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柜和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608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柜和储能系统,储能柜包括:柜体、柜门、至少一个电池装置、换热装置、电池控制装置。柜体的一侧敞开,柜门设在柜体的一侧以打开和关闭柜体,柜门和柜体限定出容纳腔,电池装置和换热装置以及电池控制装置均设在容纳腔内,电池控制装置与电池装置电连接,电池控制装置位于柜体的一侧。由此,储能柜具有较好的集成性,从而便于储能柜作为单独的装置进行工作,同时兼具散热等功能保证储能柜工作的安全性,且通过合理的布局上述装置可以有效提高储能柜的空间利用率,增加储能柜的电容量,或者在满足预设的电容量的基础上减小储能柜的体积,有利于实现储能柜的小型化设计。计。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柜和储能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储能柜和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储能柜内各部件的布局不够合理,储能柜的体积利用率(Volumetric Cell To System,VCTS)较低,从而储能柜的能量密度较低。或者,为了满足储能柜的能量密度要求,储能柜的体积通常设置得过大,从而会占用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储能柜,通过合理的布局可以提高储能柜的空间利用率。
[0004]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储能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储能柜。
[000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储能柜,包括:柜体、柜门、至少一个电池装置、换热装置、电池控制装置,所述柜体的一侧敞开,所述柜门设在所述柜体的所述一侧以打开和关闭所述柜体,所述柜门和所述柜体限定出容纳腔,所述电池装置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换热装置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换热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温度,所述电池控制装置设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柜(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0),所述柜体(10)的一侧敞开;柜门(20),所述柜门(20)设在所述柜体(10)的所述一侧以打开和关闭所述柜体(10),所述柜门(20)和所述柜体(10)限定出容纳腔(11);至少一个电池装置(30),所述电池装置(30)设在所述容纳腔(11)内;换热装置(40),所述换热装置(40)设在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换热装置(40)用于调节所述电池装置(30)的温度;电池控制装置(50),所述电池控制装置(50)设在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电池控制装置(50)和所述换热装置(40)位于所述电池装置(30)的同一侧,所述电池控制装置(50)与所述电池装置(30)电连接,所述电池控制装置(50)位于所述柜体(10)的所述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柜(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30)包括多个电池组(31),多个所述电池组(31)沿所述柜体(10)的高度方向叠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柜(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池组(31)包括:多个电芯(311);拘束框架(36),多个所述电芯(311)均布置于所述拘束框架(36),在所述柜体(10)的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组(31)的所述拘束框架(36)彼此止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柜(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拘束框架(36)包括:第一底板(361)和第二底板(362),所述第一底板(361)和所述第二底板(362)沿所述柜体(10)的宽度方向和深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电芯(3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支撑于所述第一底板(361)和所述第二底板(362),所述第一底板(361)和所述第二底板(362)之间形成风道间隙(36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柜(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拘束框架(36)还包括:第一侧板(364)和第二侧板(365),所述第一侧板(364)和所述第二侧板(365)分别位于多个所述电芯(311)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364)和所述第二侧板(365)在所述柜体(10)的宽度方向和深度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底板(36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364)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侧板(365)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底板(36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364)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侧板(365)的另一端相连;其中,对于在所述柜体(10)的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组(31),一个所述电池组(31)的所述第一底板(361)分别与另一个所述电池组(31)的所述第一侧板(364)和所述第二侧板(365)止抵,且所述一个所述电池组(31)的所述第二底板(362)分别与所述另一个所述电池组(31)的所述第一侧板(364)和所述第二侧板(365)止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柜(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361)和所述第二底板(362)均设有限位柱(366)和第一限位孔(367)中的其中一种,所述第一侧板(364)和所述第二侧板(365)均设有所述限位柱(366)和所述第一限位孔(367)中的另一种;其中,对于在所述柜体(10)的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组(31),一个所述电池组(31)的所述限位柱(366)配合于另一个所述电池组(31)的所述第一限位孔(367)。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柜(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366)和所述第一限位孔(367)中的所述其中一种分布于所述第一底板(361)的两端和所述第二底板(362)的两端;
所述限位柱(366)和所述第一限位孔(367)中的所述另一种分布于所述第一侧板(364)的两端和所述第二侧板(365)的两端。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柜(100),其特征在于,对于在所述柜体(10)的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组(31),所述另一个所述电池组(31)的所述第一侧板(364)通过第一紧固件(368)与所述一个所述电池组(31)的所述第一底板(361)和所述第二底板(362)紧固,所述另一个所述电池组(31)的所述第二侧板(365)通过第二紧固件(369)与所述一个所述电池组(31)的所述第一底板(361)和所述第二底板(362)紧固。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柜(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368)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紧固件(368)分布于所述第一侧板(364)的两端;所述第二紧固件(369)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紧固件(369)分布于所述第二侧板(365)的两端。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柜(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30)为多个,多个所述电池装置(30)包括第一电池装置(30a)和第二电池装置(30b);所述柜体(1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框架(12),所述支撑框架(12)连接在所述柜体(10)内,所述支撑框架(12)与所述柜体(10)的顶壁(10a)和底壁(10b)均彼此间隔开,所述第一电池装置(30a)设在所述柜体(10)的所述底壁(10b)上且位于所述支撑框架(12)的下方,所述第二电池装置(30b)支撑在所述支撑框架(12)上。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能柜(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0)还包括后壁(10d)和两个侧壁(10c),两个所述侧壁(10c)沿所述柜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后壁(10d)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壁(10c)的后端之间,所述顶壁(10a)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壁(10c)的顶部和所述后壁(10d)的顶部之间,所述底壁(10b)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壁(10c)的底部和所述后壁(10d)的底部之间,所述柜门(20)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壁(10c)中的其中一个的前端;所述支撑框架(12)包括沿所述柜体(10)的周向依次相连的第一框架段(121)、第二框架段(122)、第三框架段(123)和第四框架段,所述第一框架段(12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壁(10c)的前部,所述第二框架段(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小强尹雪芹曹虎刘伟杰眭加海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