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装配式无动力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装配式无动力模块和装配式撬式热源机组,所述装配式无动力模块和所述装配式撬式热源机组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装配式无动力模块包括一级加热区,所述一级加热区包括多个装配式加热器,相邻两个所述装配式加热器通过法兰盘串接;多个所述装配式加热器之间通过同一换热器串接;整个系统中所有的组成部分都是在工厂内进行深度集成加工,以装配式模块的形式运输到进行,在现场只进行简单的连接组装,大大减少了现场的施工难度,并提高了系统的安装质量,使现场前期只要预留好基础及相应管线既可,大大减少了土建及前期预留费用,还节省了建筑空间及指标。建筑空间及指标。建筑空间及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装配式无动力太阳能热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热水系统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装配式无动力太阳能热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采集太阳热量,在阳光的照射下使太阳的光能充分转化为热能,通过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循环泵或电磁阀等功能部件将系统采集到的热量传输到大型储水保温水箱中,在匹配当量的电力、燃气、燃油等能源,把储水保温水箱中的水加热并成为比较稳定的定量能源的设备。
[0003]现有技术CN107940783A中,一种无动力太阳能集成热水系统包括无动力太阳能集贮热装置、辅助加热设备、补水配水管道和总控制系统,其中无动力太阳能集贮热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元器件和换热水箱;辅助加热设备包括燃气炉、热水贮热罐、膨胀罐、燃气炉循环泵和回水泵;补水配水管道包括冷水补水管道和热水配水管道,冷水补水管道由冷水供水源接入后分为第一路冷补水管道和第二路冷水补水管道,第一路冷水补水管道分为第三路冷水补水管道和第四路冷水补水管道;热水配水管道包括第一路热水配水管道、第二路热水配水管道和第三路热水配水管道,第四冷水补水管道接入换热水箱内箱,换热水箱内箱另一端连接第一热水配水管道,热水从第一热水配水管道进入第二热水配水管道,再进入热水贮热罐内部,从热水贮热罐出口流出的热水,可与可通过恒温混水阀与冷水补水管道的冷水混合后进入用户用水器具,用来调节用户用水器具的温度。
[000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无动力太阳能集成热水系统在施工过程中成本高,耗时长,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全装配式无动力太阳能热水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设备安装步骤简单,整个系统所有组成部分都经过在工厂内深度集成加工,以装配式模块的形式运输到进行简单的连接组装,大大减少了现场的施工难度,并提高了系统的安装质量,还能提高太阳能热量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装配式无动力太阳能热水系统。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全装配式无动力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装配式无动力模块和装配式撬式热源机组,所述装配式无动力模块和所述装配式撬式热源机组通过管道连通;
[0008]所述装配式无动力模块包括一级加热区,所述一级加热区包括多个装配式加热器,相邻两个所述装配式加热器通过法兰盘串接;
[0009]多个所述装配式加热器之间通过同一换热器串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式无动力模块还包括二级加热区,所述一级加热区和所述二级加热区通过第五冷水管道串接。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二级加热区也包括多个装配式加热器,相邻两个所述装配式加
热器通过法兰盘串接,多个所述装配式加热器之间通过同一换热器串接;
[0012]所述装配式加热器包括加热水箱和集热器,所述加热水箱与所述集热器连接,所述集热器内部设置所述换热器。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式无动力模块一端连接第一冷水管道,所述装配式无动力模块另一端与所述装配式撬式热源机组连接,所述装配式撬式热源机组还连接第二冷水管道,所述第一冷水管道和所述第二冷水管道均连接冷水源,所述第二冷水管道外壁套设装配式保温管道模块。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水箱包括内筒部和外筒部,所述一级加热区的所述内筒部的冷水流入端和所述一级加热区的所述外筒部的冷水流入端都与所述第一冷水管道连接;
