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封闭池塘补水处理生态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515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景观封闭池塘补水处理生态过滤系统,包括由上游缓冲区、上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中间反应区、中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下游过滤区、下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终端净化区和终止过渡区组成的坝体,相邻的区之间均设置有透水砖墙,所述上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中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和下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的内部均设置有多功能管道组件。该景观封闭池塘补水处理生态过滤系统,通过设置多级过滤处理区,降低了水流对底泥的冲击,也在补水处减少外部带来的点源污染,同时在各级处理区均匹配不同功能和形态的水生植物,实现水体净化和污染拦截的同时,也提高了入水口的景观观赏性。也提高了入水口的景观观赏性。也提高了入水口的景观观赏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封闭池塘补水处理生态过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景观封闭池塘补水处理生态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很多城市大面积的森林养护项目中有10000

20000平米的小型景观封闭池塘,此类池塘存在深度浅、死水区域多等问题,在后期大面积治理过程中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该池塘既作为游客观赏的美景;
[0003]同时也是周围地被绿化灌溉用水的来源,因此水位降低较快,需要定期补水以保持水位,在每次补水后,水体都会破坏原来的水环境形态,水体呈现浑浊发白的情况,同时有研究表明,底泥在每一次悬浮后在沉降都会使水体中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及氨氮有增高的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的封闭池塘在进行补水后,水体都会破坏原来的水环境形态,水体呈现浑浊发白,且每一次悬浮后在沉降都会使水体中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及氨氮有增高的趋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景观封闭池塘补水处理生态过滤系统。
[000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景观封闭池塘补水处理生态过滤系统,包括由上游缓冲区、上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中间反应区、中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下游过滤区、下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终端净化区和终止过渡区组成的坝体,相邻的区之间均设置有透水砖墙,所述上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中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和下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的内部均设置有多功能管道组件。
[0006]优选地,所述上游缓冲区的内部由金属框填充用3

5CM的砾石,所述上游缓冲区栽种有用于对水流进行缓冲的香蒲或芦苇或黄菖蒲;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香蒲或芦苇或黄菖蒲这类生长高大的挺水植物对水流进行缓冲,也可在过滤前吸附水体的一部分悬浮物。
[0008]优选地,所述上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中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和下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的内部均由金属框填充有立体弹性填料;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以附着在弹性填料上的生物膜为主,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处理工艺,立体弹性填料孔隙可变性大,不堵塞,材质寿命长,不粘连接团,表面积大、挂膜迅速、造价低廉,能够更好的对污染物进行过滤和净化。
[0010]优选地,所述中间反应区的内部由金属框填充有2

4CM的沸石,所述下游过滤区的内部由金属框填充有1

3CM的硫铁矿;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沸石的吸附性、离子交换性、催化和耐酸耐热的性能长时间对污染物进行吸附,以及通过硫铁矿良好的同步脱氮除磷能力,对微污染水体有较好的水质净化效果。
[0012]优选地,所述终端净化区和所述终止过渡区的内部均由金属框填充填充有0.5

0.8CM的砾石,所述中间反应区、下游过滤区和终端净化区均栽种有小香浦或千屈菜或黄花鸢尾,所述终止过渡区栽种有用于对水中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的轮叶黑藻或金鱼藻;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砾石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净化,同时通过小香浦或千屈菜或黄花鸢尾避免在砾石长期过滤后内部富集有较多杂质颗粒导致内部氮磷污染富集,通过轮叶黑藻或金鱼藻在减少水体冲击的同时,进一步对过滤系统中无法收集的颗粒及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
[0014]优选地,所述多功能管道组件由聚乙烯材质的总管和支管构成,多个所述支管呈纵向阵列并与所述总管固定连通;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将支管均匀分布在上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中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和下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内的效果。
[0016]优选地,所述总管中部安装有三个水泵,每个所述支管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多个呈线性阵列均匀分布的出水孔;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通过水泵在灌水期对水体进行二次过滤净化,在非补水期,连接曝气机,对上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中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和下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进行曝气,利用立体弹性填料上生长的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降低生态过滤系统内部的氮磷和有机污染物。
[0018]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
[0019]1、通过坝体减少对景观封闭池塘底泥的大面积冲击,利用坝体拦截过滤污染物的生态净化作用,避免了大体积补水后,水体在一周内浑浊发白的问题,阻断了底泥悬浮再沉降带来的氮磷等有机污染物的污染风险。
[0020]2、在实现多级循环净化的同时,利用多功能管道组件曝气净化坝体内污染物富集,解决了大体积生态滤坝存在的的反冲洗的技术壁垒,并从源头实现净水,减少后期池塘大面积治理的难题和成本。
[0021]3、通过设置多级过滤处理区,降低了水流对底泥的冲击,也在补水处减少外部带来的点源污染,同时在各级处理区均匹配不同功能和形态的水生植物,实现水体净化和污染拦截的同时,也提高了入水口的景观观赏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景观封闭池塘补水处理生态过滤系统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景观封闭池塘补水处理生态过滤系统的坝体结构俯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景观封闭池塘补水处理生态过滤系统的多功能管道组件结构立体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景观封闭池塘补水处理生态过滤系统的支管结构剖视图。
[0026]图中:1、上游缓冲区;2、上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3、中间反应区;4、中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5、下游过滤区;6、下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7、终端净化区;8、终止过渡区;81、坝体;9、透水砖墙;10、多功能管道组件;101、总管;102、支管;103、水泵;104、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参照图1

4,一种景观封闭池塘补水处理生态过滤系统,包括由上游缓冲区1、上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2、中间反应区3、中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4、下游过滤区5、下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6、终端净化区7和终止过渡区8组成的坝体81,通过坝体81减少对景观封闭池塘底泥的大面积冲击,利用坝体81拦截过滤污染物的生态净化作用,避免了大体积补水后,水体在一周内浑浊发白的问题,阻断了底泥悬浮再沉降带来的氮磷等有机污染物的污染风险,相邻的区之间均设置有透水砖墙9,上游缓冲区1的内部由金属框填充用3

5CM的砾石,上游缓冲区1栽种有用于对水流进行缓冲的香蒲或芦苇或黄菖蒲,能够通过香蒲或芦苇或黄菖蒲这类生长高大的挺水植物对水流进行缓冲,也可在过滤前吸附水体的一部分悬浮物。
[0029]上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2、中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4和下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6的内部均由金属框填充有立体弹性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以附着在弹性填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封闭池塘补水处理生态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游缓冲区(1)、上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2)、中间反应区(3)、中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4)、下游过滤区(5)、下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6)、终端净化区(7)和终止过渡区(8)组成的坝体(81),相邻的区之间均设置有透水砖墙(9),所述上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2)、中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4)和下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6)的内部均设置有多功能管道组件(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封闭池塘补水处理生态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缓冲区(1)的内部由金属框填充用3

5CM的砾石,所述上游缓冲区(1)栽种有用于对水流进行缓冲的香蒲或芦苇或黄菖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封闭池塘补水处理生态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2)、中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4)和下游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区(6)的内部均由金属框填充有立体弹性填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封闭池塘补水处理生态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反应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胜梓靳胜利李攀根李海洋候雄志王国民刘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