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于引线的安全柜门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12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于引线的安全柜门框结构,包括门框本体,所述门框本体具有中心进口、及围绕中心进口的上部端面、左侧端面、下部端面及右侧端面,所述上部端面和下部端面的右侧上固定有框铰链;其特征在于:设于上部端面的所述框铰链的顶面上开有供导线穿过的导线槽,导线槽的两端分别贯穿框铰链的两侧,所述上部端面上还开有穿线孔,导线槽内放置有导线,导线从导线槽的一端开口穿出后,经由穿线孔以进入门框本体的背面。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利于将先穿过门框引入柜体内部的优点。利于将先穿过门框引入柜体内部的优点。利于将先穿过门框引入柜体内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于引线的安全柜门框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利于引线的安全柜门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保险箱、安全柜、枪柜或防盗门中必不可少的具有保险门结构,保险门结构主要包括有门框及与门框外形相匹配的门体,门体的一侧通过轴销连接在门框一侧,在门体和门框之间设置有将两者锁定在一起的门闩结构。门闩结构一般包括设置在门体背面的滑板和与滑板联动的侧门闩,而在门框上则对应侧门闩开设有闩孔,门板背面还设有驱动滑板滑移的拨叉或者齿轮,及用以锁定滑板的电磁阀锁。门体通过门闩和闩孔的配合,将门体与门框固定在一起。
[0003]传统安全柜中的电子部分一般都设置在柜门上,柜体内虽然也又的装有灯具,但也是独立的供电,且一般柜门内的电器元件不与柜体内的电器元件关联,故无需将导线从柜门内引至柜体中。
[0004]随着技术的进步,为拓展安全柜的用途,我们想研发一款具有智能安全柜,这可能需要将柜门中的控制元件与柜体内的电子元件关联起来,因此如何布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另,门体通过门闩结构锁定在一起,然门闩和闩孔之间会有间隙,导致门体会相对门框有一点晃动,也会使得门体与门框贴合不严密,密封性较差。另外门体关闭时,可能会与门框撞击而向外反弹,门体没有关到位,会使得门闩结构不能进行锁定,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者会给门体施加一个压向门框的力,使得门体与门框贴合,进而使得闩头对准闩孔,确保锁定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利于将先穿过门框引入柜体内部的利于引线的安全柜门框结构。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于引线的安全柜门框结构,包括门框本体,所述门框本体具有中心进口、及围绕中心进口的上部端面、左侧端面、下部端面及右侧端面,所述上部端面和下部端面的右侧上固定有框铰链;其特征在于:设于上部端面的所述框铰链的顶面上开有供导线穿过的导线槽,导线槽的两端分别贯穿框铰链的两侧,所述上部端面上还开有穿线孔,所述导线槽内放置有导线,导线从导线槽的一端开口穿出后,经由所述穿线孔以进入门框本体的背面。
[0008]作为改进,上述门框本体的上部端面通过螺钉固定有上盖板,该上盖板将所述穿线孔遮盖,且上盖板的后端面与门框本体的上部端面之间形成用以容纳导线的通道。上盖板的设置起到遮挡保护导线的作用。
[0009]作为改进,上述门框本体的顶部边沿具有向外翻转的翻边,该翻边将所述上盖板的顶部遮挡住。翻边将上盖板遮挡,也即将通道上端遮挡,保护导线,同时使得门框整体外
形美观。
[0010]进一步改进,上述框铰链包括基体及前板件,所述基体固定在门框本体的上部端面上,所述前板件固定在基体的前部,导线槽设于前板件和基体之间。该结构利于形成导线槽,无需采用切割的方式形成导线槽,只需单独加工出基体及前板件两个部件,再将前板件固定在基体的前部,便自然形成出导线槽。
[0011]作为优选,上述基体的横截面呈Z形,基体具有第一后横向壁、第一前横向壁、及连接第一后横向壁和第一前横向壁的第一纵向壁,所述第一后横向壁用以与门框本体的上部端面固定;所述前板件的横截面呈Z形,所述前板件具有第二后横向壁、第二前横向壁、及连接第二后横向壁和第二前横向壁的第二纵向壁,导线槽呈Z形;第一后横向壁和第二后横向壁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第一前横向壁和第二前横向壁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该设计使得整个框铰链呈Z形,这可在第一前横向壁的后方与门框本体之间形成空挡,即便在关门状态下将整个框铰链藏于门体内,门体相对框铰链摆动开启后,门体的一侧可藏于该空挡中,空挡形成让位空间,不会对门体开启造成影响,另外导线槽呈Z形利于走线,导线一端从导线槽的一端开口穿出可进入门体,导线的另一端可从导线槽的另一端开口穿出而进入本体中。
[0012]作为优选,上述第一后横向壁的前端面具有前凸的第一筋条,所述第二前横向壁和第二纵向壁的后端面具有后凸的呈L形的第二筋条,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构成所述导线槽的底面。导线槽的底面由两段组成,可简化单个部件的结构。
[0013]作为改进,上述第一后横向壁的前端面还具有前凸的凸台,所述前板件的第二后横向壁搁置在所述凸台上。凸台的设置给前板件形成搁置位,利于前板件固定前的定位。
