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雷接地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是表征杆塔接地性能的重要指标,定期开展杆塔接地电阻的测量是输电线路运维人员了解杆塔接地装置的运行状态、评估线路防雷水平是否满足要求的一个重要手段。
[0003]目前,我国输电线路在运维过程中主要采用三极法或钳表法开展杆塔接地电阻的运维测试。其中,三极法需要采用人工放线,测试过程极其繁琐且放线工作量大、效率低。根据我国电力行业标准DL/T596
‑
2005《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要求,输电线路一般区段的杆塔接地电阻的测量周期为5年,而对重点防雷区段和变电站进出线段1~2km范围内杆塔接地电阻的测量周期为2年。对于数量众多的输电线路杆塔来说,其杆塔接地电阻的测试工作量是极其庞大的,若全部采用三极法进行测试,对于各网省公司普遍存在的人手短缺现状来说,根本无力承担。为简便起见,各网省公司在实际运维过程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在线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激励线圈、测量线圈、光伏电池板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激励线圈、所述测量线圈和所述光伏电池板通过线缆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将激励线圈和测量线圈设置于避雷线;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接收到的测试指令,将所述光伏电池板生成的直流电压转换为异频交流电压后传输至所述激励线圈,使得避雷线以及被测杆塔的接地回路中生成电压信号;所述测量线圈获取所述接地回路中生成的电流信号;所述控制单元获取所述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以及所述电流信号的电流值,通过所述电压值和所述电流值计算被测杆塔的等效接地阻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监控展示后台,所述装置通过数据传输网络将所述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以及所述电流信号的电流值发送至所述监控展示后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监控展示后台为台式机或移动终端,所述监控展示后台用于对所述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以及所述电流信号的电流值和计算出的等效接地阻抗进行展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避雷线为两根;将激励线圈1和激励线圈2分别设置于第一避雷线和第二避雷线的第一端;将激励线圈3和激励线圈4分别设置于第一避雷线和第二避雷线的第二端;将测量线圈1和测量线圈2分别设置于第一避雷线和第二避雷线的第一端;将测量线圈3和测量线圈4分别设置于第一避雷线和第二避雷线的第二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所述控制单元获取所述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以及所述电流信号的电流值,通过所述电压值和所述电流值计算等效接地阻抗,包括:通过激励线圈1和激励线圈2分别在第一避雷线和第二避雷线的第一端中施加异频交流电压U1,通过激励线圈3和激励线圈4分别在第一避雷线和第二避雷线的第二端中施加异频交流电压U2,通过测量线圈1和测量线圈2测取第一避雷线和第二避雷线的第一端中产生的异频交流电流I1,通过测量线圈3和测量线圈4测取第一避雷线和第二避雷线的第二端中产生的异频交流电流I2;采用不同的电压比例组合施加两次,根据电路原理可列写如下所示的方程组:式中,U
11
和U
21
为第一次在第一避雷线和第二避雷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施加的电压,I
11
和I
21
为第一次在第一避雷线和第二避雷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测得的电流;U
12
和U
22
为第二次在第一避雷线和第二避雷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施加的电压,I
12
和I
22
为第二次在第一避雷线和第二避雷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避雷线中测得的电流;Z0为被测杆塔的等效接地阻抗;Z1为第一避雷线和第二避雷线的第一端接地回路的等效阻抗;Z2为第一避雷线和第二避雷线的第二端接地回路的等效阻抗。6.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波,彭庆华,康文斌,梅刚,何慧雯,董晓辉,童雪芳,王湘汉,范冕,李晓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