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垟霉素在防治病原菌中的应用和在植物保鲜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具体涉及三垟霉素在防治病原菌中的应用和在植物保鲜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柑橘炭疽病是采后柑橘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其病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属于子囊菌门,粪壳菌纲,小丛壳目,小丛壳科,刺盘孢属。该病经伤口侵入柑橘果实,或通过病果与健康果互相接触而感染,导致大量烂果情况发生。该病在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传染性极高,如管理不善,短时间内即大面积传播,甚至整个仓库全部染病,给农户和整个产业造成巨大损失。
[0003]目前主要防治手段仍为化学防治。传统化学农药如苯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辛等由于多年连续使用,均已导致柑橘产生较大抗药性,防治效果较差。目前,国际使用苯菌灵防治柑橘炭疽病较多,可有效防治柑橘炭疽病发生,受到广大柑橘果农的青睐。但长期大量使用单一农药品种,不仅防治效果会降低,而且容易引起抗药性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将三垟霉素用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三垟霉素或三垟霉素的衍生物在以下至少一项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1)防治病原菌;(2)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3)抑制病原菌的致病力;(4)抑制病原菌的菌丝生长;(5)提高水果保鲜;所述三垟霉素的分子结构式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原菌为胶孢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单囊壳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黄枝孢菌(Cladosporium fulvum)、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riorum)、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vexans)、间座壳菌(Diaporlhe vexans)、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炭疽病原菌(C.gloeosporioides)。3.三垟霉素或三垟霉素的衍生物在制备以下至少一种功能产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1)防治病原菌;(2)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3)抑制病原菌的致病力;(4)抑制病原菌的菌丝生长;(5)提高水果保鲜;所述三垟霉素的分子结构式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原菌为胶孢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单囊壳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黄枝孢菌(Cladosporium fulvum)、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riorum)、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vexans)、间座壳菌(Diapor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鹏,郑子魁,阎秀峰,邹慧熙,李楠,温海虹,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