[0014]更进一步改进,上述门框本体的左侧端面上设有用以吸附闭合状态下的门体的磁铁,所述门框本体的左侧端面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左盖板,磁铁设置在左盖板和门框本体的左侧端面之间。关门状态下的门体会被设于门框本体上的磁铁吸附,确保门体与门框本体的前端面贴合,另外关门后,因门体被吸附住,不会出现关门时门体因撞击门框本体自动弹开的情况,且在门体靠近门框本体过程中,会有关门的啪嗒声,关门的质感更强。
[0015]作为改进,上述左盖板的背面设有用以容纳磁铁的凹部,磁铁藏于所述凹部内,凹部给磁铁提供合适的安装位,且凹部对磁铁有约束作用,防止磁铁掉落。所述磁铁呈环状,所述螺钉穿过盖板和磁铁的中孔后与门框本体的前端面螺纹连接。该结构能将磁铁更稳定固定在门框的前端面,磁铁的相对位置不会改变。
[0016]更进一步改进,上述门框本体的下部端面通过螺钉固定有下盖板,所述左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外端面上还覆盖固定有一层柔性的防护垫。防护垫的设置可以将固定的螺钉遮盖起来,门体打开的状态下,门框本体的前端面外形更美观,且柔性的防护垫有减震作用,减低关门时门体撞击门框本体产生的响声,同时也起到保护门框本体和门体的作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于上部端面的框铰链的顶面上开有供导线穿过的导线槽,导线槽的两端分别贯穿框铰链的两侧,导线藏于导线槽;另外,上部端面上还开有穿线孔,导线槽内放置有导线,导线从导线槽的一端开口穿出后,经由穿线孔以进入门框本体的背面,从而将安全柜内的电子元件与门体上的电子元件通过导线连接起来。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左盖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框铰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框铰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框铰链的剖视图;
[0025]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前板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框铰链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8]如图1~9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0029]一种利于引线的安全柜门框结构,包括呈环状的门框本体1,门框本体1具有中心进口11、及围绕中心进口11设置的上部端面1a、左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引线的安全柜门框结构,包括门框本体(1),所述门框本体(1)具有中心进口(11)、及围绕中心进口(11)的上部端面(1a)、左侧端面(1b)、下部端面(1c)及右侧端面(1d),所述上部端面(1a)和下部端面(1c)的右侧上固定有框铰链(3);其特征在于:设于上部端面的所述框铰链(3)的顶面上开有供导线(4)穿过的导线槽(5),导线槽(5)的两端分别贯穿框铰链(3)的两侧,所述上部端面(1a)上还开有穿线孔(12),所述导线槽(5)内放置有导线(4),导线(4)从导线槽(5)的一端开口穿出后,经由所述穿线孔(12)以进入门框本体(1)的背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于引线的安全柜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本体(1)的上部端面(1a)通过螺钉固定有上盖板(6),该上盖板(6)将所述穿线孔(12)遮盖,且上盖板(6)的后端面与门框本体(1)的上部端面之间形成用以容纳导线(4)的通道(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利于引线的安全柜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本体(1)的顶部边沿具有向外翻转的翻边(13),该翻边(13)将所述上盖板(6)的顶部遮挡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于引线的安全柜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铰链(3)包括基体(31)及前板件(32),所述基体(31)固定在门框本体(1)的上部端面(1a)上,所述前板件(32)固定在基体(31)的前部,所述导线槽(5)设于前板件(32)和基体(3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利于引线的安全柜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31)的横截面呈Z形,所述基体(31)具有第一后横向壁(31a)、第一前横向壁(31b)、及连接第一后横向壁(31a)和第一前横向壁(31b)的第一纵向壁(31c),所述第一后横向壁(31a)用以与门框本体(1)的上部端面固定;所述前板件(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登仁刘春雪张波杨剑罗中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埃森菲思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