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介导自收缩止血微针水凝胶及其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33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度介导自收缩止血微针水凝胶及其制备与应用,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壳聚糖高分子为基础进行羟丁基和双键改性制备双键羟丁基壳聚糖,与光引发剂LAP混合后注入微针模具并光交联,获得的微针水凝胶可以在润滑的脏器表面固定,且具有温度敏感性,当处于体温条件下微针止血水凝胶会发生收缩形变,使接触(铆钉)的组织发生一定程度收紧,达到物理封堵出血创口的目的,第一时间减少出血量。减少出血量。减少出血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度介导自收缩止血微针水凝胶及其制备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温度介导自收缩止血微针水凝胶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出血是创伤后的主要并发症,大量出血可快速引起有效血液循环量减少、组织灌流不足、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可见,出血是创伤救治及手术中威胁生命安全的难题,如何有效进行止血是急救和临床研究工作的重点。
[0003]传统止血材料以纱布为主,但纱布止血效果不佳,且可能导致组织损伤或坏死,另一弊端则是这类止血材料多应用于体表止血,无法用于内部脏器的止血,更无法长时间在体内滞留。
[0004]近年来,基于天然高分子止血水凝胶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因其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可降解性,可应用于体表创面或内脏出血的止血治疗。体表出血创口相对粗糙易干燥,应用止血材料后相对容易达到快速止血效果;但内部脏器表层油脂丰富,大多覆盖有生理润滑液,应用止血材料后,不易在其表面固定,且内部脏器的蠕动进一步加剧止血材料容易滑脱的概率。无法实现有效固定,再好的止血功效也无从发挥,这也是止血水凝胶止血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介导自收缩止血微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羟丁基壳聚糖充分溶解于水中,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酐,反应完全后得到双键羟丁基壳聚糖溶液;(2)将步骤(1)所得双键羟丁基壳聚糖溶液pH调节为中性,透析、冻干后得到双键羟丁基壳聚糖;(3)将步骤(2)所得双键羟丁基壳聚糖充分溶解于水中,得到双键羟丁基壳聚糖溶液;(4)在步骤(3)所得双键羟丁基壳聚糖溶液中加入光引发剂,得到水凝胶预聚液;(5)将步骤(4)所得水凝胶预聚液注入微针模具,光交联,脱模,获得所述的温度介导自收缩止血微针水凝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温度介导自收缩止血微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羟丁基壳聚糖、甲基丙烯酸酐的配比为质量比1~4:3~9;步骤(3)中所述的双键羟丁基壳聚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10%;步骤(4)中所述的光引发剂为水溶性光引发剂或脂溶性光引发剂中的任意一种;步骤(4)中所述的光引发剂的添加量按其在体系中的浓度为1~2wt%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温度介导自收缩止血微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的条件为:温度40℃~80℃、时间12~24h、转速500rpm~1500rpm;步骤(2)中所述的冻干在温度

20℃~

80℃下进行;步骤(5)中所述的微针模具对应的微针为单面针或双面针,具体形态为:针尖直径2~10μm、针高100~1000μm、底座直径200~1000μm、中心间距100~100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温度介导自收缩止血微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羟丁基壳聚糖、甲基丙烯酸酐的配比为质量比2:6.4;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的条件为:温度60℃、时间24h、转速1000rpm;步骤(2)中所述的pH调节采用的试剂为碳酸氢钠;步骤(2)中所述的透析的时间为3~4天;步骤(3)中所述的双键羟丁基壳聚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步骤(4)中所述的光引发剂为水溶性光引发剂LAP或脂溶性光引发剂Irgacure 2959;步骤(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骏陈浩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