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窄空间的桩基础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616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桩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狭窄空间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场地清理;S2、施工位置确定;S3、预埋钢护筒;S4、泥浆、泥浆设备制备;S5、钻孔施工;S6、清孔施工;S7、钢筋笼施工;S8、导管施工;S9、灌注混凝土施工;S10、开挖桩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泥浆设备,泥浆设备代替了传统的泥浆池,传统的泥浆池需要现场施工建造,比较麻烦,并且泥浆池的容积一般为桩孔体积的三到四倍,因此一个泥浆池至少要上百平方米,在狭窄的空间里非常不方便施工建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泥浆设备可以在离狭窄施工地点较远的地方使用,避免占用空间,并且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不再需要浪费时间建造泥浆池了。浆池了。浆池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狭窄空间的桩基础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基础施工
,具体是狭窄空间的桩基础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桩基础施工中有个必要的步骤就是清孔,将钻孔过程中产生的钻渣清理掉,避免钻渣影响灌注桩承载能力,而清孔就需要建造泥浆池,现有桩基础施工都是通过建造泥浆池进行清孔,泥浆池分沉淀池和储浆池两个部分,通过沉淀池沉淀钻渣,储浆池将泥浆排回孔中,泥浆池的缺点很明显,一是建造面积大,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一些狭窄的地方施工起来就特别麻烦不方便,二是通过让钻渣自己沉淀的方式清理钻渣非常浪费时间,往往要等待很久,工作效率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狭窄空间的桩基础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狭窄空间的桩基础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狭窄空间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场地清理:对狭窄空间的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将场地上的杂物清理掉,减少不必要物品的摆放,并对施工地面进行夯实;S2、施工位置确定: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对桩位、高程进行放样,根据中心桩设置十字护桩,十字护桩需用砂浆或混凝土进行加固保护以供钻进过程中对桩位进行检验,接着将全站仪和水准仪收起,减少占用空间;S3、预埋钢护筒:用吊车挪动护筒,使护筒中心基本与桩位中心重合,其偏差在3毫米以内,护筒位置确定后,用刻度尺测量测护筒顶部、中部、底部距离垂线的距离,检查护筒的竖直度;护筒竖直度满足要求后用振动锤敲击护筒将其压入土中;S4、泥浆、泥浆设备制备:施工前制作好泥浆和泥浆设备,通过泥浆设备对开孔过程中产生的钻渣进行过滤处理,泥浆设备代替泥浆池,不需要在狭窄的施工现场建造泥浆池,泥浆设备可以放置在远离施工现场的空旷位置处;S5、钻孔施工:安装钻机并使其保持平整,避免偏位和沉降,钻机钻头中心要与护筒中心吻合,刚开始钻动时速度缓慢,等到钻头完全进入土层后,才能将钻头速度调为正常,钻孔过程中需要对孔内泥浆的性能进行监测;S6、清孔施工:当钻孔的深度达到要求后,对孔径、孔深和孔倾斜度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通过泥浆泵向孔内注入S4中的泥浆,将孔内部钻渣清理出来并通过S4中的泥浆设备进行过滤,然后将泥浆再次排入孔内;S7、钢筋笼施工:用起吊设备将钢筋笼吊起来并将其移动至护筒的上方,使得钢筋笼正对于钻孔,然后将钢筋笼慢慢下方至孔中,不左右摇晃,避免撞击孔壁;将一节钢筋笼
快要完全放入孔内时,使用两个单杠穿过钢筋笼的顶端并卡在孔口旁边地面上,将另一节钢筋笼吊起来并与第一节钢筋笼对齐,然后将其焊接起来,按照上述方法将多个钢筋笼对接焊接起来并放入孔内;S8、导管施工:将导管逐节下放至孔中,相邻两个导管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并且做好密封措施,记录好下放导管的总长度以及导管数量,在最后下放的导管露出孔口时将其固定住;S9、灌注混凝土施工:将料斗插在导管上,通过混凝土车将混凝土灌注到料斗中,混凝土再从料斗流入导管中,最终从导管流入孔中并将钢筋笼包覆起来,每灌注一段时间混凝土后,需要向上拔动并拆卸导管一节或若干节导管,然后再插上料斗并灌注混凝土,如此反复直至灌注完成,然后拔出所有导管以及护筒;S10、开挖桩头:等到混凝土成型并且强度足够后即为混凝土桩基础,将混凝土桩基础周边的土层挖掉后对混凝土桩基础顶部进行截断,使得钢筋笼的钢筋露出来,采用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基础的完整性,结束整个桩基础的施工。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3中的护筒采用12毫米厚度的不锈钢板卷制而成,护筒的长度为8~12米,护筒埋入土中后,其顶端高于地面0.3米,护筒斜度不大于1%。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3中的护筒可以起到阻隔作用,防止地面石块掉入孔内,还可以保持泥浆压力,避免孔坍塌。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3中的振动锤功率为200千瓦,静偏心力矩为1500牛米,激振力为100~1200千牛,最大振动频率为1000转/分钟,空载振幅为17.4毫米。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4中的泥浆由水、膨润土和添加剂组成,添加剂为羧基纤维素和和纯碱的配置品,泥浆的要求就是手摸上去无明显颗粒感。