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公共广播系统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486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公共广播系统设备,所述公共广播系统设备包括外壳体、隧道式风冷结构、主动恒温控制散热系统和控制电路板;所述隧道式风冷结构包括隧道式散热抽风出口、隧道式通风散热器和隧道式散热吹风入口;所述隧道式散热抽风出口和隧道式散热吹风入口分别与隧道式通风散热器的出口、入口连接;所述主动恒温控制散热系统包括散热片温控采集器、散热风扇、散热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满足现有消防广播背景音乐播放的功能,同时减少了设备运作噪音和散热系统的风扇使用寿命;采用恒温主动控制功放在背景音乐时,能够有效减少噪音;营造静谧的音乐环境,同时减少了功放内的粉尘堆积。减少了功放内的粉尘堆积。减少了功放内的粉尘堆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公共广播系统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公共广播系统
,具体是指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公共广播系统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公共广播系统设备是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的全部设备的总称。主要是广播扬声器、功率放大器、传输线路及其他传输设备、管理设备、扬声器和其它信号源设备。
[0003]现有的消防广播背景音乐系统行业中,现有的功放只有声音放大的功能,散热系统一直处于高负载工作状态。如应用于酒店、学校、办公室灯邻域。功放播放背景音乐的时候,由于功率输出较小,但功放的散热系统一直处于高负载状态,会使得散热系统的风扇的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同时风扇会产生噪音。
[0004]所以,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公共广播系统设备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功放只有声音放大的功能,散热系统一直处于高负载工作状态。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公共广播系统设备,所述公共广播系统设备包括外壳体、隧道式风冷结构、主动恒温控制散热系统和控制电路板;
[0007]所述隧道式风冷结构包括隧道式散热抽风出口、隧道式通风散热器和隧道式散热吹风入口;所述隧道式散热抽风出口和隧道式散热吹风入口分别与隧道式通风散热器的出口、入口连接;
[0008]所述主动恒温控制散热系统包括散热片温控采集器、散热风扇、散热出风口;所述散热出风口设置于外壳体的后侧面上,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散热出风口处,所述散热片温控采集器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0009]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于外壳体内,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处理器、音频稳定电压电路、电子音量控制电路、弱信号检测电路、散热片温控采集器、散热片和散热风扇;
[0010]所述音频稳定电压电路、电子音量控制电路、弱信号检测电路均与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散热片温控采集器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散热片、散热风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前侧面上设有显示屏、控制按键、电源开关键、指示灯、第一话筒接口和把手;所述指示灯包括电源指示灯和音量指示灯,所述把手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设置于电源开关键、电源指示灯的左侧;所述第二把手设置于控制按键右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前侧面上设有显示屏、控制按键、电源开关键、指示灯、第一话筒接口和把手;所述指示灯包括电源指示灯和音量指示灯,所述把手包括第一把手和第
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设置于电源开关键、电源指示灯的左侧;所述第二把手设置于控制按键右侧。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后侧面上还设有电源接入口、外界喇叭的预留接口、网络接口、信号输入口和第二话筒接口。
[0014]进一步的,所述隧道式通风散热器、显示屏、指示灯、第一话筒接口、第二话筒接口均与处理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网络接口、信号输入口均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为LCD显示屏,所述外壳体采用黑色氧化铝拉丝面板制作而成。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采用外壳体、隧道式风冷结构、主动恒温控制散热系统和控制电路板的配合结构,满足现有消防广播背景音乐播放的功能,同时减少了设备运作噪音和散热系统的风扇使用寿命;采用恒温主动控制功放在背景音乐时,能够有效减少噪音;营造静谧的音乐环境,同时减少了功放内的粉尘堆积;本技术设计合理,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公共广播系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公共广播系统设备的仰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公共广播系统设备的俯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公共广播系统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0021]图5是本技术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公共广播系统设备中控制电路板的原理图。
[0022]如图所示:1、外壳体,2、隧道式风冷结构,3、主动恒温控制散热系统,4、控制电路板,5、隧道式散热抽风出口,6、隧道式通风散热器,7、隧道式散热吹风入口,8、散热片温控采集器,9、散热风扇,10、散热出风口,11、显示屏,12、控制按键,13、电源开关键,14、指示灯,15、第一话筒接口,16、把手,17、电源指示灯,18、音量指示灯,19、第一把手,20、第二把手,21、电源接入口,22、外界喇叭的预留接口,23、网络接口,24、信号输入口,25、第二话筒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公共广播系统设备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0025]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公共广播系统设备,所述公共广播系统设备包括外壳体1、隧道式风冷结构2、主动恒温控制散热系统3和控制电路板4;
[0026]所述隧道式风冷结构2包括隧道式散热抽风出口5、隧道式通风散热器6和隧道式散热吹风入口7;所述隧道式散热抽风出口5和隧道式散热吹风入口7分别与隧道式通风散热器6的出口、入口连接;
[0027]所述主动恒温控制散热系统3包括散热片温控采集器8、散热风扇9、散热出风口10;所述散热出风口10设置于外壳体1的后侧面上,所述散热风扇9设置于散热出风口10处,
所述散热片温控采集器8与控制电路板4电性连接;
[0028]所述控制电路板4设置于外壳体1内,所述控制电路板4包括处理器、音频稳定电压电路、电子音量控制电路、弱信号检测电路、散热片温控采集器8、散热片和散热风扇9;
[0029]所述音频稳定电压电路、电子音量控制电路、弱信号检测电路均与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散热片温控采集器8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散热片、散热风扇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30]所述外壳体1前侧面上设有显示屏11、控制按键12、电源开关键13、指示灯14、第一话筒接口15和把手16;所述指示灯14包括电源指示灯17和音量指示灯18,所述把手16包括第一把手19和第二把手20,所述第一把手19设置于电源开关键13、电源指示灯17的左侧;所述第二把手20设置于控制按键12右侧。
[0031]所述外壳体1后侧面上还设有电源接入口21、外界喇叭的预留接口22、网络接口23、信号输入口24和第二话筒接口25。
[0032]所述隧道式通风散热器6、显示屏11、指示灯、第一话筒接口15、第二话筒接口25均与处理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网络接口23、信号输入口24均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33]所述显示屏11为LCD显示屏,所述外壳体1采用黑色氧化铝拉丝面板制作而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公共广播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广播系统设备包括外壳体(1)、隧道式风冷结构(2)、主动恒温控制散热系统(3)和控制电路板(4);所述隧道式风冷结构(2)包括隧道式散热抽风出口(5)、隧道式通风散热器(6)和隧道式散热吹风入口(7);所述隧道式散热抽风出口(5)和隧道式散热吹风入口(7)分别与隧道式通风散热器(6)的出口、入口连接;所述主动恒温控制散热系统(3)包括散热片温控采集器(8)、散热风扇(9)、散热出风口(10);所述散热出风口(10)设置于外壳体(1)的后侧面上,所述散热风扇(9)设置于散热出风口(10)处,所述散热片温控采集器(8)与控制电路板(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4)设置于外壳体(1)内,所述控制电路板(4)包括处理器、音频稳定电压电路、电子音量控制电路、弱信号检测电路、散热片温控采集器(8)、散热片和散热风扇(9);所述音频稳定电压电路、电子音量控制电路、弱信号检测电路均与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散热片温控采集器(8)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散热片、散热风扇(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公共广播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西邦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