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MBR平板膜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滤池,其用于容置测试液体;MBR膜测试组件,位于所述滤池内,其包括固定框架、设于固定框架上供待测MBR平板膜垂直水平面插设的至少一插设机构以及置于待测MBR平板膜下方的曝气机构;抽吸组件,其进水口与待测MBR平板膜的出水口连通,以调节测试液体的跨膜流量;测量接收容器,与抽吸组件的出水口连通,其用于接收经待测MBR平板膜处理后的测试液体。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MBR平板膜测试装置实现实验室条件下快速对MBR膜片应用性能的测试,设备简单,成本低,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轻量便携。轻量便携。轻量便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BR平板膜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MBR平板膜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水处理领域,浸没式MBR平板膜由于其通量高,抗污染能力强,易于清洗更换,能在更高的污泥浓度下保持高通量稳定运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0003]平板膜片作为MBR平板膜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评价主要包括渗透性、污染物截留性、膜片临界通量、反洗性能等。目前浸没式MBR平板膜为了获得膜片的性能,通常将制成的膜组件放至中试系统中,在一定的曝气作用下,恒定通量,通常采用低压真空抽吸原理,观察运行过程中压力的变化情况,运行时间较长,至少一年以上,耗时长,研发人员难以及时快速获得膜片应用性能的反馈,导致较长的研发周期。然而,目前实验室通用的膜片性能评价设备均采用加压的工作原理,并且压力较高,通常达到0.1Mpa以上,与实际运行方式不同,不能够模拟真实情况对MBR膜片性能进行测评。
[0004]申请号为200420022771公开了一种膜片测试装置,污水容器池内采用搅拌的方式进行污水混合,保证污水溶液在运行过程中的均一性,防止出现分层沉降,但是与实际应用场景中污水曝气运行情况不同,且装置复杂。申请号为201210433224公开了一种MBR中空膜测试装置,将曝气装置置于测试液池中,设备集成度较低。申请号为202020577114公开了一种平板膜测试装置,将曝气装置安装在测试液池底部,提高了集成度,但是将BMR平板膜片限位槽集成于测试桶内,且曝气机构安装于检测桶的底部,导致测试液曝气后流动与真实情况差异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MBR平板膜测试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MBR平板膜测试装置,包括:
[0007]滤池,其用于容置测试液体;
[0008]MBR膜测试组件,位于所述滤池内,其包括固定框架、设于固定框架上供待测MBR平板膜垂直水平面插设的至少一插设机构以及置于待测MBR平板膜下方的曝气机构;
[0009]抽吸组件,其进水口与待测MBR平板膜的出水口连通,以调节测试液体的跨膜流量;
[0010]测量接收容器,与抽吸组件的出水口连通,其用于接收经待测MBR平板膜处理后的测试液体。
[0011]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滤池顶部盖设一顶盖,该顶盖上设有若干孔洞,以供所述抽吸组件与所述待测MBR平板膜之间的管路穿设。
[0012]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架开设有若干吊装孔,用于安装吊绳以将固定框架从滤池内取出。
[0013]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插设机构由两个槽口相对的U型槽构成。
[0014]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架上平行且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二插设机构。
[0015]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曝气机构通过旋转卡箍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
[0016]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曝气机构包括至少二并排装设的曝气管,每一曝气管上开设有至少一排间隔设置的气孔。
[0017]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一所述待测MBR平板膜对应二所述曝气管,该二曝气管分别位于所对应的待测MBR平板膜的两侧。
[0018]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待测MBR平板膜的出水口通过一真空压力表与所述抽吸组件的进水口连通。
[0019]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滤池为高密度聚乙烯材质的滤池。
[002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1]通过本技术提供的MBR平板膜测试装置可以快速评价MBR平板膜片的性能,提高了膜片研发人员对膜片性能评价的效率,缩短了研发周期。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MBR平板膜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MBR膜测试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MBR膜测试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中MBR膜测试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0、滤池;11、顶盖;111、孔洞;20、MBR膜测试组件;21、固定框架;211、吊装孔;22、插设机构;23、曝气机构;231、曝气管;232、旋转卡箍;24、支撑脚;30、抽吸组件;31、真空压力表;40、测量接收容器;50、待测MBR平板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文结合附图1
‑
4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8]在下文中被用于描述附图的某些方向性术语,例如“内”、“外”、“上方”、“下方”和其它方向性术语,将被理解为具有其正常含义并且指正常看附图时所涉及的那些方向。除另有指明,本说明书所述方向性术语基本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常规方向。
[0029]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一个”、“第二”、“第二个”及其类似术语,在本技术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其它部件进行区分。
[0030]实施例1
[0031]请参考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MBR平板膜测试装置,包括:滤池10、MBR膜测试组件20、抽吸组件30、测量接收容器40;
[0032]该滤池10用于容置测试液体,该测试液体可以是模拟或者真实状况的MBR测试液,其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料制备而成,具有重量轻、方便移动的特点,所述滤池10的顶部盖设一顶盖11,所述顶盖11上设有若干孔洞111,以供所述抽吸组件与所述待测MBR平板膜50之间的管路穿设;较佳地,所述顶盖11为一可启闭的顶盖,以便于对滤池10内部进行清理。
[0033]MBR膜测试组件20,其位于所述滤池10内,较佳地,所述MBR膜测试组件20完全没入待测液体中,以使其可充分进行测试,从而更好地完成对该MBR膜测试组件20的性能检测;所述MBR膜测试组件20包括固定框架21、设于固定框架21上供待测MBR平板膜50垂直水平面插设的至少一插设机构22以及置于待测MBR平板膜50下方的曝气机构23;结合图1并参照图2所示出的,该固定框架21的下表面上还可以设置四个支撑脚24,以增加固定框架21的稳定性,而考虑该固定框架21以及支撑脚24需要长期置于待测液体内,因而可以采用不锈钢等防锈防腐的材质制成;而该支撑脚24的设置可以使得固定框架21与滤池10的底面之间留有一定间距,以便于曝气机构23的安装,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支撑脚24也可以是四个或者更多个、或采用其他构造下的支撑结构以形成对固定框架21的支撑作用,并非限制为如图2所示的支撑脚24实施样态;当然,在一实施例中,该固定框架21的周边也可以采用直接固定在滤池10的内壁上的方式,例如将固定框架21卡接固定于滤池10的内壁上,其同样可以使得固定框架21与滤池10的底面之间留有一定间距,以便于曝气机构2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BR平板膜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池,其用于容置测试液体;MBR膜测试组件,位于所述滤池内,其包括固定框架、设于固定框架上供待测MBR平板膜垂直水平面插设的至少一插设机构以及置于待测MBR平板膜下方的曝气机构;抽吸组件,其进水口与待测MBR平板膜的出水口连通,以调节测试液体的跨膜流量;测量接收容器,与抽吸组件的出水口连通,其用于接收经待测MBR平板膜处理后的测试液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BR平板膜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顶部盖设一顶盖,该顶盖上设有若干孔洞,以供所述抽吸组件与所述待测MBR平板膜之间的管路穿设。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BR平板膜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开设有若干吊装孔,用于安装吊绳以将固定框架从滤池内取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BR平板膜测试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勇强,陈慧英,林兴榕,戴建辉,兰秀娟,洪昱斌,方富林,蓝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