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4中的泥浆设备包括钻渣分离箱,所述钻渣分离箱的下表面安装有底座,且钻渣分离箱的左侧表面下端位置处贯穿安装有排浆管,所述钻渣分离箱的上端内部安装有加固框,所述加固框的上表面安装有盖板,所述钻渣分离箱的右侧表面安装有进浆阀,所述进浆阀的一端安装有进浆管,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混匀电机,所述混匀电机的下端安装有混匀杆,所述混匀杆的外表面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混匀板,所述钻渣分离箱的内部下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安装杆,两个所述安装杆之间安装有连接板,所述安装杆的一侧表面上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一端贯穿连接有安装栓,且第一安装块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第二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杆之间位于连接板的上方滑动连接有钻渣滤板,所述钻渣滤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把手,且钻渣滤板的上表面位于把手的两侧均安装有振动马达。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浆管位于钻渣分离箱的内部,所述混匀杆位于钻渣分离箱的内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栓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安装杆的内部,所述第二安装块活动贴合钻渣滤板的上表面。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8中的导管直径为25~30厘米,每一节长度为1.5~2米,最下端导管距离孔底端30~35厘米。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泥浆设备,泥浆设备代替了传统的泥浆池,传统的泥浆池需要
现场施工建造,比较麻烦,并且泥浆池的容积一般为桩孔体积的三到四倍,因此一个泥浆池至少要上百平方米,在狭窄的空间里非常不方便施工建造,本专利技术的泥浆设备可以在离狭窄施工地点较远的地方使用,避免占用空间,并且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不再需要浪费时间建造泥浆池了。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狭窄空间的桩基础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狭窄空间的桩基础施工方法中泥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狭窄空间的桩基础施工方法中泥浆设备的左视图;图4为狭窄空间的桩基础施工方法中泥浆设备的内部局部示意图;图5为狭窄空间的桩基础施工方法中钻渣滤板的右视图;图6为图5中A的放大图。
[0015]图中:1、钻渣分离箱;2、底座;3、排浆管;4、加固框;5、盖板;6、进浆阀;7、进浆管;8、混匀电机;9、混匀杆;10、混匀板;11、安装杆;12、连接板;13、第一安装块;14、安装栓;15、第二安装块;16、钻渣滤板;17、把手;18、振动马达。
实施方式
[0016]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狭窄空间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场地清理:对狭窄空间的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将场地上的杂物清理掉,减少不必要物品的摆放,并对施工地面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狭窄空间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场地清理:对狭窄空间的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将场地上的杂物清理掉,减少不必要物品的摆放,并对施工地面进行夯实;S2、施工位置确定: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对桩位、高程进行放样,根据中心桩设置十字护桩,十字护桩需用砂浆或混凝土进行加固保护以供钻进过程中对桩位进行检验,接着将全站仪和水准仪收起,减少占用空间;S3、预埋钢护筒:用吊车挪动护筒,使护筒中心基本与桩位中心重合,其偏差在3毫米以内,护筒位置确定后,用刻度尺测量测护筒顶部、中部、底部距离垂线的距离,检查护筒的竖直度;护筒竖直度满足要求后用振动锤敲击护筒将其压入土中;S4、泥浆、泥浆设备制备:施工前制作好泥浆和泥浆设备,通过泥浆设备对开孔过程中产生的钻渣进行过滤处理,泥浆设备代替泥浆池,不需要在狭窄的施工现场建造泥浆池,泥浆设备可以放置在远离施工现场的空旷位置处;S5、钻孔施工:安装钻机并使其保持平整,避免偏位和沉降,钻机钻头中心要与护筒中心吻合,刚开始钻动时速度缓慢,等到钻头完全进入土层后,才能将钻头速度调为正常,钻孔过程中需要对孔内泥浆的性能进行监测;S6、清孔施工:当钻孔的深度达到要求后,对孔径、孔深和孔倾斜度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通过泥浆泵向孔内注入S4中的泥浆,将孔内部钻渣清理出来并通过S4中的泥浆设备进行过滤,然后将泥浆再次排入孔内;S7、钢筋笼施工:用起吊设备将钢筋笼吊起来并将其移动至护筒的上方,使得钢筋笼正对于钻孔,然后将钢筋笼慢慢下方至孔中,不左右摇晃,避免撞击孔壁;将一节钢筋笼快要完全放入孔内时,使用两个单杠穿过钢筋笼的顶端并卡在孔口旁边地面上,将另一节钢筋笼吊起来并与第一节钢筋笼对齐,然后将其焊接起来,按照上述方法将多个钢筋笼对接焊接起来并放入孔内;S8、导管施工:将导管逐节下放至孔中,相邻两个导管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并且做好密封措施,记录好下放导管的总长度以及导管数量,在最后下放的导管露出孔口时将其固定住;S9、灌注混凝土施工:将料斗插在导管上,通过混凝土车将混凝土灌注到料斗中,混凝土再从料斗流入导管中,最终从导管流入孔中并将钢筋笼包覆起来,每灌注一段时间混凝土后,需要向上拔动并拆卸导管一节或若干节导管,然后再插上料斗并灌注混凝土,如此反复直至灌注完成,然后拔出所有导管以及护筒;S10、开挖桩头:等到混凝土成型并且强度足够后即为混凝土桩基础,将混凝土桩基础周边的土层挖掉后对混凝土桩基础顶部进行截断,使得钢筋笼的钢筋露出来,采用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基础的完整性,结束整个桩基础的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的桩基础施工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呈飞朱浩文符祥爵连燕华李日丰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江南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