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侧面液冷电池包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04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侧面液冷电池包,包括箱体,其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电池模组的容置腔;多个液冷板,其沿第一方向间隔平行布置在容置腔内并将容置腔依次分隔成多个安装腔;该液冷板的内部开设有可供冷却液流通的第一流道;多个电池模组,其分别设置在多个安装腔内;该液冷板沿第一方向的两侧面分别与靠近其的相邻两电池模组相对的两侧面相接触导热;其中,多个液冷板与箱体一体成型。由此,通过将液冷板与箱体集成,在满足实现对电池模组侧面冷却的同时,使得系统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系统空间利用率,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结构稳定性,减少了零部件,系统复杂度降低,可靠性提升。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具有其的电动汽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具有其的电动汽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侧面液冷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侧面液冷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跟电动汽车相关的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工作状况。
[0003]电池在工作时其内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以提供电能,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电池温度上升,而电池温度又会直接影响其安全性、充放电容量、循环寿命等性能。为了保证电池能够在最佳工作温度下工作,需要对电池进行冷却降温。目前,对于动力电池主要采用液冷的方式进行冷却,常见的冷却方式是将液冷板设置在动力电池的顶部、底部或侧部并与其相接触,通过液冷板内部冷却液的流动与其进行热交换,从而在高温工况下带走动力电池的热量,保证动力电池工作在最佳工作温度,进而降低动力电池的安全隐患。但是,上述液冷方式仍存在以下问题:
[0004]一、顶部液冷和底部液冷只对电芯顶部和底部起到部分液冷效果,难以对电芯中部进行液冷,从而导致电芯中部位置温度过高,进而容易发生热失控;
[0005]二、若采用蛇形液冷板对动力电池的侧部进行液冷,由于液冷板与箱体是分开的,液冷板需要单独布置,并通过端板进行限位,相比于顶部和底部液冷而言,其液冷数量较多,成本增加;其次,采用蛇形液冷板需要加大电芯间距来安装,两端的集流体也会占用大量空间,导致电池包模组的设计空间紧张;最后,采用蛇形液冷板使得液冷系统的复杂度提高,系统稳定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式侧面液冷电池包及电动汽车,通过将液冷板与箱体集成,在满足实现对电池模组侧面冷却的同时,使得系统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增加了系统结构稳定性,减少了零部件,系统复杂度降低,可靠性提升。
[0007]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集成式侧面液冷电池包,包括:
[0009]箱体,其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电池模组的容置腔;
[0010]多个液冷板,其沿第一方向间隔平行布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并将所述容置腔依次分隔成多个安装腔;所述液冷板的内部开设有可供冷却液流通的第一流道;
[0011]多个电池模组,其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液冷板沿第一方向的两侧面分别与靠近其的相邻两所述电池模组相对的两侧面相接触导热;
[0012]其中,多个所述液冷板与所述箱体一体成型。
[0013]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包括底板以及环设在所述底板边沿的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
侧板相互连接并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
[0014]所述侧板的内部开设有可供冷却液流通的第二流道,且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
[0015]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前后间隔平行布置的两第一侧板以及沿第二方向左右间隔平行布置的两第二侧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垂直;
[0016]多个所述液冷板均与两所述第一侧板相平行设置;两所述第一侧板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与靠近其的所述电池模组的侧面相接触导热;
[0017]多个所述液冷板沿第二方向的一端均与一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平行布置的多个电池单体,所述第一流道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主进槽道、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且与所述第一主进槽道上下间隔布置的第一主出槽道以及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主进槽道与所述第一主出槽道且沿第三方向延伸设置的连接槽道,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两两垂直。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道包括开设在一所述第二侧板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主进槽道以及第一主出槽道相连通的第二主进槽道以及第二主出槽道、开设在所述第一侧板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二主进槽道以及第二主出槽道相连通的第三主进槽道以及第三主出槽道以及开设在另一所述第二侧板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三主进槽道以及第三主出槽道相连通的第四主进槽道以及第四主出槽道,其中:
[0020]所述第二主进槽道与所述第二主出槽道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两者上下间隔设置;
[0021]所述第三主进槽道与所述第三主出槽道均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且两者上下间隔设置;
[0022]所述第四主进槽道与所述第四主出槽道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两者上下间隔设置。
