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用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6169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施工现场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旋流沉砂池;混凝沉淀池,其包括两个一级水箱和一个二级水箱,二级水箱内部设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将二级水箱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相对独立的第一沉淀区和第二沉淀区;格栅板包括格栅框架和格栅片,格栅框架的大小与二级水箱的横截面相适应,格栅片连接在所述格栅框架的底部,格栅片沿着格栅框架的外沿向中心延伸呈螺旋状分布,格栅片远离中心的一端到靠近中心的一端的高度逐渐减小且格栅片的底部朝向格栅框架的中心倾斜,以使格栅板呈旋涡状;格栅片的间隙为2~10毫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施工现场用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对污水进行连续的多级分离,能够快速分离出用于施工现场的净水。够快速分离出用于施工现场的净水。够快速分离出用于施工现场的净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施工现场用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施工现场用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且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复杂,污水会夹带泥沙、黏土等杂质,为了达到排放标准,需要对这些污水进行处理。现有的对污水进行处理方法大多是采用多个大型的处理设备配合来进行施工现场的污水处理,从而加快污水处理的效率。
[0003]但是,由于水体中含有的小颗粒物质的自然沉降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实现,且需要满足杂质颗粒下沉速度大于水流速度,在水体持续处于流动状态下更是进一步增加了自然沉降的时间,同时水体停留的时间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水体中颗粒物的沉淀效果,导致污水处理的效率较低。而施工现场用水量大,若污水处理效率低则难以及时对处理的污水进行二次利用;同时在施工用水的过程中会产生污水,若污水不能及时供应施工需求不仅需要另外供水,而且产生的污水也需要另外设置收集池。
[000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污水处理效率高的施工现场用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施工现场污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快速进行污水处理的施工现场用污水处理系统。
[0006]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施工现场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旋流沉砂池,其用于接收污水;混凝沉淀池,其包括两个一级水箱和一个二级水箱,所述一级水箱通过水管连通至所述旋流沉砂池的上部,以接收从旋流沉砂池上部溢流的水体;所述一级水箱的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二级水箱的底部或下部通过水管连通至所述一级水箱的出水口;所述二级水箱内部设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将二级水箱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相对独立的第一沉淀区和第二沉淀区;其中,所述格栅板包括格栅框架和格栅片,所述格栅片连接在所述格栅框架的底部,所述格栅片沿着格栅框架的外沿向中心延伸呈螺旋状分布,所述格栅片远离中心的一端到靠近中心的一端的高度逐渐减小且所述格栅片的底部朝向格栅框架的中心倾斜,以使所述格栅板呈旋涡状;所述格栅片的间隙为2~10毫米。
[0007]上述方案中,首先将污水引入旋流沉砂池中,通过旋流沉砂池将水体中的大颗粒杂质如砂石筛分出来,再将水体引入一级水箱中,通过向一级水箱中添加混凝液加速水体中的胶体颗粒吸附絮凝,随着絮凝团的不断聚集而将水体进一步分离,然后将上部相对澄清的水体引入二级水箱中,经过格栅板的分离,得到净水;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污水进行连续的多级分离,能够快速分离出用于施工现场的净水。
[0008]其次,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水体从一级水箱的上部出水口溢流至二级水箱中,由
于二级水箱内部设有格栅板且格栅板呈旋涡状,二级水箱内的水体向上涨的过程中受到格栅板的阻挡而呈旋涡状回流,从而加大了水体中胶体颗粒的撞击,促进胶体颗粒之间吸附絮凝、聚集;进而加快了净水分离的效率。
[0009]优选的是,所述一级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有进水渠道,所述进水渠道包括分水盘和多个分水管;其中,所述分水盘为具有容纳空间的腔体结构,所述分水盘具有一个入水口和多个排水口,多个排水口分布在分水盘的侧壁上,分水管的数量与排水口的数量一致,且多个分水管分别与多个排水口连接,以引导水流沿着分水管进入一级水箱的内部;所述分水管呈螺旋状盘旋在一级水箱的内部,且多个分水管的出水端均朝向一级水箱的中心延伸。
[0010]上述方案中,具体的,多个排水口均匀分布在分水盘的侧壁,通过多个分水管对水体进行引导以限制水体的流向,且由于分水管的出水端均朝向一级水箱的中心延伸,从而使水体经过分水管流出后能够在一级水箱的中心发生碰撞,进而加大了水体中胶体颗粒的撞击,促进胶体颗粒之间吸附絮凝、聚集,达到加快净水分离效率的目的。
[0011]优选的是,所述格栅板可以设置有多个,以形成多级过滤。
