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化铜掺杂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
,具体的,涉及一种磷化铜掺杂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硬碳材料是难石墨化无定形碳材料,结构短程有序而长程无序,内部结构充满了缺陷和空隙。硬碳材料因其独特的无序结构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及其低的膨胀,但是硬碳由于碳基材料的乱层结构,造成其电子导电率较差,即常温的倍率偏差,低温下锂离子扩散系数高提升低温性能,同时硬碳材料作为负极材料可逆容量低、首次库伦效率低、电压平台高,造成其能量密度低。虽然有研究者通过掺杂硼、磷提升硬碳的比容量。比如专利申请号202210917627.8公开了一种磷化铜/磷/碳纳米管共掺杂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制备过程为将硬碳前驱体添加到硫酸铜及催化剂溶液中,过滤,干燥得到前驱体材料,转移到到加热炉中,同时加热红磷到400
‑
600℃使其升华,沉积在前驱体材料表面,之后添加到水溶液中进行还原反应,干燥,800℃碳化,得到磷化铜/磷/碳纳米管共掺杂硬碳复合材料,其制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化铜掺杂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铜盐溶解于碱性溶液后添加红磷,在100
‑
200℃进行反应,将反应物干燥后得到磷化铜复合材料;S2、将苯胺溶液沉积在磷化铜复合材料表面,得到聚苯胺包覆磷化铜复合材料;S3、向有机溶液中加入聚苯胺包覆磷化铜复合材料和硬碳,碳化后得到磷化铜掺杂硬碳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化铜掺杂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铜盐、碱性溶液、红磷的质量比为6:50
‑
200:1
‑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化铜掺杂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反应时间为1
‑
6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化铜掺杂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铜盐包括硫酸铜、碱式碳酸铜,硝酸铜中的一种;碱性溶液包括氨水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钾溶液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化铜掺杂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磷化铜复合材料与苯胺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涛,陈佐川,李四新,高永静,宋凡,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坤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