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管体内壁液体残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5460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少管体内壁液体残留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聚丙烯材料表面经过预处理,然后将硅烷偶联剂在管体内壁进行嫁接反应,洗净后干燥,获得产品。制备出的管体材料内壁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抗酸抗碱等优异性能,能够极大的减少存储液体的挂壁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具有低成本、时间短,对设备要求低,可实现自动化生产,在医用高分子管体内壁表面改性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能够有效提高管内壁的抗液体挂壁和抗酸碱能力。挂壁和抗酸碱能力。挂壁和抗酸碱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管体内壁液体残留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少液体残留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减少管体内壁液体残留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丙烯的材料具备较高的熔点、较高的强度和耐热性、较高的耐磨性以及较低的蠕变性能,它还具备以下几个良好的性能:好的抗张强度、好的屈服强度、较好的刚性、较好的耐应力以及稳定的电绝缘性能等。聚丙烯容易加工并且价格比较低廉,使聚丙烯的材料广泛应用于薄膜、管材、板材、纤维等领域。例如聚丙烯的注塑产品大都应用于生产形状比较复杂的聚丙烯制品中,在生物实验和工业生产中的吸头、离心管、PCR管、深孔板和96孔培养板等。目前为止,聚丙烯的生化耗材市场巨大,并且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在国内的市场中:移液器吸头年需求量60亿支左右,而透明离心管需求大约在1.3亿支左右,需要微量冻存管的需求大约在8000万支左右。其次在国际市场上:移液器吸头需要超千亿,透明离心管远超20亿支。虽说聚丙烯的生化耗材属于低成本,低利润,低门槛的产品,国内外的生产企业也非常多,但是聚丙烯管材具备高品质、低挂壁、低吸附蛋白性能的产品才能满足生物学实验上的精度和重复性的要求。在当前,我国工厂中增加了一些再生的聚丙烯项目,但是液体的挂壁量还是非常的严重。而且,企业的加工精度也会有所不同,需要及时的维护或修复模具。开发可工业化的高品质聚丙烯生化耗材,提高聚丙烯的使用价值,推动聚丙烯管材在国内的发展,参与竞争,大幅度的降低了同类进口产品的市场价格,提高国内产品的市场规模和技术水平。
[0003]为了能够解决聚丙烯在应用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所以在使用质量比较高的聚丙烯样品的前提下,可以先采用表面改性的方法来改善聚丙烯材料的表面上的物理结构以及化学上的组成。我国对聚丙烯的亲水性能的研究还在发展中,但目前聚丙烯材料所制成的相关工艺以及其产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经过亲水改性过后的聚丙烯的制品,它的亲水性能的效果不够好,并且稳定性也比较差;改性过的聚丙烯工艺比较欠缺;对通过改性所需的添加剂的耗用材料也比较大,从而必须要进一步的来完善工艺,并且提高聚丙烯所成产出的产品的效率。
[0004]硅烷偶联剂是指一些具备特别的构造的低分子的有机硅烷化的物质,也是指一些具备两种不同性能的官能团的物质,它的结构通式通常为RSiX3,分子式中的R是指氨基、巯基、乙烯基、环氧基以及氰基等基团,这些基团能够与不一样的基体树脂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比较强的反映性能。分子中的X则代表了可以在水中溶解的基团,比方说:卤素等相类似的基团。因此,硅烷偶联剂的羟基可以与无机反应,以及有机聚合物的长分子链反应。由于材料的具有两个不同性质,所以可以使材料偶联起来,从而改变了生物材料的各个性能。硅烷化偶联剂最大的特点是: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化学基团的分子。一个是接近无机基团,能够和无机化学的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另外一个则是接近有机物的基团,它能够和聚合的树脂产生化学反应的变化,从而使其表面地分子结构产生了变化,并且会使原料具
备特别的机能。所以硅烷偶联剂被称作“分子桥”。硅烷化偶联剂,能够改善无机和有机之间的接口,有效的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例如:亲水性能,不吸附蛋白质性能,物理性能,电性能,热性能,光学性能等等。
[0005]目前,吸头、离心管、PCR管、深孔板和96孔培养板等通常采用加入防挂壁剂的复合成分,用于提高相关防液体挂壁性能。此外,部分产品也可以采用处理剂获得荷叶效应,获得防水珠挂壁和抗污性能。在聚丙烯复合材料中,添加新的组分,影响聚丙烯复合材料整体性能,特别是在极端高温低温和强酸强碱情况下。表面改性技术是在医用耗材产业中被广泛的应用,可以通过简单工艺获得较好的抗液体挂壁性能。
[0006]目前,医疗器械行业在全球每年有平均9%的增长,医用软管,特别是介入导管,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特点,具有高亲水性,高润滑性的聚氨酯生物材料依赖进口,现有的相关技术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抗液滴挂壁和抗强酸强碱的减少管体内壁液体残留的方法,利用表面改性的方法,大大提高了聚丙烯管材内壁的抗液体挂壁性能,及其抗强酸强碱的能力。
[0008]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减少管体内壁液体残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置氨水、双氧水、去离子水预处理混合溶液;(2)将混合预处理溶液加入聚丙烯管体内部,实现管内壁氧化处理,并用薄膜覆盖表面;(3)预处理结束后冲洗,加入硅烷偶联剂溶液常温反应;(4)反应结束后冲洗,烘干待用。
[0009]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的预处理混合溶液中,氨水体积占比为1/6

