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InSAR技术的深部地下空间的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4972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InSAR技术的深部地下空间的定位方法,具体为获取基于卫星平台SAR的地表时序形变和累积形变结果、反演基于地表时序形变数据的地下工程方位角以及基于IPIM模型的地下空间反演算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InSAR技术和IPIM模型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深部地下空间反演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基于时序LOS地表形变的纹理信息提前确定地下空间方位角,能够减少所需反演参数,并能提高反演效率,采用混合智能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来反演地下采空区的最优特征参数,对于深部地下空间反演精度而言,在已知地质参数情况下,反演平均精度可到达3.62%,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高精度的反演地下空间参数。数。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InSAR技术的深部地下空间的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深部地下空间的定位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InSAR技术的深部地下空间的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工程的实施会导致周围岩层的原始应力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引起应力重新分布,直至达到新的平衡,在此过程中也是岩石产生移动和破坏的过程,也势必会诱发地表形变的产生。这为基于地表形变实现地下空间定位提供了可能。
[0003]目前,地下空间探测及定位技术主要是地球物理方法,包括微重力技术、瞬态电磁法,探地雷达监测、和温度测量等。这些方法利用地下工程诱发的岩体及地表的物理、化学变化,实现地下空间的位置及空间分布的反演与定位。以上方法均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效率低,实施难度,且需要依赖先验信息。这些限制使地球物理方法难以实现大范围的地下空间定位与反演。
[0004]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是一种主动微波遥感监测技术,利用相位干涉测量的方式获取地表形变。该技术具有监测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InSAR技术的深部地下空间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基于卫星平台SAR的地表时序形变和累积形变结果;S2:反演基于地表时序形变数据的地下工程方位角,具体为:S21、首先通过设置形变阈值,将时序形变结果图转换为二值图;S22、采用边缘检测算法实现二值图的纹理提取;S23、采用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将纹理图转换为频谱图;S24、对频谱图进行hough变换,结合局部峰值检测,进而获取各时序形变图主方向;S25、将获取的所有主方向进行平均,并结合时序形变发育趋势,最终确定地下空间方位角;S3:基于IPIM模型的地下空间反演算法:PIM模型将地下空间假设为长方体形状,并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各个微小单元,假设微小单元间不存在联系,且独立移动,通过累加方式获得整个地下空间诱发的地表形变,具体函数表达式如下:其中:W
max
=mqcosαl=L1‑
s1‑
s
222
其中,W和U分别为地表沉降和水平位移;m为地下空间高度;q和b分别为沉降系数和水平移动系数;α、β和θ分别为地下空间倾角、主要影响角和影响传播角;H和H1埋藏深度;L1、L2分别为地下空间的主方向长度和垂直于主方向的长度;l为主方向计算长度;s1、s2分别为主方向的拐点偏移距,由于垂直于主方向的长度较小,故不存在拐点偏移
距;S为地下空间中心距计算原点的水平距离;ρ(y)为不同位置单元与其沉降盆地中心的水平偏移函数;r(y)为不同位置单元的影响半径函数;当地下空间为水平空间时,忽略倾角;地表任意点形变表示为:其中,U
E
和U
N
分别表示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水平位移;和分别表示为煤层开采方向与东方向和北方向的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nSAR技术的深部地下空间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S11、收集卫星平台获取的覆盖监测区域的SAR影像数据;S12、对获取的SAR影像数据进行高精度配准、裁剪、滤波预处理操作后,采用时序D

InSAR技术获取邻近时间SAR影像差分干涉图;高精度处理要求至少千分之一像元;S13、选取高相干、稳定点作为参考点进行相位解缠操作,获得地表时序形变结果;高相干是指城市区域相干性大于0.9,非城市区域相干性大于0.7;S14、将获取的形变结果依次叠加,得到地表累积形变结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nSAR技术的深部地下空间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步骤如下:步骤21:对每景地表形变结果设置形变阈值,形变阈值设置为区域平均地表形变或0,按照如下规则将形变结果转换为二值图:式中,Value为转换后二值图像素值,D
value
为地表形变值,D
thre
为设置的形变阈值;步骤22:利用Sobel算子实现二值图的纹理提取,其水平边缘和垂直边缘检测的公式如下:下:
式中,G
x
为水平边缘检测图像,G
y
为垂直边缘检测的图像,A为要进行梯度计算的图像,G为梯度计算结果,即二值图的纹理;步骤23:利用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法将图像从空间域转换到频率域中,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公式如下:式中,M和N为图像行列数据;步骤24:地下工程所诱发的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云甲王腾张念斌周大伟赵峰刁鑫鹏张珂威赵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