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障碍康复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85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平衡障碍康复机器人,解决站立位平衡训练仪只能用于站立位平衡训练,而步行平衡训练系统往往是一长条铺满压力传感器的走廊,占地面积大、造价昂贵,无法模拟患者例如走台阶、走斜坡等情况,更无法采集患者做此类运动时的数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平运动装置与升降装置升降通过支座平台连接在一起。足底压力采集系统安装于水平运动装置的踏板上,步宽调节装置放置在升降装置底下,可调节两侧平衡训练装置间距。练装置间距。练装置间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衡障碍康复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医疗康复及医疗器械等
,具体地说,是一种面向平衡功能障碍患者的站立位及步行平衡障碍康复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平衡功能障碍常见于脑卒中、帕金森病、前庭功能损伤、关节灵活度和软组织柔韧度下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视觉损伤、肌无力等患者。平衡功能障碍患者日常的步行、上下楼梯等尚且困难,而实际生活环境地形更为复杂,故平衡功能障碍会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而且平衡功能障碍多发于老年群体,平衡能力变差可能会增加跌倒的风险,而跌倒是老年人意外死亡的一大诱因。因此科学、有效的平衡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平衡能力,对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增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极大帮助。
[0003]目前,针对康复后期患者的站立位及步态平衡训练,主要是依靠治疗师或患者家属的运动辅助,由于治疗师数量太少、辅助运动的劳动强度太大且康复情况借由量表形式评估,常常存在训练频次不足、训练一致性差、康复效果难以准确量化等问题,使得平衡训练效果难以尽如人意;同时,平衡能力康复训练基本都是在原地进行,难以模拟出平路步行、爬楼梯、走斜坡等环境。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将机器人应用于模拟实地环境以供患者平衡训练的方案,以部分代替实地平衡能力康复训练。
[0004]现有的站立位平衡训练仪通常是一个安装了压力传感器的万向平台,患者站在平台上,通过绘制患者重心轨迹来判定患者平衡能力;站立位平衡训练仪只能用于站立位平衡训练,可运动范围较小,无法实现运动环境下的模拟;而步行平衡训练系统往往是一长条铺满压力传感器的走廊,其原理与站立位平衡训练仪相似。但其占地面积大、造价昂贵,无法模拟患者例如走台阶、走斜坡等情况,更无法采集患者做此类运动时的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多,占地少,成本低,可模拟平路、楼梯、坑地、沙地等场景,便于收集患者在训练过程中的训练数据的平衡障碍康复机器人。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左侧水平运动装置100a、右侧水平运动装置100b、台阶200、步宽调节装置300和扶手400,左侧壳体100a和右侧壳体100b对称安装在台阶200两侧,扶手400安装在左右壳体前方,壳体内有水平运动装置100、升降装置120,步宽调节装置300放置在左右升降装置120下,可调节左右侧水平运动装置间距,水平运动装置100与升降装置120通过驱动平台102连接在一起,水平运动装置100安装在升降装置120顶部,水平运动装置包括驱动箱101、驱动平台102、平台竖板129、滑轨103、测距传感器104、压力传感器105、踏板106、下连接短杆107与踏板106的长侧边固定连接,踏板106与滑轨103滑动配合,驱动箱101的第1轴上有第1齿轮114分别与双齿轮摆动短杆112的下端第3轴上固定连接的第3齿轮112

3单齿轮摆动短杆110的下端第2轴固定连接的第2齿轮110

2啮合,双齿轮摆动短杆112的上端固定连
接的第5齿轮112

1的第5轴与上连接短杆111左端、双齿轮摆动短杆112的上端铰接,无齿轮摆动长杆109的上端通过第5轴分别与上连接短杆111左端铰接,无齿轮摆动长杆109的下端与下连接短杆107铰接,单齿轮摆动长杆108上端固定连接的第4齿轮108

