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肠液煎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484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肠液煎煮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壶体以及用于盖合在壶体壶口的盖体;此外,该煎煮装置还包括电机、搅拌装置、隔板、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盖体具有空腔,电机设置在盖体的空腔内,搅拌装置的一端与电机的转轴连接,另一端伸入到壶体中,电机用于驱动搅拌装置转动,并搅拌壶体内的药材;隔板设置在壶体内的下端,将壶体的中空部分隔为上腔和下腔,其中,上腔用于放置药材,加热装置设置在壶体的下腔,用于对上腔中的药材加热;固定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壶体与盖体的连接处,用于连接壶体和盖体。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用于煎煮灌肠液药材,在煎煮过程中可以搅拌药材,并加快药材的溶解。并加快药材的溶解。并加快药材的溶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肠液煎煮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煎煮装置,具体是一种灌肠液煎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灌肠,是指将灌肠液体从人体肛门部充入肠道内(主要是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以助排便或清洁肠道的一种方法。其中,采用中药灌肠也是一种治疗手段,在使用中药材配置灌肠药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将中药材放入中药壶中煎煮,在煎煮一段时间后,中药材会沉到壶底,并堆积在一起,而堆积在一起的药材很难得到进一步地溶解,可能导致所煎煮得到的灌肠液药效减半,而如果在煎煮过程中,打开壶盖对药材进行搅拌,一方面可能出现被水蒸气烫伤的危险,另一方面频繁的打开壶盖,不利于药液沸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灌肠液煎煮装置,可以用于煎煮灌肠液药材,在煎煮过程中可以搅拌药材,并加快药材的溶解。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灌肠液煎煮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壶体以及用于盖合在壶体壶口的盖体;此外,该煎煮装置还包括电机、搅拌装置、隔板、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盖体具有空腔,电机设置在盖体的空腔内,搅拌装置的一端与电机的转轴连接,另一端伸入到壶体中,电机用于驱动搅拌装置转动,并搅拌壶体内的药材;隔板设置在壶体内的下端,将壶体的中空部分隔为上腔和下腔,其中,上腔用于放置药材,加热装置设置在壶体的下腔,用于对上腔中的药材加热;固定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壶体与盖体的连接处,用于连接壶体和盖体。
[000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上固定片、下固定片、锁盖、锁扣和锁钩;所述上固定片设在盖体的侧壁上,下固定片相对上固定片设在壶体侧壁上;下固定片的上表面设有凸台,凸台表面开有一道凹槽;锁盖呈块状,锁盖的一端向上翘起,另一端与凸台凹槽的两壁铰接;锁钩设在上固定片的表面;锁扣呈环状,锁扣的一端铰接在锁盖的两侧,另一端可卡入锁钩。
[0007]进一步地,所述盖体和壶体为圆柱状;壶体的壶口设置有上凸的凸环,盖体与壶口相对的底面设置有插入凸环的插槽,插槽内设置有环状的密封圈。
[0008]更进一步地,该煎煮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和套环;过滤网为圆形结构,过滤网设置在套环的上端环口,其边沿与套环的环口边沿固定连接;套环的下端边沿向外凸出有外环,壶体的上腔内设置有承接环,承接环的内径大于套环的外径,但是小于外环的外径,套环下端插入到壶体中,且套环的外环与承接环贴合;承接环的上端面设置有限位环,套环的外环上设置有环状的限位槽,限位环插入到限位槽中;所述过滤网的外表面设置有多道滑槽,滑槽内设置有在槽内滑动的滑块,滑槽的槽口位于套环的侧壁,凸环相对滑槽的槽口的侧壁设置有侧槽,侧槽用于插入滑块的端部。
[0009]更进一步地,该煎煮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壶体底部的底座;底座包括固定座以及设置在固定座上方的固定环,固定环用于放入壶体的底部;固定座为中空结构,固定座的侧壁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放置盒,放置盒可滑动地滑出放置槽,放置盒用于放置过滤装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杆和搅拌叶;所述搅拌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搅拌叶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管或者加热线圈。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灌肠液煎煮装置,在煎煮前,向壶体的上腔中放入药材和水,之后合上盖体,通过加热装置可以给壶体内的药材和水加热,以实现煎煮,在煎煮过程中,可通过电机驱动搅拌装置转动,以搅拌壶体中的药材,使药材与水充分溶解,一方面不需要打开盖体,避免了被水蒸气烫伤,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煎煮出来的灌肠液的药效更佳;此外,固定装置可以稳固盖体与壶体之间的连接,防止在煎煮时发生盖体与壶体脱离的危险,防止液体外溅。