[0023]进一步地,开设有所述第四主进槽道以及所述第四主出槽道的所述第二侧板上还设有进液嘴以及出液嘴,所述进液嘴连通所述第四主进槽道,所述出液嘴连通所述第四主出槽道。
[0024]进一步地,所述液冷板沿第一方向间隔平行布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流道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两所述液冷板内的所述第一流道相连通;两所述第二流道相互连通。
[0025]进一步地,所述液冷板沿第一方向的两侧面与分别靠近其的相邻两所述电池模组相对的两侧面之间、所述第一侧板沿第一方向的内侧面与靠近其的所述电池模组的侧面之间均设有导热结构,所述导热结构为导热垫或导热胶。
[0026]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且沿第二方向间隔平行布置的两端板,两所述端板可对多个所述电池模组沿第二方向的两端面进行限位固定;所述端板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
[0027]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单体沿第二方向的两端面均设有泡棉。
[0028]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上述集成式侧面液冷电池包。
[0029]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式侧面液冷电池包及电动汽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0](1)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侧面液冷电池包,通过将液冷板与箱体集成,不仅节省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减少了液冷板的使用,成本降低;其次,将液冷板与箱体集成,使得系统的结构强度更高,同时减少了系统零部件,系统复杂度降低,可靠性大大提升。最后,将液冷板与箱体集成,还能为电池模组提供限位作用。
[0031](2)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侧面液冷电池包,通过在液冷板内部开设第一流道并在箱体的侧板内部开设连通该第一流道的第二流道,可使冷却液流通箱体侧板以及液冷板,从而能够实现对电池模组的双面冷却,冷却效率高。
[0032](3)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侧面液冷电池包,通过将进液嘴与出液嘴设置在箱体的端面位置而非侧面位置,使其安装更加方便,安全可靠,不易损坏。
[0033](4)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侧面液冷电池包,通过设置导热结构,使得电池模组侧面与液冷板侧面以及箱体侧板之间的导热更加充分,进而提高导热效率。
[0034](5)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侧面液冷电池包,通过在电池单体的端面上设置泡棉,该泡棉可用于吸收膨胀,同时还可以避免两电池单体之间直接接触,进而防止热扩散的发生。
[0035](6)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侧面液冷电池包,设置在箱体内部的两第二流道之间也可以相互连通,从而提高了系统鲁棒性,即当某一回路出现故障时,另一回路还能流通以维持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侧面液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其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电池模组(3)的容置腔;多个液冷板(2),其沿第一方向间隔平行布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并将所述容置腔依次分隔成多个安装腔;所述液冷板(2)的内部开设有可供冷却液流通的第一流道(21);多个电池模组(3),其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液冷板(2)沿第一方向的两侧面分别与靠近其的相邻两所述电池模组(3)相对的两侧面相接触导热;其中,多个所述液冷板(2)与所述箱体(1)一体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侧面液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包括底板(11)以及环设在所述底板(11)边沿的侧板(12),所述底板(11)与所述侧板(12)相互连接并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侧板(12)的内部开设有可供冷却液流通的第二流道(123),且所述第二流道(123)与所述第一流道(2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集成式侧面液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2)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平行布置的两第一侧板(121)以及沿第二方向间隔平行布置的两第二侧板(122),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垂直;多个所述液冷板(2)均与两所述第一侧板(121)相平行设置;两所述第一侧板(121)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与靠近其的所述电池模组(3)的侧面相接触导热;多个所述液冷板(2)沿第二方向的一端均与一所述第二侧板(122)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侧面液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3)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平行布置的多个电池单体(31),所述第一流道(21)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主进槽道(211)、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且与所述第一主进槽道(211)上下间隔布置的第一主出槽道(212)以及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主进槽道(211)与所述第一主出槽道(212)且沿第三方向延伸设置的连接槽道(213),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两两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侧面液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123)包括开设在一所述第二侧板(122)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主进槽道(211)以及第一主出槽道(212)相连通的第二主进槽道(1231)以及第二主出槽道(1232)、开设在所述第一侧板(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恒喜党奎卢卿刘振雨陈汉林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