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模块化组装双组分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2526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涉及嵌合猪圆环病毒样颗粒的制备,以及双组分纳米颗粒在疫苗领域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PCV2VLP的二联疫苗的制备方法:将SpyCatcher基因融合到PCV2Cap蛋白的C端构建C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组装双组分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医学
,涉及嵌合猪圆环病毒样颗粒的制备,以及双组分纳米颗粒在疫苗领域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疫苗免疫失败是猪瘟病毒(CSFV)不断复发和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临床上造成CSFV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除了不合理的免疫程序、母源抗体干扰、持续性感染造成的免疫耐受,还有猪群中其它病原感染造成的免疫抑制。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作为免疫抑制性病原,在兽医临床具有很高的检出率。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有15.87%的猪场中存在CSFV

PRRSV共感染,有13.06%的猪场中存在CSFV

PCV2共感染,甚至CSFV

PRRSV

PCV2三重感染的猪场也达到了9.53%,这很可能是PCV2和PRRSV相关的免疫抑制引起的。以PCV2为例,其对淋巴组织具有首选的细胞噬性,从而负调节胸腺中T细胞选择过程,导致病猪明显的淋巴耗竭和免疫抑制。这些免疫抑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PCV2 VLP的二联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SpyCatcher基因融合到PCV2 Cap蛋白的C端构建Cap

SC VLP,同时表达携带SpyTag的CSFV E2蛋白;基于SpyTag和SpyCatcher之间的异肽键形成,ST

GFP和E2

ST在体外与Cap

SC VLP表面暴露的SpyCatcher结合,从而实现ST

GFP和E2

ST全长蛋白在PCV2 VLP的表面展示;所述目的基因Cap

SC、E2

ST的编码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CV2 VLP的二联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目的基因Cap

SC的抗原,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目的基因E2

ST的抗原,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3.猪瘟病毒自组装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pET28a

Cap

SC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蛋白表达;(2)HTA

E2

ST的构建和蛋白表达;(3)纯化的E2

ST在体外与Cap

SC VLPs偶联以构建双组分Cap

GFP纳米颗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猪瘟病毒自组装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pET28a

Cap

SC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蛋白表达:Cap

SpyCatcher构建包括N端6
×
His标签、PCV2 Cap、柔性linker和截短的SpyCatcher,针对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进行优化后,采用基因合成的方式合成;然后通过体外同源重组的方法将编码Cap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辉何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