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路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617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路阀体装置,涉及水管连接器技术领域;包括:阀体,具有一体成型的进水管、分水管、左出水管与右出水管,在进水管与分水管的交叉处开设有左流孔、左环槽、左通孔、右流孔、右环槽与右通孔;第一水流控制组件的入水口与左环槽连通,排水口与左通孔连通;第二水流控制组件的入水口与右环槽连通,排水口与右通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阀体是一体成型的,阀体的进水管、分水管、左出水管与右出水管之间不是采用螺纹锁定连接,从而避免阀体的管道之间出现渗漏,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第一水流控制组件与第二水流控制组件分别控制阀体两个出水口的供水停水,符合实际用水输送的需求。用水输送的需求。用水输送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路阀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管连接器,具体地涉及一种双路阀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水管连接器之中,对于具有一个进水口两个出水口功能的阀体,是采用多个管道可拆卸的连接,即进水管与分水管之间、左出水管与分水管的左段之间、右出水管与分水管的右段之间都是采用螺纹锁定连接。但是采用螺纹锁定连接的方式是容易出现渗漏的状况,这就需要对螺纹连接的地方密封处理。
[0003]作为水管连接器的阀体,如果能减少阀体内部管道之间的螺纹连接数量,就能减少出现渗漏以及减少密封处理,就能降低阀体生产过程的装配工艺难度。实际中还需要分别控制阀体的两个出水口的供水停水,以符合实际用水输送的需求。
[0004]因此,如何避免阀体的管道之间出现渗漏,以及分别控制阀体两个出水口的供水停水,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路阀体装置,避免阀体的管道之间出现渗漏,以及分别控制阀体两个出水口的供水停水。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路阀体装置,包括:
[0007]阀体,具有一体成型的进水管、分水管、左出水管与右出水管,在所述进水管与分水管的交叉处开设有左流孔、左环槽、左通孔、右流孔、右环槽与右通孔,所述左流孔与右流孔都跟进水管的内腔连通,所述左流孔与左环槽连通,所述左通孔在所述左环槽的中间位置,所述左通孔与所述分水管的左段内腔连通,所述分水管的左段内腔还与所述左出水管的内腔连通,所述右流孔与右环槽连通,所述右通孔在所述右环槽的中间位置,所述右通孔与所述分水管的右段内腔连通,所述分水管的右段内腔还与所述右出水管的内腔连通;
[0008]第一水流控制组件,与所述分水管的左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流控制组件的入水口与所述左环槽连通,排水口与所述左通孔连通;
[0009]第二水流控制组件,与所述分水管的右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流控制组件的入水口与所述右环槽连通,排水口与所述右通孔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阀体是由模具铸造而成。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堵头与第二堵头,所述分水管的左端具有第一出模口,所述第一堵头与所述第一出模口固定连接,所述分水管的右端具有第二出模口,所述第二堵头与所述第二出模口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堵头与所述第一出模口之间、所述第二堵头与所述第二出模口之间都是采用超声波焊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流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二水流控制组件都是电磁阀。
[0014]进一步地,所述左出水管与右出水管平行,且都与所述分水管垂直,所述第一水流
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二水流控制组件是位于所述左出水管与所述右出水管之间。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活接螺母与压板,所述活接螺母具有限位块,所述进水管的管壁具有挡板,压板具有中心孔,所述压板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孔与所述进水管的管口连通,所述活接螺母套设于所述进水管,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压板与所述挡板之间。
[0016]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与所述进水管是采用超声波焊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左出水管的下端具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右出水管的下端具有第二外螺纹。
[0018]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的内腔具有加强筋。
[0019]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阀体是一体成型的,阀体的进水管、分水管、左出水管与右出水管之间不是采用螺纹锁定连接,从而避免阀体的管道之间出现渗漏,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第一水流控制组件与第二水流控制组件分别控制阀体两个出水口的供水停水,符合实际用水输送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0]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双路阀体装置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中阀体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中阀体的结构示意平面图。
[0024]图4是图3的俯视图。
[0025]图5是图3的右视图。
[0026]图6是图5的A

A剖视图。
[0027]图7是本技术中第一水流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0028]附图标记:阀体1;进水管11;挡板111;加强筋112;分水管12;左流孔121;左环槽122;左通孔123;右流孔124;右环槽125;右通孔126;第一出模口127;第二出模口128;左出水管13;第一外螺纹131;右出水管14;第二外螺纹141;第一堵头15;第二堵头16;活接螺母17;限位块171;压板18;中心孔181;
[0029]第一水流控制组件2;入水口21;排水口22;第二水流控制组件3。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双路阀体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阀体内管道之间的连接出现渗漏的缺点,实现了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还能分别控制阀体两个出水口的供水停水的技术效果。
[0031]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
[0032]阀体是采用一体成型的技术,避免了阀体的进水管、分水管、左出水管与右出水管之间连接出现渗漏;将第一水流控制组件与第二水流控制组件安装在分水管的管道,配合在进水管与分水管的交叉处开设有左流孔、左环槽、左通孔、右流孔、右环槽与右通孔,从而分别控制阀体两个出水口(即左出水管与右出水管的管口)的供水停水。
[0033]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4]参阅图1至图7,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
[0035]一种双路阀体装置,包括:
[0036]阀体1,具有一体成型的进水管11、分水管12、左出水管13与右出水管14,在所述进水管11与分水管12的交叉处开设有左流孔121、左环槽122、左通孔123、右流孔124、右环槽125与右通孔126,所述左流孔121与右流孔124都跟进水管11的内腔连通,所述左流孔121与左环槽122连通,所述左通孔123在所述左环槽122的中间位置,所述左通孔123与所述分水管12的左段内腔连通,所述分水管12的左段内腔还与所述左出水管13的内腔连通,所述右流孔124与右环槽125连通,所述右通孔126在所述右环槽125的中间位置,所述右通孔126与所述分水管12的右段内腔连通,所述分水管12的右段内腔还与所述右出水管14的内腔连通;阀体1的进水管11、分水管12、左出水管13与右出水管14是一体成型的,不是采用
技术介绍
的螺纹锁定连接,从而避免阀体1的管道之间出现渗漏,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0037]第一水流控制组件2,与所述分水管12的左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流控制组件2的入水口21与所述左环槽122连通,排水口22与所述左通孔123连通;进水管11里的水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依次经过左流孔121、左环槽122、第一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路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具有一体成型的进水管、分水管、左出水管与右出水管,在所述进水管与分水管的交叉处开设有左流孔、左环槽、左通孔、右流孔、右环槽与右通孔,所述左流孔与右流孔都跟进水管的内腔连通,所述左流孔与左环槽连通,所述左通孔在所述左环槽的中间位置,所述左通孔与所述分水管的左段内腔连通,所述分水管的左段内腔还与所述左出水管的内腔连通,所述右流孔与右环槽连通,所述右通孔在所述右环槽的中间位置,所述右通孔与所述分水管的右段内腔连通,所述分水管的右段内腔还与所述右出水管的内腔连通;第一水流控制组件,与所述分水管的左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流控制组件的入水口与所述左环槽连通,排水口与所述左通孔连通;第二水流控制组件,与所述分水管的右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流控制组件的入水口与所述右环槽连通,排水口与所述右通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路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是由模具铸造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路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堵头与第二堵头,所述分水管的左端具有第一出模口,所述第一堵头与所述第一出模口固定连接,所述分水管的右端具有第二出模口,所述第二堵头与所述第二出模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欧乐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