1/8;双氧水体积占比为1/6

1/9。氨水浓度为29%,双氧水浓度31%。氨水和双氧水浓度可以自由选择,体积比对应调整。优选选择氨水和双氧化等比例。
[0010]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聚丙烯管体材料可以为生物实验和工业生产中的吸头、离心管、PCR管、培养板和深孔板等。
[0011]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预处理溶液加入聚丙烯管体内部后常温反应6

18h,优选选择10

12h。
[0012]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过程,必须采用薄膜覆盖,确保反应过程的稳定性,其作用是减少气体挥发和隔离空气。覆盖用薄膜可以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等。
[0013]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溶液主要包括,KH550、KH560、KH570、KH660、KH171和KH792等,优选选择KH560和KH570;所述的硅烷偶联剂溶液质量浓度为0.4

6%,根据管材类型的差异,可以优选选择3

4%的质量浓度。
[0014]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溶液与管材内壁反应的时间为8

18h,优选选择10

12h。
[0015]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所述的反应结束后的冲洗溶液为去离子水。
[0016]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具有良好的抗液体挂
壁性能,并且当存在强酸或者强碱性溶液时,仍然具有良好的抗挂壁性能,该方法在聚丙烯等医用高分子耗材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能够获得抗液滴残留和抗强酸强碱侵蚀等作用;(2)采用简单的常温液固反应,工艺简单,成本低;(3)此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对设备要求不高,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聚丙烯管材通过KH550,KH560和KH570挂壁量百分比变化情况(%);图2为聚丙烯管材改性前后在pH=1强酸溶液中吹后所测得的挂壁量的变化情况(%);图3为聚丙烯管材改性前后在强碱溶液处理后中所测得的挂壁量变化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1取浓度为29%分析纯级氨水,浓度31%分析纯级双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管体内壁液体残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氨水、双氧水和去离子水配成混合预处理溶液待用;(2)将上述混合预处理溶液加入聚丙烯管体内部,用薄膜覆盖表面;(3)预处理结束后冲洗,加入硅烷偶联剂溶液;(4)反应结束后冲洗,烘干待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少管体内壁液体残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混合预处理溶液中,氨水体积占比为1/6

1/9,双氧水体积占比为1/6

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少管体内壁液体残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预处理溶液加入聚丙烯管体内部后常温反应6

18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少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建顾霖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臻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