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薄差储层的一剂多能的在线解堵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966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薄差储层的一剂多能的在线解堵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配制高浓度解堵剂和低浓度解堵剂,分阶段使用。其中高浓度解堵剂中包括含磷聚羧酸。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剂多能的解堵剂,集溶解、清洗、降解、防膨功能于一体,代替常规三段式酸化液,采用井口在线注入方式,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和解堵效率高等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采用高浓度一剂多能解堵剂,溶解无机垢、聚合物及原油重质组分等堵塞物,改善近井地带渗透率;然后采用低浓度一剂多能解堵剂,螯合离子、抑制粘土膨胀、改善原油物性,有效提高地层渗透能力,降低注入压力,恢复储层注入量,并且有效期长。并且有效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薄差储层的一剂多能的在线解堵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解堵
,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薄差储层的一剂多能的在线解堵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大庆油田主力油层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水渠开发的主要对象从物性好的厚油层转变为原油物性差的薄差储层,并且薄差储层在油田剩余储量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薄差储层厚度小,物性差,渗透率低且非线性,砂体沉积类型复杂,粘土和原油蜡胶质含量高,非均质性强,油层分布不稳定,渗透机理复杂,在开采过程容易受到污染导致油层近井地带堵塞的特点。在薄差储层的注水开发过程中容易发生粘土的水化膨胀、颗粒运移、结垢、析蜡、回注污水中聚合物、悬浮物、细菌、油污等,均会对地层造成伤害。对地层伤害的直接后果是油层渗透率下降,注水井吸水指数减小,注水压力高、注水困难等,统计油田欠注井占注水井比例18.1%,其中受地层污染的井数占欠注井比例高达70.5%。地层堵塞原因更加复杂,无机、有机堵塞物相混合,单一的酸化解堵无法清除全部堵塞物,效果变差,统计注水井酸化有效期不足3个月,目前针对薄差储层解堵的相关研究比较少。CN11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薄差储层的一剂多能的在线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储层解堵各阶段用一剂多能解堵剂:(S101)配制高浓度一剂多能解堵剂,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10

15%醋酸,6

8%含磷聚羧酸,0.5

1%柠檬酸、3

5%有机膦酸,2.2

2.7%盐酸,0.5

1.0%表面活性剂,3.5

5%过氧单磺酸钾,0.5

2%粘土防膨剂,0.5

1.0%缓蚀剂,其余为水;(S102)配制低浓度一剂多能解堵剂,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0.5~1.0%有机膦酸,0.3~0.5%离子表面活性剂,0.5

1%过氧单磺酸钾,0

2%粘土防膨剂,0

1.0%缓蚀剂,其余为水;(S2)注入储层解堵各阶段用一剂多能解堵剂(S201)连接井口注入设备和管线,注入高浓度一剂多能解堵剂;(S202)采用适量清水顶替井筒内解堵剂,关井反应12~24小时;(S203)注入低浓度一剂多能解堵剂;(S204)恢复注水转正常生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有机膦酸为羟基乙叉二膦酸、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乙二胺四乙酸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S101)中,所述含磷聚羧酸是以包括(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磷单体共聚得到,所述含磷单体选自2

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2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线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磷单体的质量比为20

30:8

13:5

8。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在线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磷聚羧酸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得到:惰性气氛下,反应釜中加入水,(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磷单体,升温至70

85℃,缓慢加入引发剂,保温继续反应3

5h,冷却至室温,用碱液调节体系pH为6.8

7.2后出料,得到淡黄色粘稠的共聚物溶液。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线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氛为氮气和/或氩气;所述引发剂为水溶性引发剂,比如过硫酸铵,过硫酸钠,过硫酸钾中的至少一种;引发剂加入量是单体质量总和[(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磷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文徐超马芮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启星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