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肚痛丸的鉴别方法,以重量份数计,所述肚痛丸的组分包括40份~60份的肉桂、90份~110份的木香、90份~110份的干姜、40份~60份的厚朴、40份~60份的豆蔻、40份~60份的砂仁、10份~30份的荜茇、10份~30份的罂粟壳、90份~110份的枳实与40份~60份的乌药;所述鉴别方法包括: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所述肉桂、木香、干姜与厚朴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检测。该鉴别方法简便、快速并且准确,提高了肚痛丸质量控制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更有利于肚痛丸质量标准的建立和整体评价。质量标准的建立和整体评价。质量标准的建立和整体评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肚痛丸的鉴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肚痛丸的鉴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肚痛丸是由干姜、豆蔻、肉桂、枳实、木香、乌药、厚朴、砂仁、荜茇与罂粟壳10味药材组成,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肚痛丸的处方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肚痛丸主治中焦受寒、食积引起的脘腹疼痛、胀满、呕吐与泛酸等症。肚痛丸在现代医学中主要用于宿食消化不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肠易激综合症等病证,具有广泛的适应症。
[0003]肚痛丸目前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6册),仅有外观、性状、水分、重量差异等丸剂项下常规检查项目。肚痛丸的药味繁多,化学成分复杂多样,而其质量标准中未见有鉴别项,没有确定的质量标准,无法有效地对肚痛丸进行质量控制,也就不能真实地反映肚痛丸药效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中药质量是对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反映和表征,是中医临床用药和中成药有效性控制的重要依据,因此应当制定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对该中成药进行质量控制。
[0004]2020版《中国药典》包含了单味药厚朴、木香、肉桂和干姜的薄层鉴别方法,此外,赵莉等人发现了一种中药材桂心的鉴别方法,提供了对桂心(肉桂的一种)进行薄层鉴别的方法,然而,对单味药材成分的检测无法对肚痛丸产品进行全面整体的质量控制及评价。还有的传统方法提供了对黄厚止泻滴丸中的干姜油、木香油、厚朴提取物和黄连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鉴别的方法,虽然黄厚止泻滴丸有部分药味与肚痛丸一样,但总体药方组成与制备工艺还是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该薄层色谱检测方法并不适用肚痛丸。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肚痛丸的鉴别方法,其通过对肚痛丸中的肉桂、木香、厚朴与干姜四味药材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薄层色谱检测,使肚痛丸的定性鉴别更简便、快速以及准确,提高了肚痛丸质量控制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更有利于肚痛丸质量标准的建立和整体评价。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肚痛丸的鉴别方法,以重量份数计,所述肚痛丸的组分包括40份~60份的肉桂、90份~110份的木香、90份~110份的干姜、40份~60份的厚朴、40份~60份的豆蔻、40份~60份的砂仁、10份~30份的荜茇、10份~30份的罂粟壳、90份~110份的枳实与40份~60份的乌药;
[0008]所述鉴别方法包括: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所述肉桂、木香、干姜与厚朴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检测。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肉桂进行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0010]混合肚痛丸与第一溶剂,制备第一供试品溶液;
[0011]混合桂皮醛对照品与所述第一溶剂,制备第一对照品溶液;
[0012]分别取所述第一供试品溶液与所述第一对照品溶液,点于硅胶薄层板上,置于第一展开剂中展开,取出晾干,喷第一显色剂;
[0013]其中,所述第一溶剂为甲醇;所述第一展开剂为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展开剂中,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7
±
0.5):(3
±
0.5)。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色剂为二硝基苯肼乙醇溶液。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木香进行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0017]混合肚痛丸与第二溶剂,制备第二供试品溶液;
[0018]将去氢木香内酯、木香烃内酯的对照品与所述第二溶剂混合,制备第二对照品溶液;
[0019]分别取所述第二供试品溶液与所述第二对照品溶液,点于硅胶薄层板上,置于第二展开剂中展开,取出晾干,然后于100℃~110℃下加热,喷第二显色剂;
[0020]其中,所述第二展开剂为体积比为(17
±
0.5):(3
±
0.5)的石油醚与乙酸乙酯。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溶剂选自乙酸乙酯、甲醇与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0022]所述第二显色剂为10%硫酸乙醇溶液。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厚朴进行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0024]混合肚痛丸、活性炭与第三溶剂,制备第三供试品溶液;
