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313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插头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包括插头壳体、铜插脚、电源线、磁环、弹性动触片、电控板以及脱扣组件,电控板固定于插头壳体内,铜插脚的第一端设有长引脚与短引脚,长引脚与电控板固定,短引脚上设有静触点,铜插脚的第二端穿出插头壳体外露,弹性动触片的第一端设有连接引脚,连接引脚与电控板固定,弹性动触片的第二端设有动触点,动触点与静触点对应连接,磁环套设于连接引脚上,磁环的底部与弹性动触片的第一折弯部相抵配合,磁环顶部设有柱条,柱条与电控板固定,磁环与电控板之间设有间隙,电源线的第一端穿过间隙分别与连接引脚及电控板固定,电源线的第二端穿出插头壳体外露,脱扣组件抵触于弹性动触片的第二端。片的第二端。片的第二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0001]本技术涉及插头
,特指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技术介绍

[0002]漏电保护插头在家用电器中普遍使用,当漏保出现故障时,漏电保护插头能马上脱钩断电,保护人身安全。目前,在现有的漏电保护插头中,往往存在着如下缺陷:采用机电结构,其装配工艺复杂,铜插脚在受到冲击会回缩入插头壳体内,可靠性、稳定性不高。
[0003]鉴于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尚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漏电保护插头,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包括插头壳体、铜插脚、电源线、磁环、弹性动触片、电控板以及脱扣组件,电控板固定于插头壳体内,铜插脚的第一端设有长引脚与短引脚,长引脚与电控板固定,短引脚上设有静触点,铜插脚的第二端穿出插头壳体外露,弹性动触片的第一端设有连接引脚,连接引脚与电控板固定,弹性动触片的第二端设有动触点,动触点与静触点对应连接,磁环套设于连接引脚上,磁环的底部与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包括插头壳体(1)、铜插脚(5)、电源线(6)、磁环(7)、弹性动触片(8)、电控板(9)以及脱扣组件,所述电控板(9)固定于插头壳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插脚(5)的第一端设有长引脚(51)与短引脚(52),所述长引脚(51)与电控板(9)固定,所述短引脚(52)上设有静触点(521),所述铜插脚(5)的第二端穿出插头壳体(1)外露,所述弹性动触片(8)的第一端设有连接引脚(81),所述连接引脚(81)与电控板(9)固定,所述弹性动触片(8)的第二端设有动触点(82),所述动触点(82)与静触点(521)对应连接,所述磁环(7)套设于连接引脚(81)上,所述磁环(7)的底部与弹性动触片(8)的第一折弯部(83)相抵配合,所述磁环(7)顶部设有柱条(71),所述柱条(71)与电控板(9)固定,所述磁环(7)与电控板(9)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电源线(6)的第一端穿过间隙分别与连接引脚(81)及电控板(9)固定,所述电源线(6)的第二端穿出插头壳体(1)外露,所述脱扣组件抵触于弹性动触片(8)的第二端,用于控制动触点(82)与静触点(521)的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1)上设有便于铜插脚(5)第二端穿出的穿孔,所述铜插脚(5)第一端的短引脚(52)上设有与插头壳体(1)限位的第二折弯部(522),所述静触点(521)设于第二折弯部(52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组件包括复位杆(2)、复位弹簧(21)、复位架(10)、定位片卡扣(11)以及电磁阀机构,所述复位架(10)抵触于弹性动触片(8)的第二端,所述复位杆(2)的第一端依次穿过电控板(9)与复位弹簧(21)后伸入复位架(10)内,所述复位杆(2)的第二端穿出插头壳体(1)外露,所述复位弹簧(21)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电控板(9)与复位架(10),所述定位片卡扣(11)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兴华丘鸿淼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新基德电子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