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通透性抗刮汽车哑光清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442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通透性抗刮汽车哑光清漆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高通透性抗刮汽车哑光清漆,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乙酸丁酯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通透性抗刮汽车哑光清漆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涂料
,具体涉及一种高通透性抗刮汽车哑光清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是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因为其小巧、灵活、道路适应能力强等诸多优势,所以普及程度极高。同时,汽车更新换代频率高,人们购买能力强,导致汽车的需求量极大。在品牌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不同车辆在相近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良好的外观是人们的首要选择。清漆膜层作为涂装外表面作业的最后一道工序,对防腐性能和光泽丰满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清漆膜层不仅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防腐蚀性、还应具有丰满度好、光泽高等优良特性。
[0003]汽车清漆主要分为两类:丙烯酸体系清漆与聚氨酯体系清漆。聚氨酯体系清漆机械性能优良,但耐候性差,室外使用一年后易失光褪色甚至粉化;丙烯酸体系清漆机械性能优良且具有较强的耐候性,在汽车涂装中应用最为广泛。丙烯酸树脂是一种以(甲基)丙烯酸及其脂类为主,通过聚合其它物质形成的聚合物。早在19世纪40年代Joseph Redtenbacher就发现了丙烯酸酯单体。之后Tollen和Carpray发现丙烯酸酯单体可以聚合,因此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丙烯酸聚合物结构和性能的研究不断加深。20世纪20年代,德国化学家OttoRohm专利技术了丙烯酸单体的制备技术,真正意义上研究了丙烯酸酯单体工业化生产工艺。1930年,卜内门化学工业(ICI)和杜邦(Du pont)相继将丙烯酸体系涂料应用于汽车涂装。
[0004]清漆有高光和哑光之分,哑光清漆因能为涂层带来典雅庄重的装饰效果而更受市场青睐。哑光清漆主要由消光粉、合成树脂、溶剂和添加剂组成。涂层为哑光清漆的车辆没有传统新车般炫目光滑的外观,哑光漆的光泽度非常低,整车看起来会更加内敛,显得低调奢华。随着用户对漆面外观的多元化需求,带有哑光质感的漆面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哑光清漆也因其均一独特的漆面效果应运而生,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但是,使用哑光清漆的漆面出现刮擦、划痕是很难进行修补的,强行修补最终可能导致不和谐的漆面外观。因此,如何提高哑光清漆的抗刮擦、划痕性能成为汽车涂料面临的重大难题。
[0005]中国专利申请CN114806303A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车身一次性喷涂成膜的清漆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本申请的清漆包括:主体树脂33.0%

40.0%,功能树脂A 8.0%

12.0%,功能树脂B 6.0%

10.0%,交联剂20.0%

30.0%,流平剂0.3%

0.8%,抗老化剂0.1%

0.5%,流变助剂3.0%

6.0%,溶剂A 5.0%

8.0%,溶剂B 4.0%

8.0%;其中,所述主体树脂选用热固性羟基丙烯酸树脂,所述功能树脂A选用有机

无机硅杂化树脂,所述功能树脂B选用氨基甲酸酯低聚物,其能解决调整喷涂工艺参数后清漆喷涂容易出现流挂、痱子点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CN102040907A公开了一种固化后无残余刺激性气味的紫外光木器哑光清漆,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改性丙烯酸酯35%~50%,功能性单体35%~45%,消泡剂0.1%~0.3%,流平剂0.3%~1%,消光剂0%~11%,光引发剂5%
~7%,分散剂0%~1.0%。以上各个组分的百分比之和为100%。该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一些柜体和抽屉内部进行UV涂装时,能解决传统紫外光辊涂哑光清漆固化很长时间后,漆膜残余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均无法解决哑光清漆的抗刮擦、划痕性能差的技术难题。
[0006]综上所述,如何提高哑光清漆的抗刮擦、划痕性能已经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通透性抗刮汽车哑光清漆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通透性抗刮汽车哑光清漆漆膜硬度高,漆膜表面具有更为优异的耐划痕或耐产生其他缺陷的性能,表面抗刮性强,可以使漆膜不易被刮伤、破坏,能够提供更好的保护,且耐磨性优异,通透性较高,且漆膜表面手感顺滑。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高通透性抗刮汽车哑光清漆,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
[0010]乙酸丁酯10

15%,丙二醇甲醚醋酸酯5

10%,环己酮5

6%,分散剂4

5%,丙烯酸树脂40

63.2%,哑光粉(消光粉)8

12%,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3

6%,流平剂0.1

1.0%,气相二氧化硅0.1

1.0%,紫外线吸收剂0.5

1.0%,抗划耐磨剂1

2%,有机硅表面爽滑助剂0.1

1.0%。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高通透性抗刮汽车哑光清漆,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乙酸丁酯12.5%,丙二醇甲醚醋酸酯8.6%,环己酮5%,分散剂5%,丙烯酸树脂50%,哑光粉10%,PMMA粉5%,流平剂0.5%,气相二氧化硅0.5%,紫外线吸收剂1.0%,抗划耐磨剂1.4%,有机硅表面爽滑助剂0.5%。
[0012]进一步地,所述流平剂为BYK

358N流平剂。
[0013]进一步地,所述抗划耐磨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纳米复合物15

25份,偶联剂3

4份,聚乙二醇

40氢化蓖麻油1

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7

9份。
[0014]进一步地,所述抗划耐磨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纳米复合物18份,偶联剂3.5份,聚乙二醇

40氢化蓖麻油1.3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8份。
[0015]进一步地,所述纳米复合物包括纳米氧化铝、纳米氮化硅和纳米锌粉。
[0016]进一步地,所述纳米复合物中纳米氧化铝、纳米氮化硅和纳米锌粉的质量比为8

11:4

6:1

2。
[0017]进一步地,所述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3

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高通透性抗刮汽车哑光清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S1投入配方量的乙酸丁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环己酮,搅拌,搅拌速度为200

300r/min;
[0020]S2向步骤S1中边搅拌边加入分散剂,搅拌,搅拌速度为200

300r/min,搅拌时间为3

5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通透性抗刮汽车哑光清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乙酸丁酯10

15%,丙二醇甲醚醋酸酯5

10%,环己酮5

6%,分散剂4

5%,丙烯酸树脂40

63.2%,哑光粉8

12%,PMMA粉3

6%,流平剂0.1

1.0%,气相二氧化硅0.1

1.0%,紫外线吸收剂0.5

1.0%,抗划耐磨剂1

2%,有机硅表面爽滑助剂0.1

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透性抗刮汽车哑光清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乙酸丁酯12.5%,丙二醇甲醚醋酸酯8.6%,环己酮5%,分散剂5%,丙烯酸树脂50%,哑光粉10%,PMMA粉5%,流平剂0.5%,气相二氧化硅0.5%,紫外线吸收剂1.0%,抗划耐磨剂1.4%,有机硅表面爽滑助剂0.5%。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通透性抗刮汽车哑光清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为BYK

358N流平剂。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通透性抗刮汽车哑光清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划耐磨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纳米复合物15

25份,偶联剂3

4份,聚乙二醇

40氢化蓖麻油1

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7

9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通透性抗刮汽车哑光清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划耐磨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纳米复合物18份,偶联剂3.5份,聚乙二醇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兆均叶永良王广坤欧雨康李伟劲
申请(专利权)人:雅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