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防水透气膜的气体传感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22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防水透气膜的气体传感器结构,包括导流组件和气体传感器,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导流罩和导流壳体,卡扣设置在所述气体传感器外侧,所述导流罩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导流壳体顶部,所述导流罩的进气通道、所述导流壳体的进气通道与所述气体传感器的进气口同轴设置;所述导流罩的进气通道和所述导流壳体的进气通道之间还安装有防水透气膜。膜。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防水透气膜的气体传感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传感器结构,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便于更换防水透气膜的气体传感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生活厨房烹饪过程中,无论家用还是商用都避免不了油烟、焦糊气、水汽等气体发散在空气中。从健康方面看,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品质及自身健康,大量的油烟既降低室内空气质量,又不利于人体健康;从安全方面看,食物(尤其是淀粉类、肉类)在一定高温环境下,产生大量焦糊气味,如果人没有察觉,可能造成用电电器内部高温、器件短路,严重者甚至导致爆炸、人员伤亡等情况。作为厨用电器(微波炉、烤箱、抽油烟机等)厂家,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越来越多的产品内部设计有探测焦糊味、油烟等综合气味的报警器。
[0003]然而长时间处在油烟环境下,报警器内部的气体传感器表面很容易被油烟堵塞透气孔,影响报警器性能;因此通常在气体传感器透气孔处贴防水透气膜以延长报警器的使用寿命。然而防水透气膜使用寿命受使用环境的影响,恶劣的环境容易使膜发生不可恢复的破坏,因此需要进行频繁更换。而目前气体传感器用防水透气膜一般采用背胶或超声波焊接或热焊方式,这使得防水透气膜不方便更换,造成售后服务成本升高,进而使得配置该功能的产品依然无法得到较好推广。
[0004]且由于报警器内部的气体传感器的气体感知敏感性和气体扩散本身的无规律性,对气体传感器安装方位和角度并没有特殊的要求,然而不同安装位置和角度会影响进入气体传感器的气体流量,从而影响气体传感器的灵敏度。
[0005]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便于更换防水透气膜的气体传感器结构。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更换防水透气膜的气体传感器结构,包括导流组件和气体传感器,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导流罩和导流壳体,所述导流壳体卡扣设置在所述气体传感器外侧,所述导流罩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导流壳体顶部,所述导流罩的进气通道、所述导流壳体的进气通道与所述气体传感器的进气口同轴设置;
[0008]所述导流罩的进气通道和所述导流壳体的进气通道之间还安装有防水透气膜。
[0009]优选的,所述导流壳体顶部设置有环形安装座,所述环形安装座外壁上开设有环形卡槽;
[0010]所述导流罩的外壳底部均匀间隔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耳I,每个连接耳I的内壁设置有卡设于所述环形卡槽的卡扣;
[0011]所述导流罩的进气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导流壳体的进气通道的进口之间存在间距,形成用于安装所述防水透气膜的安装腔体。
[0012]优选的,所述导流罩的外壳表面连接处为过渡圆弧,所述导流罩的外壳与所述导流罩的进气通道的进口采用圆弧过渡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导流壳体的进气通道的出口所在水平面高于所述导流壳体的外壳所在水平面,形成气体传感器容纳腔;
[0014]所述导流壳体的外壳底部对应所述气体传感器外壁底部的限位凸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耳II,所述连接耳II的内壁设置有限位通槽,所述限位通槽与所述限位凸环接触配合进行限位。
[0015]优选的,所述导流罩的进气通道和所述导流壳体的进气通道的内径相同,且所述导流罩的进气通道的内径大于所述气体传感器进气口的内径。
[0016]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技术在不改变气体传感器任何性能以及气体传感器原有结构的前提下,设计了导流组件,采用按压方式将导流组件的连接耳II与气体传感器的限位凸环固定连接,并在导流组件的进气通道内设置有防水透气膜,通过更换所述导流组件实现防水透气膜的更换;
[0017]本技术将导流组件设置成导流罩与导流壳体分体结构,并将防水透气膜设置在导流罩与导流壳体的进气通道之间,利用分体式导流组件的导流罩与导流壳体对防水透气膜进行约束和限位,防止透气膜脱落或存留间隙;同时导流罩与导流壳体采用卡扣方式连接,当进行拆卸时,通过工具沿着导流罩任意两个连接耳I之间的间隙即可将导流罩从导流壳体上取出,进一步便于防水透气膜的更换;
[0018]本技术将导流罩表面的连接处以及导流罩壳体与其进气通道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成圆弧过渡,从流体力学角度考虑,圆弧过渡的导流罩表面可以更好的引导气流通过进气通道进入到气体传感器的感应气室内,提高检测环境中气体浓度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装配图。
[0021]图3是本技术装配图的剖面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导流罩的仰视图。
[0023]图中:1.导流罩;2.防水透气膜;3.导流壳体;4.气体传感器;5. 环形安装座;6. 环形卡槽;7. 连接耳I;8.卡扣;9. 限位凸环;10. 定位防呆块;11. 连接耳II。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5]实施例1
[002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更换防水透气膜的气体传感器结构,如图1

4所示,包括导流组件和气体传感器4,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导流罩1和导流壳体3,所述导流壳体3卡扣设置在所述气体传感器4外侧,所述导流罩1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导流壳体3顶部,所述导流罩1的进气通道、所述导流壳体3的进气通道与所述气体传感器4的进气口同轴设置;
[0027]所述导流罩1的进气通道和所述导流壳体3的进气通道之间还安装有防水透气膜2。
[0028]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导流壳体3顶部设置有环形安装座5,所述环形安装座5外壁上开设有环形卡槽6;
[0029]所述导流罩1的外壳底部均匀间隔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耳I 7,每个连接耳I7的内壁设置有卡设于所述环形卡槽6的卡扣8;
[0030]所述导流罩1的进气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导流壳体3的进气通道的进口之间存在间距,形成用于安装所述防水透气膜2的安装腔体。
[0031]在具体实施时,当需要将所述导流罩1从所述导流壳体3上取下时,将工具沿着所述导流罩2任意两个连接耳I 7之间的间隙伸入,用力上撬即可将所述导流罩2的卡扣8从所述导流壳体3的环形卡槽6内取出,从而将所述导流罩1从所述导流壳体3上取下。
[0032]可以理解,所述导流罩1和所述导流壳体3之间的配合方式可以是其他实现方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卡扣配合,例如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或铰链连接,既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
[0033]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导流壳体3的进气通道的出口所在水平面高于所述导流壳体3的外壳所在水平面,形成气体传感器容纳腔;
[0034]所述导流壳体3的外壳底部对应所述限位凸环9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耳II 11,每个连接耳II 11的内壁设置有限位通槽12,通过按压使得所述限位凸环9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防水透气膜的气体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组件和气体传感器,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导流罩和导流壳体,所述导流壳体卡扣设置在所述气体传感器外侧,所述导流罩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导流壳体顶部,所述导流罩的进气通道、所述导流壳体的进气通道与所述气体传感器的进气口同轴设置;所述导流罩的进气通道和所述导流壳体的进气通道之间还安装有防水透气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更换防水透气膜的气体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壳体顶部设置有环形安装座,所述环形安装座外壁上开设有环形卡槽;所述导流罩的外壳底部均匀间隔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耳I,每个连接耳I的内壁设置有卡设于所述环形卡槽的卡扣;所述导流罩的进气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导流壳体的进气通道的进口之间存在间距,形成用于安装所述防水透气膜的安装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更换防水透气膜的气体传感器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勇许满江郝明亮李威任春红朱彦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