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继覆盖系统及其多通道时延平衡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630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继覆盖系统及其多通道时延平衡方法。该方法包括初始化步骤和调整步骤。所述初始化步骤包括:检测中继覆盖系统的各个通道的时延值;所述调整步骤包括:S13、根据所述各个通道的时延值选出最大的时延值作为基准时延;S15、计算出所述中继覆盖系统的其他通道相对于所述基准时延的差值;S17、若某通道的所述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就对该通道的时延进行时延偏置,使该通道被时延偏置的时延与所述基准时延的差值未超过所述预设阈值。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将中继覆盖系统多通道的时延差值控制在极小的范围,最大限度的降低时延差值过大引起的用户业务感知的负面影响。户业务感知的负面影响。户业务感知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继覆盖系统及其多通道时延平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中继覆盖系统及其多通道时延平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移动通信系统中,比较常用的方案是把基站射频信号作为信源,用中继类设备扩展无线信号的覆盖,提高整体网络覆盖系统的投资性价比。中继覆盖系统往往会用到多通道技术,以提升用户的感知和频段的利用率。具体到移动网络,中继系统一般会有光电转换,数模转换,光纤传输,射频滤波,射频放大等信号处理过程,从而导致不同的通道存在不同的时延。常规的方案是中继系统采用同一根光缆,馈线长度相同,并通过提高器件的一致性来保证不同通道的时延在要求范围内。该种方案的成本很高,且有时候难以满足一些要求较高的场景。因此,亟需一种改进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平衡多通道中继覆盖系统的时延。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中继覆盖系统的多通道时延平衡方法,包括初始化步骤和调整步骤;所述初始化步骤包括:检测中继覆盖系统的各个通道的时延值;所述调整步骤包括:S13、根据所述各个通道的时延值选出最大的时延值作为基准时延;S15、计算出所述中继覆盖系统的其他通道相对于所述基准时延的差值;S17、若某通道的所述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就对该通道的时延进行时延偏置,使该通道被时延偏置的时延与所述基准时延的差值未超过所述预设阈值。
[000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初始化步骤中通过同一个时延检测模块来检测中继覆盖系统的各个通道的时延值。/>[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7中,通过每个通道串接的时延调整模块对该通道的时延进行时延偏置。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初始化步骤中,各个通道的时延值包括如下的时延之和:电光转换的时延、光缆传输的时延、光电转换的时延、功率放大的时延。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7中,所述预设阈值为30纳秒。
[0009]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中继覆盖系统,包括多个通道,每个通道至少包括顺次连接的电光转换模块、光传输介质、光电转换模块和功率放大模块;还包括:时延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中继覆盖系统的各个通道的时延值;与每个通道串联的时延调整模块,用于对该通道的时延进行时延偏置;与所述时延检测模块、时延调整模块连接的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个通道的时延值选出最大的时延值作为基准时延;计算出所述中继覆盖系统的其他通道相对于所述基准时延的差值;若某通道的所述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就通过所述时延调整模块对该通道的时延进行时延偏置,使该通道被时延偏置的时延与所述基准时延的差值未超过所述预设阈值。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通道连接到同一个时延检测模块。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通道串接的时延调整模块连接到同一个控制模块。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阈值为30纳秒。
[0013]本专利技术可以将中继覆盖系统多通道的时延差值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如30ns。最大限度的降低时延差值过大引起的用户业务感知的负面影响。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覆盖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中继覆盖系统的第一通道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采用的执行时延检测的框架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采用的执行时延调整的框架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中继覆盖系统的多通道时延平衡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6]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中继覆盖系统100用于对基站10进行中继,以覆盖较远处的移动终端20。中继覆盖系统100包括多个通道,例如第一通道13、第二通道23,

,以及第n通道33,其中,n为不小于2的整数;优选地,n不小于2且不大于8。
[0017]中继覆盖系统100还具有时延检测模块50,延检测模块50连接到中继覆盖系统100各个通道,用于检测各个通道的时延值。
[0018]中继覆盖系统100还具有若干时延调整模块,每个时延调整模块与对应的一个通道串联,用于对该通道的时延进行时延偏置。例如,第一通道13串联第一时延调整模块11,第二通道23串联第二时延调整模块21,第n通道33串联第n时延调整模块31。
[0019]中继覆盖系统100还具有控制模块60,控制模块60与时延检测模块50连接,且与各个时延调整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各个通道的时延值选出最大的时延值作为基准时延;计算出中继覆盖系统100的其他通道相对于基准时延的差值;若某通道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就通过时延调整模块对该通道的时延进行时延偏置,使该通道被时延偏置的时延与基准时延的差值未超过预设阈值。
[0020]参考图2,每个通道至少包括顺次连接的电光转换模块、光传输介质、光电转换模块和功率放大模块。例如,第一通道13包括电光转换模块14、光电转换模块16和功率放大模块18等,电光转换模块14、光电转换模块16之间具有光缆作为光传输介质。其他通道也存在类似的构造,不再赘述。
[0021]在系统初始化时,时延检测模块50检测各个通道的时延,该时延是通道未被进行时延偏置的时延。例如,初始化时,未被进行时延偏置的第一通道13的时延为t1,未被进行时延偏置的第二通道23的时延为t2,以此类推。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采用的执行时延检测的框架示意图。其主要原理就是第一数字板(例如,位于近端机AU)的FPGA模块发送脉冲到第二数字板(例如,位于远端机)的FPGA模块,从而能获取到光纤传输的时延。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采用的执行时延调整的框架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时延调整装置包括通过耦合器直通口连接信源基站的衰减器,连接衰减器的第一双工器,连接天线的第二双工器,以及连接第一双工器和第二双工器的上行信号处理模组和下行信号处理模组,以及连接上行信号处理模组和下行信号处理模组的控制器,和连接控制器的存储器。
[0024]衰减器用于通过耦合器直通口接收下行信号,将下行信号衰减处理后发送给第一双工器;以及接收第一双工器发送的上行信号,将上行信号衰减处理后发送给耦合器。
[0025]第一双工器用于接收下行信号,再发送给下行信号处理模组;以及接收上行信号处理模组发送的上行信号,再发送给衰减器。
[0026]第二双工器用于接收下行信号处理模组发送的下行信号,再发送给天线;以及接收天线发送的上行信号,再发送给上行信号处理模组。
[0027]下行信号处理模组用于接收下行信号,进行预处理后发送给控制器进行延时处理,再将延时处理后的下行信号进行后续处理后,发送给第二双工器。
[0028]上行信号处理模组用于接收上行信号,进行预处理后发送给控制器进行延时处理,再将延时处理后的上行信号进行后续处理后,发送给第一双工器。
[0029]存储器存储控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继覆盖系统的多通道时延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初始化步骤和调整步骤;所述初始化步骤包括:检测中继覆盖系统的各个通道的时延值;所述调整步骤包括:S13、根据所述各个通道的时延值选出最大的时延值作为基准时延;S15、计算出所述中继覆盖系统的其他通道相对于所述基准时延的差值;S17、若某通道的所述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就对该通道的时延进行时延偏置,使该通道被时延偏置的时延与所述基准时延的差值未超过所述预设阈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覆盖系统的多通道时延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步骤中通过同一个时延检测模块来检测中继覆盖系统的各个通道的时延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覆盖系统的多通道时延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7中,通过每个通道串接的时延调整模块对该通道的时延进行时延偏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覆盖系统的多通道时延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步骤中,各个通道的时延值包括如下的时延之和:电光转换的时延、光缆传输的时延、光电转换的时延、功率放大的时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胜由旭岭崔勇杨广林高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