1的第4轴分别与单齿轮摆动短杆110的上端和上连接短杆111右端铰接,单齿轮摆动长杆108下端与下连接短杆107铰接,第2、3轴分别与齿轮固定支架113铰接,驱动箱101、齿轮固定支架113位于驱动平台102上,平台竖板129位于齿轮固定支架113下,滑轨103安装于平台竖板129上,底座127上的铰座141与电动缸126的下端铰接,底座127侧边上有第1、2立杆140,第1、2滑杆架124分别位于电动缸126左右侧,第1、2滑杆架124的上下端分别的第1、2滑杆13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1、2滑杆13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1、2套筒123滑动配合,第1、2滑杆架124的上端分别与第1、2伞杆121的一端铰接,滑杆架124的下端分别与第3、4伞杆的一端铰接,第1、3伞杆121的另一端分别与驱动平台102铰接,第2、4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立杆140铰接,第1套筒123的两侧分别与第1、2撑杆122的一端铰接,第1、2撑杆12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1、2伞杆121铰接,第2套筒的两侧分别与第3、4撑杆122的一端铰接,第3、4撑杆12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3、4伞杆121铰接,电动缸126的上端的电动缸推杆上有孔,销轴125穿过两第3伞杆121的中间孔、电动缸推杆上的孔,将电动缸推杆与两第3伞杆121传动连接。
[0007]单齿轮摆动短杆110、双齿轮摆动短杆112与齿轮固定支架113及上连接短杆111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四杆机构,单齿轮摆动长杆108、无齿轮摆动长杆109与上连接短杆111、下连接短杆107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四杆机构。
[0008]通过调整第1、2齿轮的传动比和单齿轮摆动长杆108、单齿轮摆动短杆110的长度比使得下连接短杆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0009]单齿轮摆动长杆108、单齿轮摆动短杆110的长度比为2比1、第1、2齿轮的齿数比为26比18。
[0010]台阶200在左右底座127之间,方便患者登上训练装置,步宽调节装置300放置在平衡训练装置底部底座127之下,调节两侧平衡训练装置的间距。
[0011]所述步宽调节装置300包括导轨302、导轨滑块301、齿轮305、底板303、作动器306以及齿条304,滑轨滑块301安装在单侧平衡训练装置的底部底座127的四个角上,所述两根导轨302平行放置在平衡训练装置底座127下方并与底板303固定连接,滑块301可在导轨302上来回滑动,底板303与地面连接,在整个机器最底层,底板中轴线上有第6、7、8轴孔、安装第6、7、8轴和第6、7、8轴承,所述第6、7、8齿轮305分别安装在第6、7、8轴上且两侧第6、8齿轮与中心第7齿轮啮合,第1、2齿条304与导轨302平行安装,第1、2齿条304分别固定在左右平衡训练装置的底座127上,并分别与第6、8齿轮啮合,第1、2齿条304相互平行,分别带左右平衡训练装置相对靠近或远离移动、以实现左右平衡训练装置间距调整。
[0012]测距传感器104安装在滑轨103上、压力传感器105安装在踏板106,通过计算机采集系统收集患者在训练过程中的脚的压力和移动距离的数据,从而进一步分析患者的步态及康复情况。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该平衡障碍康复机器人通过竖直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的叠加实现竖直平面一定范围内任意点可达。通过两个任一点可达的踏板可模拟平路、楼梯、坑地、沙地等场景,导入专家系统后,可模拟出许多平衡训练场景,从而应用于患者康复训练。
[0014]2、平衡障碍康复机器人安装了足底压力采集系统。足底压力采集系统的采集部分安装在踏板上,便于收集患者在训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平衡障碍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壳体(100a)、右侧壳体(100b)、台阶(200)、步宽调节装置(300)和扶手(400),左侧壳体(100a)和右侧壳体(100b)对称安装在台阶(200)两侧,扶手(400)安装在左右侧壳体前方,壳体内有水平运动装置(100)、升降装置(120),步宽调节装置(300)放置在左右升降装置(120)下,可调节左右侧水平运动装置间距,水平运动装置(100)与升降装置(120)通过驱动平台(102)连接在一起,水平运动装置(100)安装在升降装置(120)顶部,水平运动装置包括驱动箱(101)、驱动平台(102)、平台竖板(129)、滑轨(103)、测距传感器(104)、压力传感器(105)、踏板(106)、下连接短杆(107)与踏板(106)的长侧边固定连接,踏板(106)与滑轨(103)滑动配合,驱动箱(101)的第1轴上有第1齿轮(114)分别与双齿轮摆动短杆(112)的下端第3轴上固定连接的第3齿轮(112

3)、单齿轮摆动短杆(110)的下端第2轴固定连接的第2齿轮(110

2)啮合,双齿轮摆动短杆(112)的上端固定连接的第5齿轮(112

1)的第5轴与上连接短杆(111)左端、双齿轮摆动短杆(112)的上端铰接,无齿轮摆动长杆(109)的上端通过第5轴分别与上连接短杆(111)左端铰接,无齿轮摆动长杆(109)的下端与下连接短杆(107)铰接,单齿轮摆动长杆(108)上端固定连接的第4齿轮(108

1)的第4轴分别与单齿轮摆动短杆(110)的上端和上连接短杆(111)右端铰接,单齿轮摆动长杆(108)下端与下连接短杆(107)铰接,第2、3轴分别与齿轮固定支架(113)铰接,驱动箱(101)、齿轮固定支架(113)位于驱动平台(102)上,平台竖板(129)位于齿轮固定支架(113)下,滑轨(103)安装于平台竖板(129)上,底座(127)上的铰座(141)与电动缸(126)的下端铰接,底座(127)侧边上有第1、2立杆(140),第1、2滑杆架(124)分别位于电动缸(126)左右侧,滑杆架(124)的上下端分别与第1、2滑杆(13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1、2滑杆(13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1、2套筒(123)滑动配合,第1、2滑杆架(124)的上端分别与第1、2伞杆(121)的一端铰接,第1、2滑杆架(124)的下端分别与第3、4伞杆的一端铰接,第1、3伞杆(121)的另一端分别与驱动平台(102)铰接,第2、4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立杆(140)铰接,第1套筒(123)的两侧分别与第1、2撑杆(122)的一端铰接,第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开南冯昱宁王传浚蔡世波
申请(专利权)人:冯昱宁王传浚蔡世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