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原检测用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病原检测
,具体为一种病原检测用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病原体是指经传播侵入宿主后,能够引起疾病的传染性微生物或生物性病原媒介,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类病毒等在内。食物、水源、土壤等均可携带病原体。若人长期暴露于病原体环境中或进食病原体污染过的食物、水源,会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如肠胃炎、肝炎等。
[0003]目前当检测人员对各个病原样品采集完成后,需要将它们放入病原培养试管的内部,对它们进行培养,并将多个病原培养试管放入检测设备内进行存放,等待后续对它们进行检测工作,但是目前检测人员将需要检测的病原培养试管从检测设备内部取出时,会导致外界的空气以及杂质也如进入设备的内部,进而容易对其他的病原培养试管造成污染,最终对病原检测的结果造成影响,而且目前的检测设备内部存放的病原培养试管数量较多,检测人员找到相应的试管较为麻烦,需要一一查看,不方便快速将相应的试管从该设备内部取出,现有的检测设备还不方便对试管进行离心处理,导致检测人员进行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原检测用检测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旋转筒(2),所述旋转筒(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存放槽(3),所述旋转筒(2)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杆(4),且支撑杆(4)的底端与箱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4)的表面固定有驱动结构(5),所述存放槽(3)内壁的下方滑动连接有托板(6),所述箱体(1)底部的左侧固定有安装盒(7),所述安装盒(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结构(8),所述安装盒(7)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9),所述安装盒(7)顶部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10),且连接槽(10)的顶部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所述电动推杆(9)输出轴的顶端贯穿连接槽(10)并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且电动推杆(9)输出轴的顶端固定有推板(11),所述箱体(1)顶部的左侧铰接有两个密封盖(12),所述箱体(1)的左侧设置有离心设备(13),且离心设备(13)的内部固定有旋转托盘(14),所述离心设备(13)的顶部铰接有防护罩(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原检测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5)包括从动轮(51)、第一电机(52)、连接杆(53)和主动轮(54),所述从动轮(51)固定在支撑杆(4)的表面,所述第一电机(52)固定在箱体(1)底部的右侧,所述连接杆(53)栓接在第一电机(52)输出轴的顶端,且连接杆(53)的顶端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并与箱体(1)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54)固定在连接杆(53)的顶端,且从动轮(51)和主动轮(54)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原检测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筒(2)的表面开设有导向槽(22),且导向槽(22)的内壁呈环形设置,所述箱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导向板(23),所述导向板(23)整体呈圆弧状设置,且导向板(23)的一侧延伸至导向槽(22)的内部并与导向槽(22)的内壁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原检测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8)包括第二电机(81)、螺纹杆(82)和螺纹套(83),所述第二电机(81)固定在安装盒(7)的左侧,所述螺纹杆(82)转动连接在安装盒(7)的内部,且第二电机(81)的输出轴贯穿至安装盒(7)的内部并与螺纹杆(82)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83)螺纹连接在螺纹杆(82)表面的左侧,且电动推杆(9)的底部与螺纹套(83)之间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病原检测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7)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24),所述螺纹套(83)的底部固定有限位杆(17),所述限位杆(17)的底端延伸至限位槽(24)的内部并栓接有限位块(18),且限位块(18)与限位槽(24)的内壁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原检测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结构(16)包括旋转杆(161)、安装台(162)和固定槽(163),所述旋转杆(161)栓接在旋转筒(2)的顶部,且旋转杆(161)的顶端贯穿至箱体(1)的上方,所述安装台(162)固定在旋转杆(161)的顶端,所述固定槽(163)开设在安装台(162)顶部的表面,所述固定槽(163)的数量与存放槽(3)的数量相同,且固定槽(163)的内部粘贴有备注标签。7.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华,孙洁,郑秋月,张志红,杨奕,王洪秀,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