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596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4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通过获取基站中目标小区对应的采样点的MR数据,并根据该MR数据,在基站覆盖的区域划分的切片中,将采样点数最多的切片,即业务量最大的切片确定为目标切片,进一步将目标切片按照预设角度分割为不同的子区域,并分别计算每个子区域对应的采样点占比和电平满足待优化要求的待优化采样点占比,在业务量最大切片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电平筛选出信号差的子区域,并根据对应子区域的采样点占比和待优化采样点占比,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角度,并根据调整角度对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进行调整,以达到对移动网络覆盖的优化。盖的优化。盖的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移动网络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基站数量、终端用户以及移动业务数量飞速增长。随着5G网络的飞速建设,移动通信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移动网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给移动网络质量检测、维护以及优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移动网络质量优化包括基站天线方位角的优化。
[0003]相关技术中,采用统计基站天线每一方位角区间的采样点占比的方法确定基站天线方位角。具体的,通过对基站天线每一方位角区间的采样点占比进行统计,并选出其中占比最大的采样点,将该采样点所属的方位角确定为优化后的基站天线方位角。但该方法确定的基站天线方位角误差较大,进而导致移动网络覆盖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因基站天线方位角误差较大,导致移动网络覆盖较差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方法,包括:获取基站中目标小区对应的采样点的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简称MR)数据,该目标小区为在预设时长内的采样点数大于个数阈值的小区;根据MR数据,在基站覆盖的区域划分的切片中,确定采样点数最多的切片为目标切片;将目标切片按照预设角度分割为不同的子区域,并分别计算每个子区域对应的采样点占比和待优化采样点占比,其中,采样点占比为子区域对应的采样点数与目标切片对应的采样点数的比值,待优化采样点为子区域对应的待优化采样点数与目标切片对应的采样点数的比值,待优化采样点为对应电平满足待优化要求的采样点;根据采样点占比和待优化采样点占比,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角度;根据调整角度对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进行调整。
[0006]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采样点占比和待优化采样点占比,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角度,包括:针对每个子区域,确定子区域对应的采样点占比和待优化采样点占比的乘积为子区域的方位角指数;按照方位角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选取预设个数的方位角指数为目标方位角指数;根据目标方位角指数,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角度。
[0007]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目标方位角指数,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角度,包括:确定目标方位角指数的均值为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角度。
[0008]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调整角度对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进行调整之后,还包括:获取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调整前后符合电平信号强度要求的
采样点占比;获取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调整前后符合接收信号质量要求的采样点占比;若调整后符合电平信号强度要求的采样点占比大于调整前符合电平信号强度要求的采样点占比,且调整后符合接收信号质量要求的采样点占比大于调整前符合接收信号质量要求的采样点占比,则保持调整后的基站天线方位角。
[0009]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方法,还包括:若调整后符合电平信号强度要求的采样点占比小于或等于调整前符合电平信号强度要求的采样点占比,和/或,调整后符合接收信号质量要求的采样点占比小于或等于和调整前符合接收信号质量要求的采样点占比,则将基站天线方位角恢复到调整前。
[0010]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R数据包括采样点的到达角度、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简称TA)、目标小区的天线方位角和目标小区的天线经纬度数据,根据MR数据,在基站覆盖的区域划分的切片中,确定采样点数最多的切片为目标切片,包括:针对每个采样点,根据采样点的到达角度、天线方位角和TA,确定采样点的方位角和采样点到基站天线的距离;根据采样点的方位角、采样点到基站天线的距离以及天线经纬度数据,确定采样点的经纬度;根据采样点的经纬度,确定基站覆盖的区域划分的切片中每个切片内的采样点数;确定采样点数最多的切片为目标切片。
[0011]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MR数据,在基站覆盖的区域划分的切片中,确定采样点数最多的切片为目标切片之前,还包括:以基站为中心、天线水平主瓣宽度为跨度,根据预设角度步长将基站覆盖的区域切分为不同的切片。
