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状冷缩量吸收结构、制造方法、及高次模吸收器技术

技术编号:3725055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齿状冷缩量吸收结构、制造方法、及高次模吸收器;包括内环、中环、以及外环,所述内环外圆与中环内圆连接,所述中环外圆与外环内圆连接;所述中环外圆和中环内圆之间设置有齿状结构,所述齿状结构用于补偿外环、中环的冷缩形变量;所述外环中开设有流体流道,所述流体流道中通入冷却流体,所述外环中通入冷却流体时,所述外环、中环、内环均冷缩形变。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齿状结构,利用齿状结构对应力形变的补偿原理,陶瓷制成的内环在低温下冷缩率小形变小,无氧铜制成的中环、外环在低温下冷缩率大形变大,齿状结构可以起到增大形变补偿量,减小应力的作用,大大提高了高次模吸收器的稳定性和寿命。吸收器的稳定性和寿命。吸收器的稳定性和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状冷缩量吸收结构、制造方法、及高次模吸收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束团加速器中的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齿状冷缩量吸收结构、制造方法、及高次模吸收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直线加速器中,电子束团激起的高梯度尾场,引起光束解体BBU(Beam Break Up,束流分裂),导致丢束现象;在环形加速器中,多束团、高流强的机器,高次模会引起CBI(Couple Bunch Instability,耦合束团不稳定),限制了流强增高。为了保证束流稳定运行,提高机器流强,高次模吸收器应运而生。高次模吸收器的作用就是将从超导腔内耦合出的高次模功率几乎完全吸收,随即转换成热能导走,从而达到吸收腔中高次模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高次模吸收器中需要通入冷却流体将热能导走,但是高次模吸收器在通入冷却流体中时会出现冷缩形变,因内环、中环、外环的冷缩率不同,有可能会出现内环被外环、中环挤压变形,从而导致高次模吸收器变形失效。
[0003]现有技术中公告号CN111889834B公开了一种高次模吸收器,包括桶状结构的碳化硅、无氧铜环和不锈钢环,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状冷缩量吸收结构,应用于高次模吸收器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环(1)、中环(2)、以及外环(3),所述内环外圆(101)与中环内圆(201)连接,所述中环外圆(202)与外环内圆(301)连接;所述中环外圆(202)和中环内圆(201)之间设置有齿状结构(204),所述齿状结构(204)用于补偿外环(3)、中环(2)的冷缩形变量;所述外环(3)中开设有流体流道(307),所述流体流道(307)中通入冷却流体,所述外环(3)中通入冷却流体时,所述外环(3)、中环(2)、内环(1)均冷缩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状冷缩量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1)采用陶瓷材质,所述中环(2)、以及外环(3)采用无氧铜材质,所述外环(3)、中环(2)的冷缩率大于内环(1)的冷缩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状冷缩量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外圆(101)与中环内圆(201)之间通过银铜焊料片焊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状冷缩量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环外圆(202)的外圆壁上开设有焊料填充槽(203),所述中环外圆(202)通过焊料填充槽(203)、及焊料填充槽(203)中的焊料与外环内圆(301)焊接固定;所述中环外圆(202)的侧壁上开设有中环环形凹口(205),所述中环环形凹口(205)用于中环(2)与外环(3)连接时的工件装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状冷缩量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状结构(204)沿中环(2)的轴向设置为至少两层,所述中环外圆(202)的数量与齿状结构(204)的层数相同,所述中环外圆(202)的宽度小于中环内圆(201)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状冷缩量吸收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亚威刘以勇殷立新翟延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