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滑盖式移动装置,包括一主体部以及一滑盖部。主体部包括一第一斜面。滑盖部以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于主体部,包括一上表面及一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相对且平行连接。当滑盖部闭合于主体部时,第二斜面覆盖第一斜面。当滑盖部滑开时,上表面与第一斜面形成一既定角度,该既定角度小于180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盖式移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滑盖式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移动装置越来越普及,且功能越来越多样化。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目前移动电话的机型和颜色不胜枚举,例如直立式、掀盖式及滑盖式机型。消费者对于移动电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求移动电话要具有良好的通信品质、简易的操作接口、照相功能、省电、大屏幕之外,还同时要求轻薄短小的造型等,移动电话厂商为吸引不同的年龄层或群体的使用,也都尽全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目前以滑盖式移动装置最受市场欢迎。然而,目前市场上滑盖式设计款式不多,举例来说,参照图1A和图1B,图1A是一公知的滑盖式移动电话10的示意图。图1B是显示公知的滑盖式移动电话10在操作状态的示意图。滑盖式移动电话10通常具有一滑盖部11、一主体部12、一屏幕13、一第二按键部14及一第一按键部15。滑盖部11通过滑轨(未显示)等机构以滑动方式设置在主体部12上,屏幕13和第二按键部14设置于滑盖部11,而第一按键部15则是设置于主体部12。当滑盖部11完全覆盖在主体部12上时,可接听来电并使用第二按键部14的功能键,而第一按键部15隐藏在滑盖部11下方。当使用者想拨打电话号码时,将滑盖部11滑开,露出第一按键部15后,则可使用拨号功能。然而,公知滑盖式移动装置10的缺点在于滑盖部11和主体部12分别具有其一定的厚度,并且滑出方向与屏幕成水平。因此,第二按键部14与第一按键部15之间有落差H,不能使移动电话整体的厚度减少。另外,当使用者将移动电话放在耳边时,落差H使得移动装置的表面不能平顺地靠近脸部,在接听时造成手持的方式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因此,使用上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滑盖式移动装置,其造型更加轻薄短小,且操作更为便利。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滑盖式移动装置,包括一主体部以及一滑盖部。主体部包括一第一斜面。滑盖部以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于主体部,包括一上表面和一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相对且平行连接。当滑盖部闭合于主体部时,第二斜面覆盖第一斜面。当滑盖部滑开时,上表面与第一斜面形成一既定角度,既定角度小于180度。滑盖部还包括一屏幕,设置在上表面上。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既定角度大于90度,主体部与滑盖部形成一V字型。主体部还包括一第一按键部,设置在第一斜面上。滑盖部还包括一第二按键部,设置在上表面上。滑盖部还包括一导轨,设置在第二斜面上,主体部还包括一滑槽,设置在第一斜面上,导轨以可移动方式设置于滑槽。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主体部还包括一导轨,设置在第一斜面上,滑盖部还包括一滑槽,设置在第二斜面上,导轨以可移动方式设置于滑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滑盖式移动装置,包括一主体部以及一滑盖部。滑盖部包括一屏幕,以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于主体部,当滑盖部滑开时,主体部与滑盖部形成一既定角度,既定角度小于180度。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于理解,下面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A是显示公知的滑盖式移动装置的示意图;图1B是显示公知的滑盖式移动电话于操作状态的示意图;图2A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滑盖式移动装置的示意图;图2B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滑盖式移动装置的侧视图;图3A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滑盖式移动装置当滑盖部滑开时的示意图;图3B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滑盖式移动装置当滑盖部滑开时的侧视图; 图4A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滑盖式移动装置一实施例的分解侧视图;图4B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滑盖式移动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分解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揭示的各形态内容加以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图2A和图2B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滑盖式移动装置20的立体示意图和侧视图。图3A和图3B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滑盖式移动装置20当滑盖部21滑开时的立体示意图和侧视图。在以下实施例中,同时参照图2A、2B、3A及3B。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针对滑盖式移动装置提出的改进。由图中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滑盖式移动装置20的结构是由一主体部22以及一滑盖部21组成。主体部22包括一第一斜面220和一第一按键部25,第一按键部25;例如数字按键部;设置在第一斜面220上。滑盖部21包括一上表面21a、一第二斜面210、一第二按键部(功能按键部)24及一屏幕23。第二按键部24和屏幕23设置在上表面21a上。第二斜面210为上表面21a的相反面。滑盖部21以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于主体部22。当滑盖部21连接于主体部22时,第二斜面210与第一斜面220相对且平行连接。如图2A和图2B所示,当滑盖部21闭合于主体部22时,使用者可使用第二按键部24,第二斜面210覆盖于第一斜面210。如图3A和图3B所示,当滑盖部21滑开时,第二斜面210部分覆盖于第一斜面220,且露出第一按键部25,使用者可同时使用第二按键部24和第一按键部25。上表面21a与第一斜面220形成一既定角度θ,大约在90-180度之间,其既定角度是针对使用者的脸颊与耳朵之间的角度而设计。即当滑盖部21滑开时,主体部22与滑盖部21之间形成既定角度θ。因此,滑盖部21是以既定角度θ的方向滑开(如箭头S所示)。主体部22与滑盖部21大致上形成一V字型。滑盖部21可通过滑轨机构以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于主体部22,举例来说,图4A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滑盖式移动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分解侧视图。滑盖部21可包括一导轨212,设置在第二斜面210上,主体部22包括一滑槽224,设置在第一斜面220上,导轨212以可移动方式设置于滑槽224。图4B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滑盖式移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侧视图。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主体部22包括一导轨222,设置在第一斜面220上,滑盖部21包括一滑槽214,设置在第二斜面210上,导轨222以可移动方式设置于滑槽214。应注意的是,由于如何连接滑盖部21与主体部22的方式并不是本专利技术主要考量的要素,因此,任一种滑轨或连接机构均可适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滑盖式移动装置。综上所述,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滑盖式移动装置,当使用者接听电话时,滑盖式移动装置的滑盖部21与主体部22呈一既定角度,使使用者的口耳更贴近手机,使得通话更为顺畅,且外型符合人体工程学,因此,手持方式更加舒适。另外,当拨号状态时,第二按键部与第一按键部的平面之间没有落差,如同一般直立式移动电话,使得各种按键距离接近,操作上更为便利,并且由于结构相当简单,使得组装更加容易且降低制造成本。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优选实施例揭示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可作出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后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滑盖式移动装置,包括一主体部,包括一第一斜面;以及一滑盖部,以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主体部,包括一上表面和一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对且平行;其中,当所述滑盖部滑开时,所述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斜面形成一既定角度,所述既定角度小于180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滑盖式移动装置,包括:一主体部,包括一第一斜面;以及一滑盖部,以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主体部,包括一上表面和一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对且平行;其中,当所述滑盖部滑开时,所述上表面 与所述第一斜面形成一既定角度,所述既定角度小于180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盈锡,
申请(专利权)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