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林业生态保护建设的诱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林业生态诱虫装置
,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用于林业生态保护建设的诱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林业生态保护建设的诱虫装置是利用虫子有趋光性,在夜晚利用灯光对蚊虫进行诱杀,通常把蚊虫吸引过来后,利用电流对蚊虫进行灭杀,且灯光的下方设有水池,蚊虫疲惫不规则飞动,会落入水池内沾染水,通过水使蚊虫在水池内无法逃脱,继而达到灭虫的效果,从而调整生态环境,但是电流对蚊虫电击时,掉落的蚊虫容易重新粘附在电击的网上,蚊虫尸体会为电击网附上一层绝缘层,影响对蚊虫的电击,且灯光照射的角度为仰角向上,蚊虫容易电击后容易掉落在灯光上面,影响灯光的亮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林业生态保护建设的诱虫装置,其结构包括电线管、诱虫机构、水池,所述诱虫机构嵌固在水池上端,所述电线管连接在诱虫机构内部,所述诱虫机构设有灯光板、电路板、连接板、电击机构、,所述电击机构嵌固在内侧,所述灯光板安装于电路板左侧,所述连接板嵌固在外侧,所述电路板卡合在内部,所述电线管连接在连接板内部,所述电路板与连接板线路连接,所述下端左侧为倾斜状态,具有引导效果。
[000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击机构设有固定板、倾斜机构、导电管,所述倾斜机构卡合在固定板内侧,所述导电管嵌固在倾斜机构之间,所述固定板嵌固内侧,所述导电管与电路板进行电连接,所述倾斜机构倾斜排列分布,倾斜角度为10度,具有错位的效果。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机构设有转动机构、连接环、受力机构、导电杆,所述受力机构嵌固在连接环外侧,所述导电杆卡合在连接环内侧,所述转动机构嵌固在连接环内部,所述导电杆焊接在转动机构外侧,所述导电杆安装于受力机构内侧,所述转动机构卡合在固定板内侧,所述导电管嵌固在转动机构内,所述受力机构设有十五个,以转动机构为中心环形均匀分布。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受力机构设有金属杆、透明板、弧形杆,所述金属杆嵌固在弧形杆内侧,所述透明板安装于金属杆侧面,所述弧形杆嵌固在连接环外侧,所述导电杆安装于弧形杆内侧,所述透明板为反光材料,具有折射光线的效果。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机构设有摩擦机构、导电环、轴承,所述摩擦机构与导电环摩擦配合,所述轴承位于导电环内部,所述轴承嵌固在连接环内部,所述摩擦机构与轴承为固定状态,所述摩擦机构与导电管进行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设有摩擦块、受力板、线路管、压缩杆,所述压缩杆贴合在受力板右侧,所述线路管焊接在受力板右侧,所述线路管连接在摩擦块左侧,所
述压缩杆贴合在摩擦块左侧,所述压缩杆为橡胶材质,具有弹力大,容易挤压的特性。
[0009]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电线管通过连接板与电路板连接,对电线管进行通电,从而电路板控制灯光板进行发光,继而蚊虫吸引后在电击机构中进行电击,达到诱虫灭虫的效果,从而通过导电管对倾斜机构通电,蚊虫在倾斜机构上电击,电击后蚊虫掉落,避免蚊虫粘合在倾斜机构外侧,电击时转动机构通过导电杆,使电流分散到受力机构上,继而弧形杆与金属杆上充满电流对蚊虫电击,且光线通过透明板的折射进行分散,避免倾斜机构阻挡光线的亮度,且蚊虫在不平整的连接环外侧不易停留,且倾斜分布的倾斜机构能防止蚊虫粘合在平面上。
[0010]2.本专利技术中电流通过导电管进入摩擦机构,继而电流传输至导电环,在自然风的作用下导电环能通过轴承旋转,旋转时摩擦机构上摩擦块与导电环贴合摩擦,通过压缩杆进行挤压,避免摩擦力过大,且受力板的电流通过线路管进入摩擦块上,继而传输至导电环上,从而旋转能对连接环外侧的蚊虫甩开,避免电击后蚊虫粘合,防止灯光受到蚊虫的粘合而影响。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林业生态保护建设的诱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诱虫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击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倾斜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受力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转动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摩擦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电线管