[0015]所述二级加热区的所述内筒部的冷水流入端和所述二级加热区的所述外筒部的冷水流入端都与所述第五冷水管道连接。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水管道通过三通管件连通第三冷水管道和第四冷水管道,所述第三冷水管道与所述一级加热区的所述内筒部连接,所述第四冷水管道与所述一级加热区的所述外筒部连接;所述第四冷水管道上串接单向阀和补水电磁阀。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冷水管道通过三通管件连通第六冷水管道和第七冷水管道,所述第六冷水管道与所述二级加热区的所述内筒部连接,所述第七冷水管道与所述二级加热区的所述外筒部连接;所述第七冷水管道上串接单向阀和补水电磁阀。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二级加热区的所述外筒部外壁连接水位水温探针。
[0019]更进一步地,所述补水电磁阀和所述水位水温探针与所述装配式撬式热源机组连接。
[0020]进一步地,所述冷水源输出端连接冷水总管道,所述冷水总管道通过三通管件连通所述第一冷水管道和第二冷水管道,所述冷水总管道上串接单向阀和压力计。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2](1)本技术整个系统中所有的组成部分都是在工厂内进行深度集成加工,以装配式模块的形式运输到进行,在现场只进行简单的连接组装,大大减少了现场的施工难度,并提高了系统的安装质量,使现场前期只要预留好基础及相应管线既可,大大减少了土建及前期预留费用,还节省了建筑空间及指标。
[0023](2)本技术装配式无动力模块以串联形式为主形成多级加热区,可使整个系统形成梯级升温、梯级加热系统,这样不仅提高了太阳能热量的利用率,也减少了系统的管路敷设及能耗,并减少了辅助热源(装配式撬式热源机组)的配比,从而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初期投资。
[0024](3)第二冷水管道外壁套设装配式保温管道模块,当外界温度高时,可使从冷水源流向装配式撬式热源机组的冷水,在流动经过第二冷水管道时,不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而温度升高,使进入装配式撬式热源机组内部与热水混合的冷水温度与刚从冷水源内部流出时的温度相同,使少量的冷水和热水混合就可以混合成为适合用户直接使用的温水,可以减少冷水的浪费;当温度低时,可对第二冷水管道内部的流动的冷水起到防冻的作用,可使流经第二冷水管道的冷水保持原来的温度不变。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
装配式无动力模块,101
‑
一级加热区,102
‑
二级加热区,11
‑
装配式加热器,1101
‑
加热水箱,1102
‑
集热器,1103
‑
法兰盘;12
‑
内筒部,13
‑
外筒部,14
‑
冷水总管道,141
‑
第一冷水管道,1411
‑
第三冷水管道,1412
‑
第四冷水管道,142
‑
第二冷水管道,143
‑
第五冷水管道,1431
‑
第六冷水管道,1432
‑
第七冷水管道,15
‑
补水电磁阀,16
‑
单向阀,17
‑
水位水温探头,18
‑
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装配式无动力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式无动力模块和装配式撬式热源机组,所述装配式无动力模块和所述装配式撬式热源机组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装配式无动力模块包括一级加热区,所述一级加热区包括多个装配式加热器,相邻两个所述装配式加热器通过法兰盘串接;多个所述装配式加热器之间通过同一换热器串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装配式无动力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无动力模块还包括二级加热区,所述一级加热区和所述二级加热区通过第五冷水管道串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装配式无动力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加热区也包括多个装配式加热器,相邻两个所述装配式加热器通过法兰盘串接,多个所述装配式加热器之间通过同一换热器串接;所述装配式加热器包括加热水箱和集热器,所述加热水箱与所述集热器连接,所述集热器内部设置所述换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装配式无动力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无动力模块一端连接第一冷水管道,所述装配式无动力模块另一端与所述装配式撬式热源机组连接,所述装配式撬式热源机组还连接第二冷水管道,所述第一冷水管道和所述第二冷水管道均连接冷水源,所述第二冷水管道外壁套设装配式保温管道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装配式无动力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包括内筒部和外筒部,所述一级加热区的所述内筒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同鑫,朱晓松,王智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索乐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