,臭氧杀菌;...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絮凝装置及三维电解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装置和三维电解装置,三维电解装置的进水口接絮凝装置的排水口;絮凝装置用于对污水进行絮凝、沉淀以及出清;三维电解装置用于对絮凝装置输出的清液进一步净化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絮凝装置及三维电解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杀菌消毒装置;杀菌消毒装置与三维电解装置的净水排出端对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絮凝装置及三维电解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液分离机;固液分离机与絮凝装置的入口对接,固液分离机输出的液体进入絮凝装置中。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絮凝装置及三维电解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伟黄美成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迪易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