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水下防污隔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56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水下防污隔污组件,涉及水下防污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浮体,所述浮体的底部穿有缆绳,所述缆绳两端设有环扣,所述缆绳底部设有防污帘体,所述防污帘体由若干个大小4.0m*3.0m块状防污隔污组件串联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安全性好、警示功能、实施简便,能够全方位、分污染轻重隔离水域污染物的特点,同时具备抗流速冲刷的功能,能够很好的解决水下防污隔污组件在水流等外荷载的作用下容易变形的问题,并且对于水体悬浮物在冲刷过程可以进行自动清洁,避免帘体在持续阻隔的过程出现负载过大、污物积累腐蚀等状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好的应用前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水下防污隔污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防污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水下防污隔污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水体围隔主要应用在湖泊污染治理,水体修复、水生系统重建、淤泥疏浚、吹填作业、导流挡藻等科研和水域工程中,阻止有害物质蔓延、漂移、扩散,达到水体修复、水质改善的目的。尤其是在建港疏浚作业中,由于浑浊泥流扩散,给生态环境和水产养殖造成危害。水体围隔将局部施工水域同非作业区隔离而防止污染扩散,不至于污染扩散,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水产养殖区。
[0003]现有的,市面上常见的水下防污隔污组件其可调节性差,在水流等外荷载的作用下,由于不具备抗流速冲刷的功能,帘体极易发生变形,且水体流速较大时会减少帘体的拦截面积和有效拦截深度,进而影响其防污效果;与此同时,水体中的悬浮物在持续阻隔的过程中会逐渐附着在帘体上,不仅增加帘体的负载,还会提升帘体腐蚀状况等,严重影响防污隔污组件的使用寿命。
[0004]基于上述技术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一种改进型水系防污隔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改进型水下防污隔污组件。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改进型水下防污隔污组件,包括浮体,所述浮体的底部穿有缆绳,所述缆绳两端设有环扣,所述缆绳底部设有防污帘体,所述防污帘体由若干个大小4.0m*3.0m块状防污隔污组件串联而成,所述防污隔污组件包括边框和抗拉强力带,相邻所述抗拉强力带之间通过加强绳和边框固定连接,所述抗拉强力带在竖直方向通过抽排水机构和边框活动连接,所述抽排水机构随着抗拉强力带在水流冲击下的活动伸缩进行抽排水作业,
[0008]所述浮体由多个空心浮球间隔组成,所述浮体的表面覆盖防紫外线布,所述防紫外线布的表面贴设若干条反光带;
[0009]所述防污隔污组件采用隔污材料组成,上轻下重,可以使防污帘体整体在水中呈下垂状态;
[0010]所述抗拉强力带包括伸缩带和导水管,所述伸缩带随着水流冲击进行一定的拉伸工作,能够实现抗流速冲刷的功能;
[0011]所述导水管通过抽排水机构在伸缩带拉伸过程中进行清水侧抽水、污水侧排水作业,实现对伸缩带上的悬浮物进行清洗,降低防污帘体的整体负载。
[0012]可选地,所述边框的一侧设有卡扣,所述边框的另一侧设有卡环,相邻所述边框之间通过卡扣和卡环进行串联。
[0013]可选地,所述抽排水机构包括活塞板和缸体,所述缸体设置在边框的水平方向,所述活塞板通过弹簧组和缸体滑动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导水管的一端通过拉伸弹簧和边框活动连接,所述导水管的另一端和活塞板固定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伸缩带的一侧设有多组隔污板,所述隔污板随着伸缩带的拉伸进行活动,对附着在伸缩带上的悬浮物进行摆动清理。
[0016]可选地,所述导水管靠近清水侧设有进水口,所述导水管靠近污水侧设有排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排水口均通过阀块和缸体连通设置;
[0017]所述排水口倾斜设置在隔污板的上下两侧,实现对隔污板上悬浮物的喷水冲洗工作。
[0018]可选地,所述进水口和排水口均设有喇叭状的阀口,所述阀块通过复位弹簧和阀口活动连接,同一组所述进水口和排水口上的阀口方向相同;
[0019]所述伸缩带在受到水流冲击的瞬间进行拉伸,使得导水管带动活塞板和缸体进行滑动,此时缸体内部处于负压状态,导水管通过进水口进行抽水;当所述伸缩带受到的水流冲击减弱后,活塞板在弹簧组的作用下进行复位,此时缸体内部处于高压状态,导水管通过排水口对隔污板上的悬浮物进行喷水冲洗工作。
