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边物料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458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边物料架,涉及承载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矩形框和至少一层用于放置物料的托架,两个矩形框之间通过若干横梁固定连接,每层托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L”形托板,两个“L”形托板分别固定在两个矩形框的内侧面;横梁设置在矩形框的拐角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个矩形框之间通过若干横梁固定连接组成物料架的整体框架,在整体框架上设置托架,托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L”形托板,横梁设置在矩形框的拐角处,以避让“L”形托板的两端,实现物料架双边取放物料,一方面,提升了物料架的存放量及稳定性;另一方面,可对接自动化料框转运设备,实现自动取放料框。动取放料框。动取放料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边物料架


[0001]本技术属于承载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边物料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作为近几年里兴起和应用的铁基纳米品新型金属软磁功能材料,已被确认为环保、节能型的“双绿色(节能环保)新材料”。该材料经过特定的退火工艺热处理,尤其是采用在特定温度下施加磁场退火工艺的热处理后,能够高效稳定获得纳米级(10

20nm)的超细尺寸晶粒,这样一种获得的晶粒尺寸小于磁交换作用长度,使其成为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磁导率、低矫顽力、低损耗等优异特性的软磁合金材料。
[0003]以此材料制作的铁基纳米晶磁芯,是目前共模电感、高频变压器、各类电流互感器、磁放大器等磁电产品的关键元器件,已广泛应用于国家电网、光伏发电、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等众多领域。在磁芯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坯料整齐摆放进料框内,再将料框摆在料架上,以便于储存、转运。为保障料架的存储容量,通常将料架设计为多层结构。但是,现有料架难以匹配自动化转运设备,料框向料架上的摆放或者料框从料架上取出,均需要人工手动操作,费事费力。此外,现有料架通常只能从单边取放料框,这就制约了料架的深度,限制了料架的存放容量;同时,单边结构使得料架较为“瘦高”,料架的重心较高,导致料架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倾倒。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边物料架,通过设置两个矩形框之间通过若干横梁固定连接组成物料架的整体框架,在整体框架上设置至少一层用于放置物料的托架,托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L”形托板,两个“L”形托板分别固定在两个矩形框的内侧面,横梁设置在矩形框的拐角处,以避让“L”形托板的两端,实现物料架双边取放物料,解决现有料架通常只能从单边取放料框,单边结构的料架容量较小、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双边物料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矩形框和至少一层用于放置物料的托架,两个所述矩形框之间通过若干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与横梁组成物料架的整体框架。每层所述托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L”形托板,两个所述“L”形托板分别固定在两个矩形框的内表面。所述横梁设置在矩形框的拐角处,以避让“L”形托板的两端,实现物料架双边取放物料。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先技术方案,所述“L”形托板包括侧边和底边,所述侧边与底边相互垂直,所述侧边远离底边的表面与矩形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先技术方案,所述底边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中部隔挡块,用于分隔同一层的相邻料框。一方面,人工向物料架上放入料框时有明确界限感参考;另一方面,防止同一层的相邻两料筐定位防止碰撞,同时便于料筐取放时相互分离。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先技术方案,所述底边上表面两端部均设有端部隔挡
块,可以避免运输、转运等过程发生震动,导致料筐从物料架上脱落,造成物料损坏。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先技术方案,所述物料架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便于手动或对接牵引设备,可以从任意一边移动物料架。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先技术方案,所述矩形框上安装有便于推动物料架的把手。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先技术方案,所述矩形框内设有若干用于增加矩形框强度的十字加强筋。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先技术方案,所述矩形框的底部安装有若干用于对接牵引或提升设备的负载块。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设置两个矩形框之间通过若干横梁固定连接组成物料架的整体框架,在整体框架上设置至少一层用于放置物料的托架,托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L”形托板,两个“L”形托板分别固定在两个矩形框的内侧面,横梁设置在矩形框的拐角处,以避让“L”形托板的两端,实现物料架双边取放物料,一方面,使得物料架的高度与宽度比例更加协调,提升了物料架的存放量及平衡稳定性;另一方面,可对接自动化料框转运设备,实现自动取放料框。
[0016]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双边物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双边物料架的侧视图;
[0020]图3为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双边物料架上放置料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
矩形框,101

十字加强筋,2

横梁,3
‑“
L”形托板,301

侧边,302

底边,4

中部隔挡块,5

端部隔挡块,6

万向轮,7

把手,8

负载块,9

料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
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边物料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矩形框1,矩形框1内设有十字加强筋101,以增加矩形的框强度。两个矩形框1之间通过四根横梁2固定连接即组成物料架的整体框架,整体框架呈长方体结构。
[0027]请参阅图2

图3所示,在整体框架内排列设有多层用于放置料框9的托架,每层托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L”形托板3,“L”形托板3包括侧边301和底边302,侧边301与底边302相互垂直,侧边301远离底边302的表面与矩形框1的内表面通过焊接固定。其中,四个横梁2分别设置在矩形框1的拐角处,以避让“L”形托板3的两端,实现可以从物料架的双边取放料框,当然也可单边取出一层托架上所有料框9。
[0028]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底边302的上表面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边物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矩形框(1),两个所述矩形框(1)之间通过若干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1)与横梁(2)组成物料架的整体框架;至少一层用于放置物料的托架,每层所述托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L”形托板(3),两个所述“L”形托板(3)分别固定在两个矩形框(1)的内表面;所述横梁(2)设置在矩形框(1)的拐角处,以避让“L”形托板(3)的两端,实现物料架双边取放物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边物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托板(3)包括侧边(301)和底边(302),所述侧边(301)与底边(302)相互垂直,所述侧边(301)远离底边(302)的表面与矩形框(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边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旺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