[0025]分别将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对照品与所述第三溶剂混合,制备第三对照品溶液;
[0026]分别取所述第三供试品溶液与所述第三对照品溶液,点于硅胶薄层板上,置于第三展开剂中展开,取出晾干,然后置254nm下检视;
[0027]其中,所述第三展开剂为三氯甲烷与甲醇的混合物。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展开剂中,三氯甲烷与甲醇的体积比为(17
±
0.5):(1
±
0.5);和/或
[0029]所述第三溶剂选自甲醇与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干姜进行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0031]混合肚痛丸与第四溶剂,制备第四供试品溶液;
[0032]混合干姜对照药材与所述第四溶剂,制备对照药材溶液;
[0033]分别取所述第四供试品溶液与所述对照药材溶液,点于硅胶薄层板上,置于第四展开剂中展开,取出晾干,然后于100℃~110℃下加热,喷第三显色剂;
[0034]其中,所述第四展开剂为石油醚、三氯甲烷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所述第三显色剂为10%硫酸乙醇溶液。
[00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展开剂中,石油醚、三氯甲烷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2
±
0.5):(1
±
0.5):(1
±
0.5);和/或
[0036]所述第四溶剂选自甲醇、乙酸乙酯与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肚痛丸的鉴别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对肚痛丸中的肉桂、木香、厚朴与干姜四味药材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薄层色谱检测的质量控制方法。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通过限定药材提取溶剂与展开剂的选
择,最终使肚痛丸的定性鉴别更加地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弥补了肚痛丸无现行鉴别标准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建立的鉴别方法适用性强,更有利于肚痛丸质量标准的建立和整体评价,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提高了产品生产质量的可控性。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肉桂薄层鉴别色谱图;其中,1代表肉桂阴性样品,2代表Z00001,3代表Z00002,4代表Z00003,5代表桂皮醛对照品;
[0040]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木香薄层鉴别色谱图;其中,1代表木香阴性样品,2代表Z00001,3代表Z00002,4代表Z00003,5代表混合对照品;
[0041]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厚朴薄层鉴别色谱图;左图中,1代表厚朴阴性样品,2代表Z00001,3代表Z00002,4代表Z00003,5代表混合对照品;右图中,1代表X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肚痛丸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所述肚痛丸的组分包括40份~60份的肉桂、90份~110份的木香、90份~110份的干姜、40份~60份的厚朴、40份~60份的豆蔻、40份~60份的砂仁、10份~30份的荜茇、10份~30份的罂粟壳、90份~110份的枳实与40份~60份的乌药;所述鉴别方法包括: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所述肉桂、木香、干姜与厚朴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肚痛丸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肉桂进行检测包括如下步骤:混合肚痛丸与第一溶剂,制备第一供试品溶液;混合桂皮醛对照品与所述第一溶剂,制备第一对照品溶液;分别取所述第一供试品溶液与所述第一对照品溶液,点于硅胶薄层板上,置于第一展开剂中展开,取出晾干,喷第一显色剂;其中,所述第一溶剂为甲醇;所述第一展开剂为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肚痛丸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展开剂中,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7
±
0.5):(3
±
0.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肚痛丸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色剂为二硝基苯肼乙醇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肚痛丸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木香进行检测包括如下步骤:混合肚痛丸与第二溶剂,制备第二供试品溶液;将去氢木香内酯、木香烃内酯的对照品与所述第二溶剂混合,制备第二对照品溶液;分别取所述第二供试品溶液与所述第二对照品溶液,点于硅胶薄层板上,置于第二展开剂中展开,取出晾干,然后于100℃~110℃下加热,喷第二显色剂;其中,所述第二展开剂为体积比为(17
±
0.5):(3
±
0.5)的石油醚与乙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娜,张军,罗腾硕,林定钗,雷婷,黄秋凌,何子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