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19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5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偏光片和离子吸附结构。偏光片位于显示基板的显示侧且包括偏光粒子。离子吸附结构位于显示基板和偏光片之间,且包括第一电极,第一电极配置为在工作时被施加与偏光粒子的电性相反的电压。在该显示面板中,第一电极在通电后会产生电场,以吸附从偏光片中溢出的偏光粒子,以对显示基板的各个元件进行保护。以对显示基板的各个元件进行保护。以对显示基板的各个元件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


[0001]本公开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有机发光显示(OLED)面板因优异的性能而应用愈加广泛,在此基础上,为了消除环境光的反射以提高显示效果,会在面板上设置偏光片。
[0003]但是,偏光片中的偏光粒子会溢出至面板的内部而对面板中的导电元件造成损坏,从而限制了面板性能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偏光片和离子吸附结构。偏光片位于显示基板的显示侧且包括偏光粒子。离子吸附结构位于显示基板和偏光片之间,且包括第一电极,第一电极配置为在工作时被施加与偏光粒子的电性相反的电压。
[0005]在上述方案中,第一电极产生的电场可以吸附该溢出的偏光粒子,从而避免该偏光粒子迁移至显示基板中,以对显示基板的各个元件进行保护。
[0006]在本公开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显示基板划分有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至少一侧的非显示区,且非显示区包括邦定区,显示基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和至少一条第二信号线,第一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基板;偏光片,位于所述显示基板的显示侧且包括偏光粒子;以及离子吸附结构,位于所述显示基板和所述偏光片之间,且包括第一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配置为在工作时被施加与所述偏光粒子的电性相反的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划分有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至少一侧的非显示区,且所述非显示区包括邦定区,以及所述显示基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和至少一条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从所述邦定区延伸至所述显示区,且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的驱动电压的电性相反,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线为电源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为公共信号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吸附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显示基板之间的第二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配置为在所述离子吸附结构工作时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形成电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配置为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配置为在工作时被施加与所述第一电极的电性相反的电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吸附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显示基板之间的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配置为接地。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装层,覆盖所述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封装层的背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封装层的内部,或者位于所述封装层和所述显示基板之间;或者所述离子吸附结构位于所述封装层和所述偏光片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控层,位于所述显示区,且位于所述显示基板和所述偏光片之间;其中,所述触控层包括依次叠置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第一触控电极层和第二触控电极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亚军赵栋赵晶晶郑小红苏姗冯士振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