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絮凝的进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707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絮凝的进水结构,设置在絮凝池内,上述的电絮凝的进水结构包括:基座部;安装部,设置在基座部上;进水部,可拆卸的设置在安装部上,上述的进水部与基座部之间存在间距,上述的进水部用以输入污水;曝气部,可拆卸的设置在安装部上,上述的曝气部位于进水部下方,上述的曝气部用以输入外部气源;挡水部,可拆卸的且倾斜的设置在安装部上,上述的挡水部位于进水部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的进水结构,可直接装配在絮凝池中进行使用,通过进水、曝气与挡水的结合,可提高污水的反应处理效果,同时减少固体堵塞出水口的情况发生,提高使用效果。提高使用效果。提高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絮凝的进水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电絮凝的进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絮凝法,作为常用的电化学污水处理工艺之一,其是通过电解反应器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利用可溶解性的阳极,产生大量的阳离子(Fe、Al等)利用生产的金属氧化物对废水进行凝聚沉淀,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气浮,在阴极有氢离子被还原,故称为电凝聚上浮法。
[0003]电絮凝反应在絮凝池中进行,通过水管将污水引入,配合电极片组件在池内进行反应,实现污水的电絮凝处理,处理完成的水体进入后续的沉淀等环节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0004]目前的小型电絮凝装置,多为固定连接结构,且通常采用带孔的水管作为布水管体进行使用,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堵塞,存在不足,且如何提高反应效率,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电絮凝的进水结构。
[0006]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絮凝的进水结构,设置在絮凝池内,上述的电絮凝的进水结构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絮凝的进水结构,设置在絮凝池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絮凝的进水结构包括:基座部;安装部,设置在基座部上;进水部,可拆卸的设置在安装部上,所述进水部与基座部之间存在间距,所述进水部用以输入污水;曝气部,可拆卸的设置在安装部上,所述曝气部位于进水部下方,所述曝气部用以输入外部气源;挡水部,可拆卸的且倾斜的设置在安装部上,所述挡水部位于进水部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絮凝的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支撑板体一与支撑板体二,所述支撑板体一设置在基座部中部且沿基座部的长度方向分布,多个所述支撑板体二间隔的设置在支撑板体一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絮凝的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焱斌林宗海金坡沈云林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聚合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