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炭空气过滤器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方便更换活性炭的空气过滤器,包括过滤罐,过滤罐底部中心处设置有进气口,过滤罐顶部外壁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排气孔,过滤罐顶部边缘处还设置有加料口,还包括过滤机构、分散机构和排料机构;过滤机构设置在过滤罐内,过滤机构与过滤罐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活性炭的容纳腔;分散机构设置在过滤罐内,分散机构用于对容纳腔内的活性炭进行分散和汇集;排料机构设置在过滤罐上,排料机构用于将容纳腔内的活性炭排出过滤罐,通过分散机构和过滤机构的配合,使活性炭均匀的分布在容纳腔内,从而提高过滤效果,通过排料机构和分散机构的配合,从而将活性炭能够完全的从过滤罐内排出。从而将活性炭能够完全的从过滤罐内排出。从而将活性炭能够完全的从过滤罐内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更换活性炭的空气过滤器
[0001]本技术涉及活性炭空气过滤器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方便更换活性炭的空气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空气过滤器是指空气过滤装置,一般用于洁净车间,洁净厂房,实验室及洁净室,或者用于电子机械通信设备等的防尘。有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高中效过滤器及亚高效及高效过滤器共五种型号。各种型号有不同的标准和使用效能。
[0003]采用活性炭过滤空气的空气净化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活性炭的过滤功能逐渐下降,因此,需要对内部的活性炭颗粒进行定期更换,但是现有的空气过滤器结构复杂且采用一体化安装,不便于对内部的活性炭颗粒进行更换,并且现有的空气过滤器活性炭利用率较差,活性炭在过滤器内堆积,不能充分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更换活性炭的空气过滤器,通过第一圆台板、第二圆台板和承托板的配合,从而能够对空气进行多次过滤,从而提高过滤效果,并且通过排除筒和螺旋送料杆能够很轻松的将需要更换的活性炭从过滤罐内排出。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方便更换活性炭的空气过滤器,包括过滤罐,过滤罐底部中心处设置有进气口,过滤罐顶部外壁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排气孔,过滤罐顶部边缘处还设置有加料口,还包括过滤机构、分散机构和排料机构;
[0007]过滤机构设置在过滤罐内,过滤机构与过滤罐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活性炭的容纳腔;
[0008]分散机构设置在过滤罐内,分散机构用于对容纳腔内的活性炭进行分散和汇集;
[0009]排料机构设置在过滤罐上,排料机构用于将容纳腔内的活性炭排出过滤罐。
[0010]优选的,过滤机构包括第一圆台板和第二圆台板;
[0011]第一圆台板和第二圆台板呈水平状态设置在过滤罐内部,第一圆台板位于第二圆台板上方;
[0012]第一圆台板边缘处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气孔,第二圆台板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气孔。
[0013]优选的,排料机构包括承托板、排料筒、螺旋送料杆和第一伺服电机;
[0014]承托板呈倒圆锥形状,承托板呈水平状态设置在过滤罐内并且位于第二圆台板下方,承托板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孔;
[0015]第一圆台板的边缘处还设置有多个供活性炭穿过的弧形切口;第二圆台板上还设置有多个供活性炭穿过的矩形切口;
[0016]过滤罐外壁靠近承托板的位置设置有出料孔,排料筒呈水平状态设置在出料孔
内,排料筒的开口方向朝向靠近过滤罐的方向,螺旋送料杆能够转动的设置在排料筒内,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排料筒远离过滤罐的一端,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排料筒与螺旋送料杆连接;
[0017]排料筒上还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出料管。
[0018]优选的,分散机构包括转动杆和第二伺服电机;
[0019]转动杆能够转动的设置在过滤罐内部,转动杆与过滤罐同轴设置,转动杆向下延伸依次穿过第一圆台板和第二圆台板设置在承托板顶部中心处;
[0020]第二伺服电机呈竖直状态设置在过滤罐顶部中心处,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过滤罐与转动杆连接;
[0021]转动杆靠近第一圆台板的位置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连接杆,每个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封堵弧形切口的弧形封堵板;
[0022]转动杆靠近第二圆台板的位置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对矩形切口进行封堵的封堵条。
[0023]优选的,转动杆上还设置有多个搅拌杆,搅拌杆位于承托板与第二圆台板之间,每个搅拌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还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刮板。
