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红外二区方酸菁型荧光成像试剂的制备方法、纳米复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红外二区方酸菁型荧光成像试剂的制备方法、纳米复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荧光成像目前已成为生物医学的基本检测手段,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光子与生物体不同组织间的反射、散射、吸收及自荧光等相互作用,获取生物组织的荧光信号。荧光成像具有信号反馈速度快、多信号采集能力强、灵敏度高、无电离辐射等明显优势,可以深入了解活体的解剖结构、生理活动水平。经典荧光成像激发和发射的波长主要为可见光区域,波长主要位于400
‑
650nm范围。然而,由于生物组织显著吸收、散射效应及强自身荧光等原因,这类荧光成像的组织穿透能力较低,不能完整地反映生理和病理信息。而近红外二区(NIR
‑
II)波长主要位于1000
‑
1700nm范围,其具有最小的光
‑
组织相互作用,显示出较低的光子散射,且在该区域有较弱的组织自身荧光,这极大地提高了荧光成像的检测深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二区方酸菁型荧光成像试剂,其分子结构式如下:其中,R1为碳原子数1
‑
20的烷基;R2为以下基团的任意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近红外二区方酸菁型荧光成像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二区方酸菁型荧光成像试剂的分子结构式如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近红外二区方酸菁型荧光成像试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方酸
‑
丙二腈作为电子受体结构单元、与大尺寸电子供体单元进行偶联反应制备得到所述近红外二区方酸菁型荧光成像试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近红外二区方酸菁型荧光成像试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酸
‑
丙二腈的结构式为:所述大尺寸电子供体单元的结构式为:其中,R1为碳原子数1
‑
20的烷基;R2为以下基团的任意一种:
具体的合成步骤为:将大尺寸电子供体单元和方酸
‑
丙二腈的甲苯/正丁醇溶液经加热回流后,除去溶剂并纯化得到目标产物;合成路线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近红外二区方酸菁型荧光成像试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步骤中大尺寸电子供体单元和方酸
‑
丙二腈的摩尔比为2:1;反应溶剂甲苯/正丁醇的体积比为1:1;纯化采用硅胶柱层析,其流动相为分析纯石油醚:乙酸乙酯(V/V)=5: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近红外二区方酸菁型荧光成像试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尺寸电子供体单元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S1、取溴代1,8
‑
萘内酰亚胺、溴代烷烃、碳酸钾溶于乙腈,混合物回流72h后除去溶剂,用乙酸乙酯和水萃取,有机层干燥并过滤,除去溶剂、纯化得到式(2)化合物;S2、将式(2)化合物、不同R2基团取代的二苯胺、叔丁醇钠、双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三叔丁基膦依次加入甲苯溶液中,氩气条件下于110℃搅拌反应12h,随后冷却至室温除去溶剂,用乙酸乙酯和水萃取,有机层干燥并过滤,...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