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l
‑
Mg
‑
Zn
‑
Cu铝合金试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Al
‑
Mg
‑
Zn
‑
Cu铝合金试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Al
‑
Zn
‑
Mg
‑
Cu系合金因密度低、比强度高、良好的韧性和抗腐蚀性能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汽车制造、军事等领域,传统铝合金加工工艺主要采用熔炼、铸造和锻造等手段,采用传统熔炼、铸造和锻造等手段制得的铝合金构件在组织结构以及力学性能方面越来越难于满足目前大尺寸和复杂结构的铝合金产品要求。
[0003]增材制造技术从三维数字化模型直接制造成实体零件,可以使得零件结构轻量化、性能复合化,具有节约材料,制造周期短、低成本等优点。因此增材制造Al
‑
Zn
‑
Mg
‑
Cu系合金有着重要的研究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Al
‑
Mg
‑
Zn
‑
Cu铝合金试件,其特征在于,所述Al
‑
Mg
‑
Zn
‑
Cu铝合金试件由Al
‑
Mg
‑
Zn
‑
Cu铝合金原料以电弧熔丝的方式沉积于基材表面而得;所述Al
‑
Mg
‑
Zn
‑
Cu铝合金原料的化学成分包括5
‑
6wt%的Zn、2
‑
3wt%的Mg、1
‑
2wt%的Cu、0.1
‑
0.3wt%的Cr以及不超过0.9wt%的杂质元素,余量为A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l
‑
Mg
‑
Zn
‑
Cu铝合金试件,其特征在于,所述Al
‑
Mg
‑
Zn
‑
Cu铝合金原料的化学成分包括5.2
‑
5.8wt%的Zn、2.2
‑
2.8wt%的Mg、1.5
‑
1.8wt%的Cu、0.15
‑
0.25wt%的Cr以及不超过0.8wt%的杂质元素,余量为A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l
‑
Mg
‑
Zn
‑
Cu铝合金试件,其特征在于,所述Al
‑
Mg
‑
Zn
‑
Cu铝合金原料的化学成分包括5.52wt%的Zn、2.56wt%的Mg、1.62wt%的Cu、0.20wt%的Cr以及不超过0.5wt%的杂质元素,余量为Al。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Al
‑
Mg
‑
Zn
‑
Cu铝合金试件,其特征在于,所述Al
‑
Mg
‑
Zn
‑
Cu铝合金原料为直径为0.8
‑
1.5mm的7075铝合金焊丝;优选地,所述Al
‑
Mg
‑
Zn
‑
Cu铝合金原料为直径为1.2mm的7075铝合金焊丝。5.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Al
‑
Mg
‑
Zn
‑
Cu铝合金试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化学成分包括5
‑
6wt%的Zn、2
‑
3wt%的Mg、1
‑
2wt%的Cu、0.15
‑
0.3wt%的Cr以及不超过0.5wt%的杂质元素,余量为Al;优选地,所述基材的化学成分包括5.5
‑
5.8wt%的Zn、2.5
‑
2.8wt%的Mg、1.2
‑
1.8wt%的Cu、0.2
‑
0.25wt%的Cr以及不超过0.4wt%的杂质元素,余量为Al;更优地,所述基材的化学成分包括5.65wt%的Zn、2.61wt%的Mg、1.46wt%的Cu、0.22wt%的Cr以及不超过0.3wt%的杂质元素,余量为Al;优选地,所述基材为T6态的7075铝合金轧制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Al
‑
Mg
‑
Zn
‑
Cu铝合金试件,其特征在于,所述Al
‑
Mg
‑
Zn
‑
Cu铝合金试件为单道次多层Al
‑
Mg
‑
Zn
‑
Cu铝合金试件;优选地,所述Al
‑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喻川,胡中文,李江山,崔强,西达思,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