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深孔板和管体结构的浸润液出液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861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深孔板和管体结构的浸润液出液棒,包括出液管和抽气管,所述抽气管数量为多个,竖直阵列固定于出液管外壁,抽气管底面高于出液管底面;所述出液管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进液口,进液口与出液管内部相通;所述出液管上方设置出气口,抽气管与出气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能够减少离心管、吸头、细胞培养皿、冻存管、样品管和深孔板等生物医药产业用管体结构浸润处理时浸润液的用量,同时消除了在浸润处理时可能出现的小气泡,进而达到深孔板内壁均匀处理的目的。到深孔板内壁均匀处理的目的。到深孔板内壁均匀处理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深孔板和管体结构的浸润液出液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深孔板生产过程中的管壁浸润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深孔板和管体结构的浸润液出液棒。

技术介绍

[0002]深孔板是生物或部分生物化学实验的基础耗材,所以其在使用时对洁净度、材料成分稳定性和透明度等均有较高要求,生产深孔板时一般将基础材料(聚丙烯或聚苯乙烯)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经熔融、均匀、挤出和成模制得。其成分内的聚丙烯或聚苯乙烯性质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但是添加剂的性质则较差,故而会严格控制添加剂的使用。尽管如此,若不对出模后的深孔板进行进一步处理,内部的添加剂还是会在其使用阶段有少量渗出,所以有污染细胞或其他试剂的风险,所以更高端的深孔板在出厂之前一般会进行特殊试剂浸润处理,将深孔板内壁表面的活性基团钝化,并实现孔隙填充、表面张力降低等的性能提升。常用的方法是往深孔板内注入浸润液,等待一端时间后再将反应后的浸润液倒出,不过这种方法会耗费大量的浸润液,而浸润液属于特殊制剂,使得处理成本较高,所以改进的方式是先在深孔板内悬置一根竖棒,竖棒不与深孔板接触,然后再注入浸润液,用竖棒的体积代替部分浸润液的体积,这样就节省浸润液的用量,且由于深孔板内壁表面积较小,反应所需的浸润液较少,即此法不影响浸润处理效果。
[0003]但是上述方法往往导致深孔板内壁表面浸润处理效果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深孔板内壁空间有限,插入竖棒后使得深孔板内壁到竖棒之间的距离过小,引起毛细现象,使部分微区域产生附着在深孔板内壁的小气泡,这些气泡隔绝了浸润液与内壁的接触,且由于深孔板内壁为曲面,诱发的气体毛细凝聚现象进一步加重了这些气泡自发溃灭的难度。基于此,亟需一种新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深孔板和管体结构的浸润液出液棒,能够减少深孔板浸润处理时浸润液的用量,同时消除了在浸润处理时可能出现的小气泡,进而达到深孔板内壁均匀处理的目的,解决目前处理环节中面临的处理不均匀的现象,提高浸润处理品质。
[0005]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出液管和抽气管,所述抽气管数量为多个,竖直阵列固定于出液管外壁,抽气管底面高于出液管底面;所述出液管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进液口,进液口与出液管内部相通;所述出液管上方设置出气口,抽气管与出气口连通。
[0006]所述抽气管开设有短缺口和长缺口,短缺口位于长缺口上方,设置两个缺口保证了自上而下的抽气均匀性。
[0007]所述出液管和抽气管均为通管,多个抽气管的截面总面积与出液管的截面积之比为1:1,这样可以尽量保持浸润液的填充精准度,避免液体瞬时流动而可能导致的飞溅现象。
[0008]所述进液口的内径大于出液管的内径,将出液管的内径设置较小可以利用浸润液表面张力,减小浸润液内生成的中间物质向出液管内腔扩散几率,同时将出液口内径设置稍大则兼顾了出液效率。
[0009]多个所述抽气管上端连通有气环,气环固定在出液管上端并将进液口套设在内,抽气管与气环的准确对接保证了管内抽气均匀性,此外套设在进液口外的气环也起到了辅助安装整体装置的作用。
[0010]所述气环内部形成气室,气室中开设多个进气口,多个进气口与多个抽气管对应连通;所述气环外侧壁设置出气口,出气口与进气口连通。气室的作用是连通抽气管与出气口之间的气流空间。
[0011]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2](1)通过将浸润液出液棒悬置于深孔板内占据一定体积,减少了浸润液的绝对消耗量,抽气管阵列在出液管外侧,抽气作业时生产的瞬时区域负压一方面降低了小气泡产生的几率,又将已出现的小气泡迅速溃灭,保证了浸润液对深孔板内壁的充分浸润;