‑
1、诱虫机构
‑
2、水池
‑
3、灯光板
‑
21、电路板
‑
22、连接板
‑
23、电击机构
‑
24、固定板
‑
w1、倾斜机构
‑
w2、导电管
‑
w3、转动机构
‑
w21、连接环
‑
w22、受力机构
‑
w23、导电杆
‑
w24、金属杆
‑
t1、透明板
‑
t2、弧形杆
‑
t3、摩擦机构
‑
e1、导电环
‑
e2、轴承
‑
e3、摩擦块
‑
e11、受力板
‑
e12、线路管
‑
e13、压缩杆
‑
e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林业生态保护建设的诱虫装置,其结构包括电线管1、诱虫机构2、水池3,所述诱虫机构2嵌固在水池3上端,所述电线管1连接在诱虫机构2内部,所述诱虫机构2设有灯光板21、电路板22、连接板23、电击机构24、25,所述电击机构24嵌固在25内侧,所述灯光板21安装于电路板22左侧,所述连接板23嵌固在25外侧,所述电路板22卡合在25内部,所述电线管1连接在连接板23内部,所述电路板22与连接板23线路连接,所述25下端左侧为倾斜状态,具有引导效果,从而电线管1通过连接板23与电路板22连接,对电线管1进行通电,从而电路板22控制灯光板21进行发光,继而蚊虫吸引后在电击机构24中进行电击,达
到诱虫灭虫的效果。
[0020]其中,所述电击机构24设有固定板w1、倾斜机构w2、导电管w3,所述倾斜机构w2卡合在固定板w1内侧,所述导电管w3嵌固在倾斜机构w2之间,所述固定板w1嵌固25内侧,所述导电管w3与电路板22进行电连接,所述倾斜机构w2倾斜排列分布,倾斜角度为10度,具有错位的效果,从而通过导电管w3对倾斜机构w2通电,蚊虫在倾斜机构w2上电击,电击后蚊虫掉落,避免蚊虫粘合在倾斜机构w2外侧。
[0021]其中,所述倾斜机构w2设有转动机构w21、连接环w22、受力机构w23、导电杆w24,所述受力机构w23嵌固在连接环w22外侧,所述导电杆w24卡合在连接环w22内侧,所述转动机构w21嵌固在连接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林业生态保护建设的诱虫装置,其结构包括电线管(1)、诱虫机构(2)、水池(3),所述诱虫机构(2)嵌固在水池(3)上端,所述电线管(1)连接在诱虫机构(2)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机构(2)设有灯光板(21)、电路板(22)、连接板(23)、电击机构(24)、(25),所述电击机构(24)嵌固在(25)内侧,所述灯光板(21)安装于电路板(22)左侧,所述连接板(23)嵌固在(25)外侧,所述电路板(22)卡合在(25)内部,所述电线管(1)连接在连接板(23)内部,所述电路板(22)与连接板(23)线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林业生态保护建设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击机构(24)设有固定板(w1)、倾斜机构(w2)、导电管(w3),所述倾斜机构(w2)卡合在固定板(w1)内侧,所述导电管(w3)嵌固在倾斜机构(w2)之间,所述固定板(w1)嵌固(25)内侧,所述导电管(w3)与电路板(22)进行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林业生态保护建设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机构(w2)设有转动机构(w21)、连接环(w22)、受力机构(w23)、导电杆(w24),所述受力机构(w23)嵌固在连接环(w22)外侧,所述导电杆(w24)卡合在连接环(w22)内侧,所述转动机构(w21)嵌固在连接环(w22)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清良,姚峰,袁新征,付晓,刘冰,韩丹,权朝锋,郭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新安县林业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