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机组变桨齿圈碰撞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4337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变桨齿圈碰撞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判断风电机组的变桨轴承齿圈与变桨小齿轮是否发生碰撞;若发生碰撞,则判断风电机组是否处于发电状态;若风电机组处于发电状态,则提高风轮的转速;若风电机组处于非发电状态,则将叶片收桨至大于或等于预设角度。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在变桨轴承齿圈与变桨小齿轮发生碰撞时,若风电机组处于发电状态则提高风轮的转速,以增大叶片向心力,使变桨轴承齿圈紧贴于变桨小齿轮齿面,从而有效避免变桨轴承齿圈和变桨小齿轮发生碰撞,若风电机组处于非发电状态将叶片收桨至大角度,以减少风轮转动,从而有效降低单位时间内变桨轴承齿圈和变桨小齿轮的碰撞次数。小齿轮的碰撞次数。小齿轮的碰撞次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机组变桨齿圈碰撞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风电机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变桨齿圈碰撞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风电机组中,通过电机齿轮进行控制的变桨系统,在经过多年长时间的运行后,有较大的几率出现叶片闷响问题,具体表现为在小风情况下,叶片在不同位置产生往复位移,撞击变桨小齿轮,产生异响。而异响的存在不仅会产生噪声,而且可能会损坏变桨小齿轮以及与叶片相连的变桨轴承齿圈的齿面结构,而这会导致风电机组变桨角度控制精度的降低。
[0003]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减少变桨轴承齿圈和变桨小齿轮的碰撞,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变桨齿圈碰撞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用于有效减少变桨轴承齿圈和变桨小齿轮的碰撞。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风电机组变桨齿圈碰撞控制方法,包括:
[0007]判断风电机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机组变桨齿圈碰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风电机组的变桨轴承齿圈与变桨小齿轮是否发生碰撞;若所述变桨轴承齿圈与所述变桨小齿轮发生碰撞,则判断所述风电机组是否处于发电状态;若所述风电机组处于发电状态,则提高风轮的转速;若所述风电机组处于非发电状态,则将叶片收桨至大于或等于预设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机组变桨齿圈碰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提高风轮的转速,包括:降低所述风轮的转矩,保持所述叶片角度不变,以提高所述风轮的转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机组变桨齿圈碰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风速是否大于预设风速;若所述风速大于所述预设风速,则当所述风电机组处于发电状态时控制所述风轮的转矩恢复正常转矩,当所述风电机组处于非发电状态时恢复正常的叶片控制,并返回执行所述判断风电机组的变桨轴承齿圈与变桨小齿轮是否发生碰撞的步骤;若所述风速不大于所述预设风速,则返回执行所述判断所述风电机组是否处于发电状态的步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机组变桨齿圈碰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风电机组的变桨轴承齿圈与变桨小齿轮是否发生碰撞,包括:获取安装在变桨电机轴承侧的主编码器的第一测量数据及安装在所述变桨轴承齿圈侧的冗余编码器的第二测量数据;计算所述第一测量数据和所述第二测量数据的差值,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所述差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记录所述差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周期时间,判断所述周期时间与当前时刻所述风轮转速对应的转频是否匹配;若所述周期时间与当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航刘杰廖雪松郑海洋刘欢兰良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