[0012]优选的是,所述二级水箱还设有格栅盖板,所述格栅盖板包括盖板框架和设置在盖板框架底部的突出部;其中,所述突出部的大小与相邻格栅片之间的间隙大小一致,以使得当所述格栅盖板移动至与所述格栅板抵接时,所述格栅盖板与所述格栅板咬合并将所述二级水箱的第一沉淀区和第二沉淀区分隔成上下独立的两个区域;当所述格栅盖板远离所述格栅板时,所述二级水箱的第一沉淀区和第二沉淀区之间的水体可以通过相邻格栅片之间的间隙向第二沉淀区流动。
[0013]上述方案中,格栅盖板可整体上下移动一定距离,具体的,格栅盖板的顶部设有移动杆,移动杆的顶部连接有液压推杆,当液压推杆伸长时向移动杆施力以将移动杆向二级水箱底部方向推动,从而带动格栅盖板向格栅板移动直至格栅盖板和格栅板抵接,此时二级水箱内部被格栅盖板和格栅板形成的阻隔结构分成上下独立的区域,便于利用水泵将二级水箱上部的水体抽出,由于格栅盖板和格栅板形成的阻隔结构使得水泵的抽吸基本上不会影响二级水箱下部水体继续沉淀分离。当二级水箱上部的水体抽出后,通过控制液压推杆的缩短而将移动杆向上拉,使得格栅盖板远离格栅板,此时可以继续向二级水箱内进水,被分离出的净水可以依次经过格栅板和格栅盖板的缝隙向上流动。
[0014]优选的是,还包括砂水分离器,所述砂水分离器与旋流沉砂池连接,以接收所述旋流沉砂底部沉砂区蓄积的砂石。
[0015]优选的是,还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通过抽水装置连通至所述二级水箱;其中,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抽水管、抽水机、液位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抽水机和液位传感器连接,以接收液位传感器的信号和控制所述抽水机的开关;所述液位传感器包括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和第三液位传感器;第一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蓄水池的内壁上,且第一液位传感器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蓄水池最高液位5~10厘米;第二液位传感器和第三液位传感器均安装在二级水箱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的高度位置低于二级水箱最高液位5~10厘米,第三液位传感器的高度位置高于二级水箱的第二沉淀区最低液位5~10厘米。
[0016]优选的是,还包括注药管,所述注药管的输出端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一级水箱的中线上且位于多个分水管的上方,喷头的喷射方向朝向一级水箱的底部,喷头
与分水管的距离不超过10厘米。
[0017]上述方案中,具体的,混凝液经过注药管向分水管喷射,混凝液得以与经分水管引入一级水箱的水体碰撞接触,进而通过混凝液加速水体中胶体颗粒的吸附絮凝。
[0018]优选的是,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预设第一水位极限值、第二水位极限值和第三水位极限值;接收第一液位传感器的第一水位、接收第二液位传感器的第二水位和接收第三液位传感器的第三水位;当第一水位小于第一极限值且第三水位大于第三极限值时或第二水位大于第二水位极限值时,控制所述抽水机开启;当第一水位大于第一水位极限值时,控制所述抽水机关闭。
[0019]一种利用施工现场用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一、将聚丙烯酰胺和水按照1:500的重量比混合、氢氧化钠和水按照1:200的重量比混合、聚合氯化铝和水按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施工现场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流沉砂池,其用于接收污水;混凝沉淀池,其包括两个一级水箱和一个二级水箱,所述一级水箱通过水管连通至所述旋流沉砂池的上部,以接收从旋流沉砂池上部溢流的水体;所述一级水箱的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二级水箱的底部或下部通过水管连通至所述一级水箱的出水口;所述二级水箱内部设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将二级水箱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相对独立的第一沉淀区和第二沉淀区;其中,所述格栅板包括格栅框架和格栅片;所述格栅框架的大小与所述二级水箱的横截面相适应,所述格栅片连接在所述格栅框架的底部,所述格栅片沿着格栅框架的外沿向中心延伸呈螺旋状分布,所述格栅片远离中心的一端到靠近中心的一端的高度逐渐减小且所述格栅片的底部朝向格栅框架的中心倾斜,以使所述格栅板呈旋涡状;所述格栅片的间隙为2~10毫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有进水渠道,所述进水渠道包括分水盘和多个分水管;其中,所述分水盘为具有容纳空间的腔体结构,所述分水盘具有一个入水口和多个排水口,多个排水口分布在分水盘的侧壁上,分水管的数量与排水口的数量一致,且多个分水管分别与多个排水口连接,以引导水流沿着分水管进入一级水箱的内部;所述分水管呈螺旋状盘旋在一级水箱的内部,且多个分水管的出水端均朝向一级水箱的中心延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可以设置有多个,以形成多级过滤。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水箱还设有格栅盖板,所述格栅盖板包括盖板框架和设置在盖板框架底部的突出部;其中,所述突出部的大小与相邻格栅片之间的间隙大小一致,以使得当所述格栅盖板移动至与所述格栅板抵接时,所述格栅盖板与所述格栅板咬合并将所述二级水箱的第一沉淀区和第二沉淀区分隔成上下独立的两个区域;当所述格栅盖板远离所述格栅板时,所述二级水箱的第一沉淀区和第二沉淀区之间的水体可以通过相邻格栅片之间的间隙向第二沉淀区流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砂水分离器,所述砂水分离器与旋流沉砂池连接,以接收所述旋流沉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宇李石麟周坤朋李飞鹏曹棠静冯凯斌王林程祯马兴文何昆明杨世国贺利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局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