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消毒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89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消毒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清洗消毒设备,清洗消毒设备用于清洗装载于篮筐内的内窥镜,篮筐放置于清洗舱的清洗腔,通过进水系统向清洗腔内添加水,通过耗材添加系统向清洗腔内添加清洗介质和消毒介质,以进行清洗和消毒。此外,设置循环出液口和循环进液口,并通过循环清洗系统的循环泵驱使液体从循环出液口流出清洗腔,经过循环清洗系统从循环进液口流回,实现对清洗、消毒介质以及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消耗。同时,针对内窥镜的外壁的清洗消毒,设置喷淋装置喷洒液体,且喷淋装置的喷淋腔与循环进液口连通,以接入循环清洗系统,在提升内窥镜的外壁的清洗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减少耗材的消耗。进一步减少耗材的消耗。进一步减少耗材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洗消毒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消毒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清洗消毒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领域中,医疗器械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清洗消毒,保证医疗过程中的无菌作业,以免患者之间产生交叉感染。
[0003]针对软式内窥镜的清洗消毒,内窥镜的管腔和外壁均需要进行清洗消毒。针对管腔的清洗消毒,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洗消毒连接装置,先将内窥镜装入托盘,再将托盘安装在清洗消毒设备的清洗舱中,清洗舱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清洗接头和测漏接头,再用软管分别将清洗舱上的清洗接头和测漏接头与内窥镜上对应接口连接;使内窥镜的测漏通道与清洗消毒设备的测漏系统连通,使内窥镜的清洗通道与清洗消毒设备的清洗消毒系统连通,以对内窥镜的内腔进行测漏和清洗消毒。
[0004]然而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是,清洗舱内安装有多层托盘,托盘的上下层又有旋转喷淋臂,需要在托盘安装完后再在清洗舱内连接内窥镜,操作连接内窥镜各个接口时非常不便,容易碰撞手臂,且清洗消毒完成后,又要在清洗舱内拔掉所有连接的软管,再取出托盘,再将内窥镜从托盘拿出放于干燥台,用气枪吹干内窥镜后,再更换储存专用托盘转运内窥镜至内窥镜储存设备中,此过程极其繁琐。
[0005]因此,亟需一种清洗消毒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提供一种清洗消毒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内窥镜的测漏、清洗消毒及干燥过程操作不便,且步骤繁琐的问题。
[0007]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清洗消毒设备,用于清洗装载于篮筐内的内窥镜;包括:
[0009]清洗舱,具有清洗腔,所述清洗腔用于放置所述篮筐,所述清洗舱具有与所述清洗腔连通的循环出液口和循环进液口;
[0010]进水系统,用于向所述清洗腔内添加水;
[0011]耗材添加系统,用于向所述清洗腔内添加清洗介质和消毒介质;
[0012]循环清洗系统,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循环出液口,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循环进液口;
[0013]喷淋装置,设置于所述清洗腔内所述喷淋装置具有喷淋腔,并包括喷头,所述喷淋腔与所述循环进液口连通,所述喷头用于向所述清洗腔喷洒位于所述喷淋腔内的液体。
[0014]作为一种清洗消毒设备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热风干燥系统,所述热风干燥系统用于向所述循环进液口吹送空气。
[0015]作为一种清洗消毒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篮筐具有清洗腔,所述清洗腔能够与所述内窥镜的内镜腔连通,所述清洗舱具有多个所述循环进液口,部分所述循环进液口与所
述喷淋腔连通,另一部分所述循环进液口能够通过管路与所述清洗腔连通。
[0016]作为一种清洗消毒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喷淋装置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喷淋装置的所述喷淋腔均与所述循环进液口连通。
[0017]作为一种清洗消毒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篮筐具有测漏腔,所述测漏腔能够与所述内窥镜的内镜腔连通,所述清洗消毒设备还包括测漏系统,所述测漏系统用于向所述测漏腔输送测漏介质。
