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459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壳体的底壁上设置有出光口;散射板设置在出光口处;发光件设置在壳体内且位于出光口的侧部;反射件具有反射面,反射面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出光口的侧部,反射面与发光件相对设置,反射面用于使得至少部分来自发光件的出射光线经反射面反射后照射至散射板上;第一端与出光口所在平面的距离小于第二端与出光口所在平面的距离,散射板具有靠近反射面的近反射端和远离反射面的远反射端,来自第二端的反射光线至少部分照射至散射板的远反射端或者靠近远反射端的区域。通过上述的设置不但能够有效地保证模拟天空照明的效果而且能够减少模拟天空灯的厚度。厚度。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进步、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追求健康的生活环境。正是在此大环境下近年来家居照明行业开始出现一种新的灯具形态
‑‑‑
模拟天空灯。这种模拟天空灯具主要特征体现在模拟天空视觉效果、以及模拟太阳光线倾斜射入窗户或天窗的效果。
[0003]在相关技术中,模拟天空灯存在厚度较厚、模拟天空视觉效果较差等的技术问题,无法满足普通家庭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壳体,壳体的底壁上设置有出光口;散射板,设置在出光口处;发光件,设置在壳体内,且位于出光口的侧部;反射件,具有反射面,反射面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出光口的侧部,反射面与发光件相对设置,反射面用于使得至少部分来自发光件的出射光线经反射面反射后照射至散射板上;其中,反射面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第一端与出光口所在平面的距离小于第二端与出光口所在平面的距离,散射板具有靠近反射面的近反射端和远离反射面的远反射端,反射面的至少部分设置为弧形反射面,弧形反射面用于使得来自反射面的第一端的反射光线至少部分照射至散射板的近反射端或者靠近近反射端的区域,来自第二端的反射光线至少部分照射至散射板的远反射端或者靠近远反射端的区域。
[0006]进一步地,发光件布置于壳体底壁上;和/或,发光件的出射光线主光轴背离散射板。
[0007]进一步地,反射面相对于发光件非对称布置,和/或,弧形反射面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和/或,弧形反射面的凹面朝向散射板。
[0008]进一步地,由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弧形反射面的曲率逐渐减小。
[0009]进一步地,至少部分来自第一端的反射光线和出光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在5
°
至10
°
之间,至少部分来自第二端的反射光线和出光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在5
°
至20
°
之间。
[0010]进一步地,至少部分来自第二端的反射光线和出光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在10
°
至15
°
之间。
[0011]进一步地,至少部分来自第一端的反射光线与至少部分来自第二端的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在0
°
至15
°
之间。
[0012]进一步地,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水平距离和第一端至第二端的竖直距离的比值在0.9至1.8之间,和/或,第二端和近反射端之间的水平距离与第一端至第二端的竖直距离之
间的比值大于等于1.8,第二端和近反射端之间的水平距离与近反射端至远反射端的水平距离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0.3。
[0013]进一步地,第一端与第二端在出光口所在平面投影的距离在95mm至135mm之间,第一端至第二端在垂直于出光口所在平面投影的距离在40mm至60mm之间,第二端和近反射端在出光口所在平面投影的距离大于等于85mm。
[0014]进一步地,发光件位于第一端与近反射端的连线、第二端与远反射端的连线形成的区域之外。
[0015]进一步地,第一端至第二端之间的反射面在出光口所在平面的投影与近反射端和远反射端之间的区域在出光口所在平面的投影间隔设置。
[0016]进一步地,发光件与反射件位于散射板的同一侧;或者,发光件与反射件位于散射板的不同侧。
[0017]进一步地,发光件包括灯板及间隔地设置在灯板上的多个LED灯珠,灯板沿反射件的长度方向布置。
[0018]进一步地,多个LED灯珠中至少两个相邻的LED灯珠的色温不同;和/或,发光件还包括反光结构件,反光结构件布置于LED灯珠的周围,反光结构件具有相对于LED灯珠所在平面倾斜的斜面。
[0019]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壳体的底壁上设置有出光口。散射板设置在出光口处,发光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并位于出光口的侧部,反射件设置在壳体内,并具有反射面,反射面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出光口的侧部,反射面与发光件相对设置,反射面用于使得至少部分来自发光件的出射光线经反射面反射后照射至散射板上。具体地,反射面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出光口所在平面的距离小于第二端和出光口所在平面的距离。散射板具有靠近反射面的近反射端和远离反射面的远反射端。反射面的至少部分设置为弧形反射面。弧形反射面用于使得来自反射面的第一端的反射光线至少部分照射至散射板的近反射端或者靠近近反射端的区域,来自反射面的第二端的反射光线至少部分照射至散射板的远反射端或者靠近远反射端的区域。通过上述的设置,多个反射光线依次照射并沿近反射端至远反射端的方向上依次设置,这样能够避免反射光线出现交叉,同时反射光线又能够布满整个散射板,这样不但能够有效地保证模拟天空照明的效果而且能够减少模拟天空灯的厚度。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实施例的反射光线的路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照明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的照明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2的照明装置的反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2的照明装置的发光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1的照明装置的光路原理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6的光路原理的远光端的照度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6的光路原理的近光端的照度示意图。
[0021]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壳体;11、出光口;20、散射板;21、近反射端;22、远反射端;30、发光件;31、灯板;32、LED灯珠;33、反光结构件;331、第一板体;332、第二板体;40、反射件;41、反射面;411、第一端;412、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4]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底壁上设置有出光口(11);散射板(20),设置在所述出光口(11)处;发光件(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且位于所述出光口(11)的侧部;反射件(40),具有反射面(41),所述反射面(41)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出光口(11)的侧部,所述反射面(41)与所述发光件(30)相对设置,所述反射面(41)用于使得至少部分来自所述发光件(30)的出射光线经所述反射面(41)反射后照射至所述散射板(20)上;其中,所述反射面(41)具有第一端(411)以及第二端(412),所述第一端(411)与所述出光口(11)所在平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端(412)与所述出光口(11)所在平面的距离,所述散射板(20)具有靠近所述反射面(41)的近反射端(21)和远离所述反射面(41)的远反射端(22),所述反射面(41)的至少部分设置为弧形反射面,所述弧形反射面用于使得所述来自所述反射面(41)的所述第一端(411)的反射光线至少部分照射至所述散射板(20)的所述近反射端(21)或者靠近所述近反射端(21)的区域,来自所述第二端(412)的反射光线至少部分照射至所述散射板(20)的所述远反射端(22)或者靠近所述远反射端(22)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30)布置于所述壳体(10)底壁上;和/或,所述发光件(30)的出射光线主光轴背离所述散射板(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41)相对于所述发光件(30)非对称布置,和/或,所述弧形反射面位于所述第一端(411)和所述第二端(412)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和/或,所述弧形反射面的凹面朝向所述散射板(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端(411)至所述第二端(412)的方向上,所述弧形反射面的曲率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来自所述第一端(411)的所述反射光线和所述出光口(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在5
°
至10
°
之间,至少部分来自所述第二端(412)的所述反射光线和所述出光口(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在5
°
至20
°
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来自所述第二端(412)的所述反射光线和所述出光口(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在10
°
至15
°
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建张炯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易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