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免染功能性再生锦纶6纤维的制备方法,以锦纶6废弃纤维为原料,制备得到再生锦纶6切片,将颜料粉体、分散剂和锦纶6切片粉碎研磨、熔融挤出制得色母粒,再将制得的色母粒和再生锦纶6切片按一定重量比充分熔融混合挤出,经一系列纺丝步骤,最后卷绕成形,制得免染功能性再生锦纶6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在对锦纶6废弃纤维回收再造的同时,不通过下游“染”的环节也能满足客户颜色多样性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保证了与常规锦纶6纤维在手感和物性上的一致性,通过改变纤维截面使纤维附带功能,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打破了现有免染锦纶6纤维和再生锦纶6纤维的发展瓶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无染纺织,绿色制造,低碳环保。低碳环保。低碳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染功能性再生锦纶6纤维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纤
,特别涉及一种免染功能性再生锦纶6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高,如何降低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就成为十分突出的现实问题。而染整是纺织工业最具污染性的环节,除了消耗大量的用水与化学品,排放出化学需氧量极高的污染废水之外,制程中作为燃料的煤或重油在燃烧中更会产生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纺织品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品,纺织品的生产在未来必须要实现绿色化,这不仅是任务更是责任。因此,高品质、低能耗和低排放是新一代化学纤维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
[0003]锦纶作为国际第二大化学纤维,2021年中国锦纶产量达到415万吨,同比上升8%。目前再生锦纶6的制备主要以物理法回收再造。我国在化纤等纺织品物理法再生利用方面,已初步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特色产业化再生技术和利用回收废料再生成制品的企业。例如,中国专利CN107415082A主要是针对有光锦纶6的废丝生产再生切片的方法,中国专利CN114262943A主要是针对全消光锦纶6长丝的废丝回收生产工艺,中国专利CN113843917A是针对全光类废丝回收再生粒生产工艺。再生锦纶6纤维的生产实现了绿色、循环与高利用率统一,但用于下游织造还需要染色,一方面因为再造粒会因再生锦纶6端氨基含量减少而影响下游染色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不够节能减排。此外,随着再生锦纶6纤维在应用领域的创新与扩展,人们对再生锦纶6纤维的需求增多,提升再生锦纶6 产品的附加值也越发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染功能性再生锦纶6纤维的制备方法,能够不通过下游“染”的环节也能满足客户颜色多样性的个性化需求,能够给纤维附加功能,提升再生锦纶6纤维的附加值。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免染功能性再生锦纶6 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S1、以锦纶6废弃纤维为原料,将锦纶6废弃纤维通过破碎机进行等长破碎处理,得到锦纶6废弃纤维混合料;
[0007]步骤S2、将锦纶6废弃纤维混合料依顺序进行整体酯化脱油、低温熔融挤出、熔体多层精滤、水冷固化、切粒机切粒、振动筛选和连续干燥,制备再生锦纶6切片;
[0008]步骤S3、将20~30份的颜料粉体、5~15份的分散剂和55~65份的锦纶6切片粉碎研磨在高速混合机中预混后得到混合粉体,将混合粉体真空干燥至恒重,进入挤出机熔融挤出,水冷造粒、筛选干燥制得色母粒;
[0009]步骤S4、将步骤S3制得的色母粒和步骤S2制得的再生锦纶6切片按重量比为3:97~10:90充分熔融混合挤出,熔体经计量泵精确计量,进入纺丝组件,经异型喷丝板喷出形
成丝束,再经单体抽吸、侧吹风冷却、集束上油、拉伸定型、网络交络,最后卷绕成形,制得免染功能性再生锦纶6纤维。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所制得的再生锦纶6切片是全消光、半光、有光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00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颜料粉体是炭黑、镉红、镉黄、氧化铁红、氧化铁黄、钛白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分散剂是硬脂酸锌、聚乙烯蜡、硬脂酸、石蜡、 EBS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混合转速为350~600rpm,混合温度为90~110℃,混合时间为1~3h,熔融温度为265~275℃。经真空干燥后得到的色母粒含水率为 300~500ppm。