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安装上过滤装置并省略盖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过滤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为:1、壶体;11、上腔;12、下腔;13、承接环;14、限位环;2、盖体;21、插槽;3、电机;4、搅拌装置;41、搅拌杆;42、搅拌叶;5、隔板;6、加热装置;7、固定装置;71、上固定片;72、下固定片;721、凸台;73、锁盖;74、锁扣;75、锁钩;8、凸环;81、侧槽;9、过滤装置;91、过滤网;92、套环;93、外环;931、限位槽;94、滑槽;95、滑块;10、底座;101、固定座;102、固定环;103、放置槽;104、放置盒;105、拉柄;30、第一按钮;40、第二按钮;50、密封圈;60、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5]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灌肠液煎煮装置,包括壶体1、盖体2、电机3、搅拌装置4、隔板5、加热装置6和固定装置7。
[0026]其中,盖体2和壶体1为圆柱状。壶体1上端开口,盖体2设置在壶体1的壶口处,用于
盖合壶体1的壶口,盖体2的上表面和壶体1的侧壁均设有提手60。
[0027]盖体2具有空腔,电机3设置在盖体2的空腔内,搅拌装置4的一端与电机3的转轴连接,另一端伸入到壶体1中,电机3用于驱动搅拌装置4转动,并搅拌壶体1内的药材。在本实施例中,搅拌装置4包括搅拌杆41和搅拌叶42。搅拌杆41的一端与电机3的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搅拌叶42连接,电机3转轴带动搅拌杆41转动,搅拌杆41带动搅拌叶42转动。另外,在盖体2的表面设置有给电机3供电的电源接口以及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3工作的第二按钮40。
[0028]隔板5设置在壶体1内的下端,将壶体1的中空部分隔为上腔11和下腔12,其中,上腔11用于放置药材,加热装置6设置在壶体1的下腔12,用于对上腔11中的药材加热。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6为加热管或者加热线圈,隔板5采用可导热的导热板。另外,在壶体1的侧壁设置有控制加热装置6工作的第一按钮30以及给加热装置6供电的电源接口。此外,还可以在壶体1上设置控制加热装置6工作的中央处理器,以及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的多个按钮,多个按钮用于控制加热装置6的加热功率。在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肠液煎煮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壶体(1)以及用于盖合在壶体(1)壶口的盖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3)、搅拌装置(4)、隔板(5)、加热装置(6)和固定装置(7);所述盖体(2)具有空腔,电机(3)设置在盖体(2)的空腔内,搅拌装置(4)的一端与电机(3)的转轴连接,另一端伸入到壶体(1)中,电机(3)用于驱动搅拌装置(4)转动,并搅拌壶体(1)内的药材;隔板(5)设置在壶体(1)内的下端,将壶体(1)的中空部分隔为上腔(11)和下腔(12),其中,上腔(11)用于放置药材,加热装置(6)设置在壶体(1)的下腔(12),用于对上腔(11)中的药材加热;固定装置(7)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壶体(1)与盖体(2)的连接处,用于连接壶体(1)和盖体(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煎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7)包括上固定片(71)、下固定片(72)、锁盖(73)、锁扣(74)和锁钩(75);所述上固定片(71)设在盖体(2)的侧壁上,下固定片(72)相对上固定片(71)设在壶体(1)侧壁上;下固定片(72)的上表面设有凸台(721),凸台(721)表面开有一道凹槽;锁盖(73)呈块状,锁盖(73)的一端向上翘起,另一端与凸台(721)凹槽的两壁铰接;锁钩(75)设在上固定片(71)的表面;锁扣(74)呈环状,锁扣(74)的一端铰接在锁盖(73)的两侧,另一端可卡入锁钩(7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煎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和壶体(1)为圆柱状;壶体(1)的壶口设置有上凸的凸环(8),盖体(2)与壶口相对的底面设置有插入凸环(8)的插槽(21),插槽(21)内设置有环状的密封圈(5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煎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装置(9),所述过滤装置(9)包括过滤网(91)和套环(92);过滤网(91)为圆形结构,过滤网(91)设置在套环(92)的上端环口,其边沿与套环(92)的环口边沿固定连接;套环(92)的下端边沿向外凸出有外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慧霞卢丽华黎心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