[0018]作为一种清洗消毒设备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用于排出所述清洗腔内的液体。
[0019]作为一种清洗消毒设备的优选方案,还包括酒精干燥系统,所述酒精干燥系统用于向所述循环进液口吹送气态酒精。
[0020]作为一种清洗消毒设备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清洗腔内的第一加热设备,所述第一加热设备用于加热所述清洗腔内的液体。
[0021]作为一种清洗消毒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水系统包括用于储存水的常温水箱和加热水箱,所述加热水箱设置有第二加热设备,所述第二加热设备用于加热储存于所述加热水箱的水,所述常温水箱和所述加热水箱均与所述清洗腔连通。
[0022]作为一种清洗消毒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水系统还包括用于连接供水管网的加水设备,所述加水设备用于向所述清洗腔添加水。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提供一种清洗消毒设备,用于清洗装载于篮筐内的内窥镜,篮筐放置于清洗舱的清洗腔,通过进水系统向清洗腔内添加水,通过耗材添加系统向清洗腔内添加清洗介质和消毒介质,以进行清洗和消毒。此外,设置循环出液口和循环进液口,并通过循环清洗系统的循环泵驱使液体从循环出液口流出清洗腔,经过循环清洗系统从循环进液口流回,实现对清洗、消毒介质以及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消耗。同时,针对内窥镜的外壁的清洗消毒,设置喷淋装置喷洒液体,且喷淋装置的喷淋腔与循环进液口连通,以接入循环清洗系统,在提升内窥镜的外壁的清洗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减少耗材的消耗。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清洗消毒设备的管路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100、篮筐;
[0028]1、清洗舱;11、清洗腔;111、第一温度传感器;12、循环出液口;13、循环进液口;14、第一加热设备;15、排气管;
[0029]2、进水系统;21、常温水箱;22、加热水箱;221、第二加热设备;222、第二温度传感器;23、加水管路;24、供水管网连接端;25、第一控制阀;
[0030]3、耗材添加系统;31、耗材存放桶;32、第一蠕动泵;
[0031]4、循环清洗系统;41、循环泵;42、流量传感器;
[0032]5、喷淋装置;51、喷淋腔;
[0033]6、测漏系统;61、测漏管路;62、压力传感器;63、第二控制阀;
[0034]7、热风干燥系统;71、空气过滤器;72、风机;73、电热风箱;74、第三加热设备;75、
单向阀;76、第三温度传感器;
[0035]8、排水系统;81、排水泵;
[0036]9、酒精干燥系统;91、酒精存放桶;92、第二蠕动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洗消毒设备,用于清洗装载于篮筐(100)内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舱(1),具有清洗腔(11),所述清洗腔(11)用于放置所述篮筐(100),所述清洗舱(1)具有与所述清洗腔(11)连通的循环出液口(12)和循环进液口(13);进水系统(2),用于向所述清洗腔(11)内添加水;耗材添加系统(3),用于向所述清洗腔(11)内添加清洗介质和消毒介质;循环清洗系统(4),包括循环泵(41),所述循环泵(41)的输入端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循环出液口(12),所述循环泵(41)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循环进液口(13);喷淋装置(5),设置于所述清洗腔(11)内所述喷淋装置(5)具有喷淋腔(51),并包括喷头,所述喷淋腔(51)与所述循环进液口(13)连通,所述喷头用于向所述清洗腔(11)喷洒位于所述喷淋腔(51)内的液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风干燥系统(7),所述热风干燥系统(7)用于向所述循环进液口(13)吹送空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篮筐(100)具有清洗腔,所述清洗腔能够与所述内窥镜的内镜腔连通,所述清洗舱(1)具有多个所述循环进液口(13),部分所述循环进液口(13)与所述喷淋腔(51)连通,另一部分所述循环进液口(13)能够通过管路与所述清洗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5)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镖纪登才张挺杨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迈尔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