[001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中目标小区对应的采样点的MR数据,该目标小区为在预设时长内的采样点数大于个数阈值的小区;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MR数据,在基站覆盖的区域划分的切片中,确定采样点数最多的切片为目标切片;计算模块,用于将目标切片按照预设角度分割为不同的子区域,并分别计算每个子区域对应的采样点占比和待优化采样点占比,其中,采样点占比为子区域对应的采样点数与目标切片对应的采样点数的比值,待优化采样点为子区域对应的待优化采样点数与目标切片对应的采样点数的比值,待优化采样点为对应电平满足待优化要求的采样点;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采样点占比和待优化采样点占比,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角度;调整模块,用于根据调整角度对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进行调整。
[0013]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针对每个子区域,确定子区域对应的采样点占比和待优化采样点占比的乘积为子区域的方位角指数;按照方位角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选取预设个数的方位角指数为目标方位角指数;根据目标方位角指数,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角度。
[0014]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还可以用于:确定目标方位角指数的均值为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角度。
[0015]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整模块还可以用于:获取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调整前后符合电平信号强度要求的采样点占比;获取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调整前后符合接收信号质量要求的采样点占比;若调整后符合电平信号强度要求的采样点占比大于调整前符合电平信号强度要求的采样点占比,且调整后符合接收信号质量要求的采样点占比大于调整前符合接收信号质量要求的采样点占比,则保持调整后的基站天线方
位角。
[0016]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整模块还可以用于:在调整后符合电平信号强度要求的采样点占比小于或等于调整前符合电平信号强度要求的采样点占比,和/或,调整后符合接收信号质量要求的采样点占比小于或等于和调整前符合接收信号质量要求的采样点占比时,将基站天线方位角恢复到调整前。
[0017]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R数据包括采样点的到达角度、TA、目标小区的天线方位角和目标小区的天线经纬度数据,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针对每个采样点,根据采样点的到达角度、天线方位角和TA,确定采样点的方位角和采样点到基站天线的距离;根据采样点的方位角、采样点到基站天线的距离以及天线经纬度数据,确定采样点的经纬度;根据采样点的经纬度,确定基站覆盖的区域划分的切片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基站中目标小区对应的采样点的测量报告MR数据,所述目标小区为在预设时长内的采样点数大于个数阈值的小区;根据所述MR数据,在所述基站覆盖的区域划分的切片中,确定采样点数最多的切片为目标切片;将所述目标切片按照预设角度分割为不同的子区域,并分别计算每个子区域对应的采样点占比和待优化采样点占比,其中,所述采样点占比为子区域对应的采样点数与所述目标切片对应的采样点数的比值,所述待优化采样点为子区域对应的待优化采样点数与所述目标切片对应的采样点数的比值,待优化采样点为对应电平满足待优化要求的采样点;根据所述采样点占比和所述待优化采样点占比,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角度;根据所述调整角度对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进行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采样点占比和所述待优化采样点占比,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角度,包括:针对每个所述子区域,确定所述子区域对应的采样点占比和待优化采样点占比的乘积为所述子区域的方位角指数;按照方位角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选取预设个数的方位角指数为目标方位角指数;根据所述目标方位角指数,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方位角指数,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角度,包括:确定所述目标方位角指数的均值为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调整角度对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进行调整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调整前后符合电平信号强度要求的采样点占比;获取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线方位角调整前后符合接收信号质量要求的采样点占比;若调整后符合电平信号强度要求的采样点占比大于调整前符合电平信号强度要求的采样点占比,且调整后符合接收信号质量要求的采样点占比大于调整前符合接收信号质量要求的采样点占比,则保持调整后的基站天线方位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天线方位角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调整后符合电平信号强度要求的采样点占比小于或等于调整前符合电平信号强度要求的采样点占比,和/或,调整后符合接收信号质量要求的采样点占比小于或等于和调整前符合接收信号质量要求的采样点占比,则将所述基站天线方位角恢复到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赛李曌星李纪华耿仁杰李倩徐戬李沙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