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正文

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组合物及由其制备而成的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600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组合物及由其制备而成的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可以被应用于激光弱化。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组合物包含主体组分和滑石粉,以所述主体组分的总重量为100份计,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组合物包含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组合物及由其制备而成的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组合物及由其制备而成的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可以被应用于激光弱化。

技术介绍

[0002]皮革作为一种表面装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装等很多领域,常见的皮革有真皮、极性人造革例如聚氯乙烯(PVC)人造革、非极性人造革例如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TPO)人造革等,其中,PVC人造革是指以聚氯乙烯为树脂原料制成的人造革,TPO人造革是指以热塑性聚烯烃为树脂原料制成的人造革。
[0003]以汽车领域为例,TPO人造革常被应用于汽车的仪表板,作为表面内饰材料,为了配合安全气囊作用,TPO人造革需要被弱化处理,常用的弱化工艺为激光弱化。激光弱化的原理是当激光激发后通过目标材料,由于不同的材料对光有不同的透光率,一些能量被材料吸收从而使得材料被汽化,即可实现材料的弱化,激光透过材料,检测器检测到透过的光,则弱化停止,部分材料没有被激光烧灼而保留一定的残留厚度。然而,现有的TPO人造革在进行激光弱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漏孔现象。
[0004]所以,希望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组合物及由其制备而成的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可以被很好的被应用于激光弱化。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其可以被应用于激光弱化,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包括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内含有主体组分,以所述主体组分的总重量为100份计,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内含有2.2

6份的滑石粉,更优选为2.5

4份的滑石粉。
[0007]目前使用的激光弱化处理设备的激光波长为10.6um,刚好落在红外光的范围内,因此,可以通过测试材料的红外透光率来模拟激光弱化的情况。在本专利技术中,申请人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意外的发现,通过在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内添加滑石粉,并且控制其含量在2.2

6份(以主体组分的总重量为100份计)时,可以有效地降低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的红外透光率,从而保证由其制备而成的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可以被很好的应用于激光弱化,有效的降低漏孔现象。同时,滑石粉与所述主体组分的体系相容性也较好,可以保证所述热塑性弹性体表皮层的各项性能。当然,滑石粉的含量也不宜过多,否则会对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的手感、外观、力学性能以及生产工艺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例如,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的硬度会较硬,再例如,批量生产时,滑石粉会出
现分散不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析出现象,影响产品的外观和手感,例如,过多的滑石粉会对挤出机等设备造成较大的磨损,等等。
[0008]所述主体组分可以为烯烃类的树脂或者烯烃类的树脂和橡胶类的弹性体的混合物,例如,所述主体组分可以为聚丙烯(PP)、聚乙烯(PE)、热塑性硫化橡胶(TPV)和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POE);再例如,所述主体组分可以为PP、PE和TPV;再例如,所述主体组分可以为PP、PE和POE;再例如,所述主体组分可以为PP、TPV和POE;再例如,所述主体组分可以为PP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当所述主体组分为TPV、PP、LLDPE时,以TPV、PP、LLDPE的总重量为100份计,TPV通常为30

40份,PP通常为30

40份,LLDPE通常为20

40份。
[0009]所述滑石粉的分子式为Mg3[Si4O
10
](OH)2。所述滑石粉的目数为大于500目,如此可以比较均匀的分散在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中,在生产过程中具有较低的混合物粘度,能够保持较好的流动性。所述滑石粉的纯度为大于95%,优选98%,如果纯度不达标,则其内的杂质的颜色会影响产品的颜色表现以及透光效果,即所述滑石粉的纯度越高,颜色越稳定,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的红外透光率的稳定性也越高。同时,所述滑石粉的纯度越高,其与所述主体组分的相容性也越好。
[0010]当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的颜色为L值大于40时,即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为浅色系时,所述滑石粉的含量为2.5

3份。当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的颜色为|a|>5和/或|b|>4时,即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的颜色为艳色时,所述滑石粉的含量为2.5

4份。
[0011]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内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含有稳定剂和颜料等添加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道如何选择。
[0012]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的红外透光率为0.5

6%,优选为0.5

3%。倘若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的红外透光率太高,则批次间和批次内的产品的红外透光率的波动比较大,难以准确把握弱化线对应的残留厚度;倘若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的红外透光率太小,则所述表皮层的残留厚度设置的较小时激光才能穿孔,即才可以完成激光弱化,如此,从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的表面可以看到弱化线的痕迹,不利于保证产品外观的美观。
[00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组合物,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组合物包含主体组分和滑石粉,以所述主体组分的总重量为100份计,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组合物包含2.2

6份的滑石粉,优选为2.5

4份的滑石粉。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申请人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意外的发现,通过在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组合物内添加滑石粉,并且控制其含量在2.2

6份(以主体组分的总重量为100份计)时,可以有效地降低由其制备而成的表皮层的红外透光率,从而保证由其制备而成的人造革可以被很好的应用于激光弱化,有效的降低漏孔现象。同上所述,滑石粉与主体组分的体系相容性较好,可以保证所述热塑性弹性体表皮层的各项性能,当然,滑石粉的含量也不宜过多,否则会对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的手感、外观、力学性能以及生产工艺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0015]所述主体组分的选择与前面描述的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添加稳定剂和颜料等添加剂,所述滑石粉的分子式、目数、纯度以及含量与前面的描述也
相同,再次不再赘述。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滑石粉以滑石粉母粒的形式加入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组合物,所述滑石粉母粒的红外透光率优选为2.5

9.5%。所述滑石粉母粒包含20%

70%份的滑石粉和30

8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其可以被应用于激光弱化,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包括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内含有主体组分,其特征在于:以所述主体组分的总重量为100份计,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内含有2.2

6份的滑石粉,优选为2.5

4份的滑石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石粉的分子式为Mg3[Si4O
10
](OH)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石粉的目数为大于500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石粉的纯度为大于95%,优选98%。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的颜色为L值大于40,所述滑石粉的含量为2.5

3份。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的颜色为|a|>5和/或|b|>4,所述滑石粉的含量为2.5

4份。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的红外透光率为0.5

6%,优选为0.5

3%。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分为烯烃类的树脂或者烯烃类的树脂和橡胶类的弹性体的混合物,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表皮层内还含有稳定剂和颜料。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分为聚丙烯、聚乙烯、热塑性硫化橡胶和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或者,聚丙烯、聚乙烯和热塑性硫化橡胶,或者,聚丙烯、聚乙烯和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或者,聚丙烯、热塑性硫化橡胶和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或者,聚丙烯和三元乙丙橡胶。10.一种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组合物包含主体组分和滑石粉,以所述主体组分的总重量为100份计,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组合物包含2.2

6份的滑石粉,优选为2.5

4份的滑石粉。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龙城刘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