[0024]优选的,过滤罐底部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支撑腿,每个支撑腿远离过滤罐的一端设置有万向轮。
[0025]优选的,进气口内还设置有轴流风机。
[0026]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本申请通过第一圆台板、第二圆台板和承托板的配合,从而能够对空气进行多次过滤,从而提高过滤效果,并且通过排除筒和螺旋送料杆能够很轻松的将需要更换的活性炭从过滤罐内排出。
[0028]2.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圆台板边缘处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气孔,第二圆台板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气孔,从而使空气能够从第二圆台板的中心处进入到第一圆台板和第二圆台板之间,在沿着第一圆台板移动至边缘处,从而提高气体在第一圆台板和第二圆台板之间的留存时间,提高活性炭与气体的接触时间,提高过滤效果。
[0029]3.本申请通过在转动杆上设置有连接杆和封堵条,从而的对活性炭进行搅动,使其能够充满整个过滤区域,从而提高过滤效果,通过搅拌杆和刮板的设置,从而使处于承托板上的活性炭能够完全的从过滤罐内排出。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一种方便更换活性炭的空气过滤器的正视图;
[0031]图2是一种方便更换活性炭的空气过滤器的立体图;
[0032]图3是一种方便更换活性炭的空气过滤器的侧视图;
[0033]图4是图3沿着A
‑
A方向的平面剖视图;
[0034]图5是图3沿着A
‑
A方向的立体剖视图;
[0035]图6是一种方便更换活性炭的空气过滤器中过滤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0036]图7是一种方便更换活性炭的空气过滤器中棘分散机构的立体图。
[0037]图中标号为:
[0038]1‑
过滤罐;11
‑
进气口;111
‑
轴流风机;12
‑
排气孔;13
‑
加料口;14
‑
出料孔;15
‑
支撑腿;16
‑
万向轮;
[0039]2‑
过滤机构;21
‑
第一圆台板;211
‑
第一过气孔;212
‑
弧形切口;22
‑
第二圆台板;221
‑
第二过气孔;222
‑
矩形切口;
[0040]3‑
分散机构;31
‑
转动杆;311
‑
连接杆;3111
‑
弧形封堵板;312
‑
封堵条;313
‑
搅拌杆;314
‑
刮板;32
‑
第二伺服电机;
[0041]4‑
排料机构;41
‑
承托板;411
‑
进气孔;42
‑
排料筒;421
‑
出料管;43
‑
螺旋送料杆;44
‑
第一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3]参见图1至图7所示,一种方便更换活性炭的空气过滤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更换活性炭的空气过滤器,包括过滤罐(1),过滤罐(1)底部中心处设置有进气口(11),过滤罐(1)顶部外壁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排气孔(12),过滤罐(1)顶部边缘处还设置有加料口(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机构(2)、分散机构(3)和排料机构(4);过滤机构(2)设置在过滤罐(1)内,过滤机构(2)与过滤罐(1)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活性炭的容纳腔;分散机构(3)设置在过滤罐(1)内,分散机构(3)用于对容纳腔内的活性炭进行分散和汇集;排料机构(4)设置在过滤罐(1)上,排料机构(4)用于将容纳腔内的活性炭排出过滤罐(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更换活性炭的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过滤机构(2)包括第一圆台板(21)和第二圆台板(22);第一圆台板(21)和第二圆台板(22)呈水平状态设置在过滤罐(1)内部,第一圆台板(21)位于第二圆台板(22)上方;第一圆台板(21)边缘处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气孔(211),第二圆台板(22)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气孔(2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更换活性炭的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排料机构(4)包括承托板(41)、排料筒(42)、螺旋送料杆(43)和第一伺服电机(44);承托板(41)呈倒圆锥形状,承托板(41)呈水平状态设置在过滤罐(1)内并且位于第二圆台板(22)下方,承托板(41)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孔(411);第一圆台板(21)的边缘处还设置有多个供活性炭穿过的弧形切口(212);第二圆台板(22)上还设置有多个供活性炭穿过的矩形切口(222);过滤罐(1)外壁靠近承托板(41)的位置设置有出料孔(14),排料筒(42)呈水平状态设置在出料孔(14)内,排料筒(42)的开口方向朝向靠近过滤罐(1)的方向,螺旋送料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广迈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