[0014]进一步的,将所述步骤S3制得的色母粒和再生锦纶6切片在温度设置为 258~275℃的螺杆挤压机中混合熔融后挤出,进入滤网直径为15~30um的纺丝组件,经异型喷丝板喷出形成丝束,再经单体抽吸,侧吹风冷却,冷却风设置条件控制在:冷却风温度为23℃,湿度为65%,风速为0.58m/s,集束上油,油剂为 6%的锦纶6纤维油剂,拉伸定型,定型温度控制在170℃,网络交络,丝线每米控制在11
±
3个网络点,最后卷绕成型,卷绕成型生产速度为4700~4900m/min。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所用所用喷丝板的喷丝微孔为扁平、十字或扁平带沟槽中的一种。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免染功能性再生锦纶6纤维,改变了传统原料来源,整理利用废弃资源,实现绿色、循环与高利用率的统一;使用本专利技术免染功能性再生锦纶6纤维织造,下游面料不存在“染”的环节,节能减排的同时也能满足客户颜色多样性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改变纤维截面和工艺优化,使纤维附带功能,保证了与常规锦纶6纤维在手感和物性上的一致性,进一步提升了产品高附加值,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无染纺织,绿色制造,低碳环保。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免染功能性再生锦纶6纤维第三方检测报告示意图 (检测标准:FZ/T 54114
‑
2019,检测机构: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免染功能性再生锦纶6纤维凉感和吸湿排汗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检测标准:GB/T 35263
‑
2017、GB/T 21655.2
‑
2009,检测机构: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免染功能性再生锦纶6纤维的制备方法,在秉承绿色、循环与高利用率统一的同时,用于下游织造不存在“染”的环节,同时通过改变喷丝板的喷丝微孔的截面和工艺优化,给纤维附加功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可持续无染纺织,绿色制造,低碳环保。
[002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免染功能性再生锦纶6纤
维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含3~10份的色母粒和90~97份的再生锦纶6切片;所述色母粒,按重量份计,包含20~30份的颜料粉体、5~15份的分散剂和55~65份的锦纶6切片。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免染功能性再生锦纶6纤维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22]步骤S1、以锦纶6废弃纤维为原料,将锦纶6废弃纤维通过破碎机进行等长破碎处理,得到锦纶6废弃纤维混合料;
[0023]步骤S2、将锦纶6废弃纤维混合料依顺序进行整体酯化脱油、低温熔融挤出、熔体多层精滤、水冷固化、切粒机切粒、振动筛选和连续干燥,制备再生锦纶6切片;
[0024]步骤S3、将20~30份的颜料粉体、5~15份的分散剂和55~65份的锦纶6切片粉碎研磨在高速混合机中预混后得到混合粉体,将混合粉体真空干燥至恒重,进入挤出机熔融挤出,水冷造粒、筛选干燥制得色母粒;
[0025]步骤S4:将步骤S3制得的色母粒和步骤S2制得的再生锦纶6切片按重量比为3:97~10:90充分熔融混合挤出,熔体经计量泵精确计量,进入纺丝组件,经喷丝板喷出形成丝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染功能性再生锦纶6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以锦纶6废弃纤维为原料,将锦纶6废弃纤维通过破碎机进行等长破碎处理,得到锦纶6废弃纤维混合料;步骤S2、将锦纶6废弃纤维混合料依顺序进行整体酯化脱油、低温熔融挤出、熔体多层精滤、水冷固化、切粒机切粒、振动筛选和连续干燥,制备再生锦纶6切片;步骤S3、将20~30份的颜料粉体、5~15份的分散剂和55~65份的锦纶6切片粉碎研磨在高速混合机中预混后得到混合粉体,将混合粉体真空干燥至恒重,进入挤出机熔融挤出,水冷造粒、筛选干燥制得色母粒;步骤S4、将步骤S3制得的色母粒和步骤S2制得的再生锦纶6切片按重量比为3:97~10:90充分熔融混合挤出,熔体经计量泵精确计量,进入纺丝组件,经异型喷丝板喷出形成丝束,再经单体抽吸、侧吹风冷却、集束上油、拉伸定型、网络交络,最后卷绕成形,制得免染功能性再生锦纶6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染功能性再生锦纶6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制得的再生锦纶6切片是全消光、半光、有光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染功能性再生锦纶6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颜料粉体是炭黑、镉红、镉黄、氧化铁红、氧化铁黄、钛白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余娟,付重先,金志学,黎明,张伟,薛伟仁,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