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塑料编织袋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5200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9
本申请涉及塑料编织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环保塑料编织袋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环保塑料编织袋,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塑料编织袋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塑料编织袋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环保塑料编织袋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塑料编织袋是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编制,制袋而成的包装材料,其被广泛用于工农业、食品以及旅游运输业等领域。目前,塑料编织袋的使用寿命较短,在损坏后大部分会被丢弃,在固体废弃物中废旧塑料占有较大比例,其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填埋,但塑料编织袋的化学惰性强,被填埋后不易被降解,往往需要200

300年才可被完全降解,造成了环境污染和土壤板结。
[0003]相关技术中,通过在塑料编织袋原料中加入可生物降解的淀粉,以达到降解的目的,但由于淀粉本身具有吸水性,加入淀粉后塑料编织袋的力学性能下降,影响塑料编织袋的使用寿命,且所得到的塑料编织袋降解效果较弱,不易自然降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塑料编织袋的降解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环保塑料编织袋及其制备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环保塑料编织袋,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塑料编织袋,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40

60份、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20

30份、荧光增白剂0.5

1份、改性纳米纤维素0.3

0.5份、乙酰化玉米淀粉2

3份、无机颜料0.5

1份、填充母料5

10份;所述改性纳米纤维素通过疏水性纳米氧化镁包覆改性而得。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具有较高的降解性能,在水体或堆肥等环境中接触特定微生物才会发生降解,其力学性能较高,耐热性较高,在正常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性能较稳定,可保证塑料编织袋的正常使用。
[0007]纳米纤维素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和聚丙烯树脂具有较高的相容性,一方面可提升树脂的耐冲击强度和耐热性,另一方面纳米纤维素具有生物降解功能,改善塑料编织袋的降解性,从而提高塑料编织袋的环保效果。纳米纤维素通过疏水性纳米氧化镁包覆改性,纳米氧化镁的微孔与外界连通,微生物通过微孔与纤维素接触,并减少纤维素吸收外界水分,既保证纳米纤维素降解效果,又防止因纤维素吸水润涨破坏塑料编织袋,提高了塑料编织袋的力学性能。
[0008]乙酰化玉米淀粉可被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使塑料编织袋表面呈多孔性,比表面积增加,更利于塑料编织袋酶解或自然分解,提高了塑料编织袋的环保效果。
[0009]荧光增白剂可吸收不可见紫外光,将吸收的能量转换,再发射出可见的蓝紫色光以弥补蓝紫色光的损失,从而提高塑料编织袋的白度和光泽度。
[0010]作为优选:一种环保塑料编织袋,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45

55份、聚己
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24

28份、荧光增白剂0.7

0.9份、改性纳米纤维素0.35

0.45份、乙酰化玉米淀粉2.4

2.8份、无机颜料0.7

0.9份、填充母料7

9份。
[0011]作为优选:将3

4kg的疏水性纳米氧化镁与1.5

2.5L的质量浓度为40

60%的乙酸水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疏水性纳米氧化镁分散液;将1

2kg的纳米纤维素加至10

12.5L的水中浸泡,加入1

2g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混合,搅拌均匀,研磨,得到纳米纤维素分散液;将纳米纤维素分散液与疏水性纳米氧化镁分散液混合,振荡,喷雾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纳米纤维素。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疏水性纳米氧化镁分散液与纳米纤维素分散液混合,使疏水性纳米氧化镁包覆在纳米纤维素表面,从而提高纳米纤维素的降解作用,从而提高塑料编织袋的环保效果。
[0013]作为优选:所述纳米纤维素分散液与疏水性纳米氧化镁分散液的体积比为1:(5

10)。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纳米纤维素分散液与疏水性纳米氧化镁分散液的体积比,可提高疏水性纳米氧化镁对纳米纤维素的包覆改性效果,从而提高塑料编织袋的降解效果。
[0015]作为优选:所述环保塑料编织袋还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硬脂酸铈1

2份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0.5

1份。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硬脂酸铈作为光敏剂加入,在受到紫外线的辐照下,硬脂酸铈分解为硬脂酸亚铁和硬脂酸自由基,生成的硬脂酸自由基受紫外光照射形成烷基自由基和二氧化碳,烷基自由基引发聚丙烯链段的断裂,提高塑料编织袋的光降解速度。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可增加塑料编织袋吸收紫外的强度,并拓宽光敏剂的吸光光谱,提高了硬脂酸铈的光催化降解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塑料编织袋的环保效果。
[0017]作为优选:所述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与硬脂酸铈的重量份比为1:(2

3)。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与硬脂酸铈的重量份比,可进一步提高硬脂酸铈光催化分解的效果。
[0019]作为优选:所述环保塑料编织袋还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乙酰丙酮铁1

2份。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乙酰丙酮铁作为光引发剂加入,其与聚对苯二甲酸

己二酸丁二醇酯混合加入,可使塑料编织袋快速降解,提高塑料编织袋的环保效果。
[0021]作为优选:所述填充母料为纳米碳酸钙;所述无机颜料为群青;所述荧光增白剂为双苯并唑、三嗪

苯基氧杂萘邻酮、双

(苯乙烯基)联苯中的一种。
[002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述任一项环保塑料编织袋的制备方法。
[0023]一种环保塑料编织袋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操作步骤:将塑料编织袋的各原料熔融混合,搅拌均匀,烘干,塑化,拉膜切割,编织,裁剪,缝纫,得到塑料编织袋。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申请通过控制塑料编织袋的各原料种类和掺量,使塑料编织袋光照后的失重率和微生物降解率分别在78%

80%和24%

27%,热解后的失重率和微生物降解率分别为68%

70%和26%

29%,提高了塑料编织袋的自然降解效果。
[0025](2)本申请通过在塑料编织袋原料中加入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与硬脂酸铈,并调节二者重量份比,使塑料编织袋光照后的失重率和微生物降解率分别在85%

86%和32%

34%,热解后的失重率和微生物降解率分别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40

60份、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20

30份、荧光增白剂0.5

1份、改性纳米纤维素0.3

0.5份、乙酰化玉米淀粉2

3份、无机颜料0.5

1份、填充母料5

10份;所述改性纳米纤维素通过疏水性纳米氧化镁包覆改性而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编织袋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45

55份、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24

28份、荧光增白剂0.7

0.9份、改性纳米纤维素0.35

0.45份、乙酰化玉米淀粉2.4

2.8份、无机颜料0.7

0.9份、填充母料7

9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纤维素通过如下操作步骤制备得到:将3

4kg的疏水性纳米氧化镁与1.5

2.5L的质量浓度为40

60%的乙酸水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疏水性纳米氧化镁分散液;将1

2kg的纳米纤维素加至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钦剑陈钦伟罗成成朱世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浪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