[0020]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0021]本专利技术具有安全性好、警示功能、实施简便,能够全方位、分污染轻重隔离水域污染物的特点,同时具备抗流速冲刷的功能,能够很好的解决水下防污隔污组件在水流等外荷载的作用下容易变形的问题,并且对于水体悬浮物在冲刷过程可以进行自动清洁,避免帘体在持续阻隔的过程出现负载过大、污物积累腐蚀等状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22]本专利技术采用可拉伸式的抗拉强力带,当防污帘体受到水流冲击时,一块块防污隔污组件通过抗拉强力带进行拉伸抗冲刷作业,避免帘体产生变形损坏。同时在抗拉强力带受到水流冲击的瞬间进行拉伸的过程中,导水管通过抽排水机构进行抽排水作业,实现清水侧抽水、污水侧排水工作,进而对附着在防污帘体上的悬浮物进行清洗,降低防污帘体的整体负载,避免污物粘附在防污帘体上,提升防污帘体的使用寿命。
[0023]本专利技术突出的特点在于,利用水流等外荷载对防污帘的冲刷作用,在解决传统防污帘因水流冲击变形产生损坏的同时,通过抽排水将防污帘一侧的清水抽取对污水一侧的表面进行清洁,变“害”为“益”实现水下防污隔污组件的持久隔污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防污隔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抗拉强力带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浮体;2、缆绳;3、防污帘体;4、防污隔污组件;5、边框;51、卡扣;52、卡环;6、抗拉强力带;61、伸缩带;611、隔污板;62、导水管;621、拉伸弹簧;622、进水口;623、排水口;624、阀口;7、加强绳;8、抽排水机构;81、活塞板;82、缸体;83、弹簧组;9、阀块;91、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1]参照图1

5,一种改进型水下防污隔污组件4,包括浮体1,浮体1的底部穿有缆绳2,缆绳2两端设有环扣,需要说明的是,浮体1由多个空心浮球间隔组成,浮体1的表面覆盖防紫外线布,用于在长期阳光下的防护工作,防紫外线布的表面贴设若干条反光带,便于水域船只运行时的警示作用,缆绳2的端部配合配重块对装置整体进行固定防隔污作业。
[0032]参照图1和图2,缆绳2底部设有防污帘体3,防污帘体3由若干个大小4.0m*3.0m块状防污隔污组件4串联而成,需要注意的是,边框5的一侧设有卡扣51,边框5的另一侧设有卡环52,相邻边框5之间通过卡扣51和卡环52进行串联;防污隔污组件4采用隔污材料组成,上轻下重,可以使防污帘体3整体在水中呈下垂状态,保持装置在便于组装的情况下提升整体的防隔污效果。
[0033]参照图2和图3,防污隔污组件4包括边框5和抗拉强力带6,抗拉强力带6竖直设置,相邻抗拉强力带6之间通过加强绳7和边框5固定连接,抗拉强力带6包括伸缩带61和导水管62,伸缩带61随着水流冲击进行一定的拉伸工作,能够实现抗流速冲刷的功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水下防污隔污组件,包括浮体(1),所述浮体(1)的底部穿有缆绳(2),所述缆绳(2)两端设有环扣,所述缆绳(2)底部设有防污帘体(3),所述防污帘体(3)由若干个大小4.0m*3.0m块状防污隔污组件(4)串联而成,所述防污隔污组件(4)包括边框(5)和抗拉强力带(6),相邻所述抗拉强力带(6)之间通过加强绳(7)和边框(5)固定连接,所述抗拉强力带(6)在竖直方向通过抽排水机构(8)和边框(5)活动连接,所述抽排水机构(8)随着抗拉强力带(6)在水流冲击下的活动伸缩进行抽排水作业,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1)由多个空心浮球间隔组成,所述浮体(1)的表面覆盖防紫外线布,所述防紫外线布的表面贴设若干条反光带;所述防污隔污组件(4)采用隔污材料组成,上轻下重,可以使防污帘体(3)整体在水中呈下垂状态;所述抗拉强力带(6)包括伸缩带(61)和导水管(62),所述伸缩带(61)随着水流冲击进行一定的拉伸工作,能够实现抗流速冲刷的功能;所述导水管(62)通过抽排水机构(8)在伸缩带(61)拉伸过程中进行清水侧抽水、污水侧排水作业,实现对伸缩带(61)上的悬浮物进行清洗,降低防污帘体(3)的整体负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水下防污隔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5)的一侧设有卡扣(51),所述边框(5)的另一侧设有卡环(52),相邻所述边框(5)之间通过卡扣(51)和卡环(52)进行串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水下防污隔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排水机构(8)包括活塞板(81)和缸体(82),所述缸体(82)设置在边框(5)的水平方向,所述活塞板(81)通过弹簧组(83)和缸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久春邱征黄国平方申柱张琼史小涛张玉明赵晓舒顾永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