[0013](2)通过对抽气管数量、位置、结构和面积的限定,减小了空气对流对瞬时负压区的扰动,制造了较为精准的负压区,提高了浸润液的填充速度和浸润液对深孔板内壁的浸润效率;
[0014](3)通过设置气环,保证了三个抽气管的抽气一致性,间接地稳定了瞬时负压区的压力差,此外通过限定出液管的内径大小,结合浸润液的表面张力性能,减少了浸润液在反应时产生的中间产物向出液管内扩散的几率,尽可能的保证了出液管内部浸润液的纯净度;
[0015](4)对本专利技术经过简单的处理,同样适用于离心管、吸头、细胞培养皿、冻存管和样品管等生物医药产业用管体结构材料的浸润处理。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气环处于非密封状态);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出液管和抽气管的位置关系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抽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典型深孔板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浸润液出液棒与深孔板配合关系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浸润液出液棒与深孔板配合关系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0024]如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浸润液出液棒包括以下部件:进液口2、出气口3、出液管4、抽气管5、短缺口51、长缺口52、气环6、气室61、进气口62。本方案中,抽气管5数量为三个,并120
°
竖直阵列固定于出液管4的外壁。抽气管5的上端与出液管4的上端平齐,抽气管5底面高于与出液管4底面,并保持高度H3。出液管4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进液口2,进液口2与出液管4内部相通;出液管4上方设置出气口3,抽气管5与出气口3连通。本方案中,进液口2的内径
大于出液管4的内径,将出液管4的内径设置较小可以利用浸润液表面张力,减小浸润液内生成的中间物质向出液管4内腔扩散几率,同时将出液口2内径设置稍大则兼顾了出液效率。出液管4和抽气管5均为通管,三个抽气管5的截面总面积与出液管4的截面积之比为1:1。这样可以尽量保持浸润液的填充精准度,避免液体瞬时流动而可能导致的飞溅现象。
[0025]抽气管5开设有短缺口51和长缺口52,短缺口51位于长缺口52上方,本方案中,短缺口51开设在抽气管5的四分之一处,长缺口52开设在抽气管5的三分之二处,短缺口51的缺口高度为H1、长缺口52的缺口高度为H2,高度H1、高度H2和高度H3的长度之比为1:2:3。
[0026]空气从抽气管5被抽出,抽气管5的两个缺口保证了自上而下的抽气均匀性,当区域内的空气由于瞬时抽走而形成区域负压时,出液管4内的浸润液由于压差作用被自动压出,填充负压区,这样便实现了浸润液的排出与微区域的液体填充。
[0027]三个抽气管5的上端通连有气环6,气环6固定在出液管4的上端并将进液口2套设在内。抽气管5与气环6的准确对接保证了管内抽气均匀性,此外套设在进液口2外的气环6也起到了辅助安装整体装置的作用。气环6内部形成气室61,气室61中开设三个进气口62,三个进气口62与三个抽气管5对应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深孔板和管体结构的浸润液出液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液管(4)和抽气管(5),所述抽气管(5)数量为多个,竖直阵列固定于出液管(4)外壁,且抽气管(5)底面高于出液管(4)底面;所述出液管(4)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进液口(2),进液口(2)与出液管(4)内部相通;所述出液管(4)上方设置出气口(3),抽气管(5)与出气口(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孔板和管体结构的浸润液出液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5)开设有短缺口(51)和长缺口(52),短缺口(51)位于长缺口(52)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孔板和管体结构的浸润液出液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4)和抽气管(5)均为通管,多个抽气管(5)的截面总面积与出液管(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霖琳许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臻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