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构件用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12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构件用加固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底部加固件,安装在混凝土构件底部,用于对混凝土构件底部进行加固;钢板,安装在混凝土构件顶部,用于对混凝土构件顶部进行加固;U型扁钢箍,安装早在所述底部加固件上,用于对混凝土构件侧面进行加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部加固件、钢板和U型扁钢箍配合,来对混凝土构件的梁进行全方位加固,从而提高加固效果,更加实用。更加实用。更加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构件用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是一种混凝土构件用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构件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构件,长时间使用后,混凝土构件会出现表面粉刷层及疏松层,因此需要使用相应的加固结构来进行加固。
[0003]目前混凝土构件的梁在加固时通过加固板配合螺栓连接固定,来对单面进行加固,各单面彼此独立,整体加固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构件用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混凝土构件用加固结构,包括:
[0007]底部加固件,安装在混凝土构件底部,用于对混凝土构件底部进行加固;
[0008]钢板,安装在混凝土构件顶部,用于对混凝土构件顶部进行加固;
[0009]U型扁钢箍,安装早在所述底部加固件上,用于对混凝土构件侧面进行加固。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底部加固件包括:
[0011]扁钢,安装在混凝土构件两端外部;
[0012]底部受力角钢,安装在混凝土构件底部并通过连接角钢与混凝土构件两端相连。
[0013]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钢板通过胶粘剂与混凝土构件相连。
[0014]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扁钢通过螺栓安装在混凝土构件两端。
[0015]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U型扁钢箍两端均安装有钢垫板,所述钢垫板通过螺杆与钢板相连。
[0016]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U型扁钢箍通过粘贴角钢与底部受力角钢相连。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底部加固件、钢板和U型扁钢箍配合,来对混凝土构件的梁进行全方位加固,从而提高加固效果,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混凝土构件用加固结构的剖视图;
[0019]图2为图1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0]图3为图1中B

B处的剖视图。
[0021]图中:1

扁钢、2

底部受力角钢、3

连接角钢、4

钢板、5

U型扁钢箍、6

螺杆、7

螺栓、8

钢垫板、9

粘贴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如图1至图3所示的混凝土构件用加固结构,包括:
[0024]底部加固件,安装在混凝土构件底部,用于对混凝土构件底部进行加固;
[0025]钢板4,安装在混凝土构件顶部,用于对混凝土构件顶部进行加固;
[0026]U型扁钢箍5,安装早在所述底部加固件上,用于对混凝土构件侧面进行加固。
[0027]本技术在实际应用时,通过底部加固件、钢板4和U型扁钢箍5配合,来对混凝土构件的梁进行全方位加固,从而提高加固效果,更加实用;优选的,钢板4通过胶粘剂与混凝土构件相连,胶粘剂采用改性的环氧树脂结构胶,用抹刀将胶同时均匀涂抹在钢板4和混凝土结构件表面,涂抹胶层厚度在1

3mm,中间厚边缘薄,然后将钢板4贴于预定位置,当加固不止一层时,相邻两层钢板4的截断位置应错开不小于300mm,并应在截断处加设横向压条进行锚固加固。
[0028]如图1至图3所示,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底部加固件包括:
[0029]扁钢1,安装在混凝土构件两端外部;
[0030]底部受力角钢2,安装在混凝土构件底部并通过连接角钢3与混凝土构件两端相连。
[0031]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为方便安装扁钢1,所述扁钢1通过螺栓7安装在混凝土构件两端,具体安装位置按加固设计部位放线定位,准确地在混凝土构件表面划出粘贴部位轮廓线及定出螺栓7位置;同时,底部受力角钢2可以通过连接角钢3与扁钢1焊接相连,同时所述U型扁钢箍5通过粘贴角钢9与底部受力角钢2相连;进一步的,所述U型扁钢箍5两端均安装有钢垫板8,所述钢垫板8通过螺杆6与钢板4相连,通过设置螺杆6来贯穿钢板4、混凝土构件和钢垫板8,实现U型扁钢箍5与钢板4的稳定连接,从而使得底部受力角钢2、U型扁钢箍5和钢板4连接成稳定的整体,提高加固效果。
[003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构件用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1、表面处理:凿除原混凝土构件表面粉刷层及疏松层,直至完全露出坚实的基层为止,打磨整平;
[0034]2、放线定位:按加固设计部位放线定位,准确地在混凝土构件表面划出粘贴部位轮廓线及定出螺栓7位置;
[0035]3、钢板4下料:根据现场实际尺寸对角钢及钢板4进行下料,经质检员复检合格后才允许使用,下料前钢材应进行矫正,矫正后的偏差不超过规范的允许偏差值;
[0036]4、胶粘剂配制:采用改性环氧树脂结构胶,按产品说明书的配合比分别用容器秤出,然后放在一起搅拌,知道角干稀均匀,色调一致;
[0037]5、粘贴钢板4:用抹刀将胶同时均匀涂抹在钢板4和混凝土结构件表面,涂抹胶层厚度在1

3mm,中间厚边缘薄,然后将钢板4贴于预定位置,当加固不止一层时,相邻两层钢板4的截断位置应错开不小于300mm,并应在截断处加设横向压条进行锚固加固;
[0038]6、固定及加压:钢板4粘贴后,立即用卡具固定,并适当加压,以使胶层充分接触钢板4表面,然后用手锤严粘贴面轻敲钢板4,基本上无空洞、空鼓现象,胶液从钢板4两侧边缝
挤出少许时,表示已粘贴迷失,否则重新粘贴;
[0039]7、固化养护:在常温下自然固化,20℃以上时,24h后即可拆除卡具和支撑,72h后即可承受设计实用荷载;
[0040]8、防护:对粘贴在混凝土构件表面的钢板4进行防腐防火处理;首先对钢板4表面进行打磨至表面无油脂、化皮、铁锈等附着物,然后在表面涂防锈漆。
[004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4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构件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加固件,安装在混凝土构件底部,用于对混凝土构件底部进行加固;钢板,安装在混凝土构件顶部,用于对混凝土构件顶部进行加固;U型扁钢箍,安装早在所述底部加固件上,用于对混凝土构件侧面进行加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构件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加固件包括:扁钢,安装在混凝土构件两端外部;底部受力角钢,安装在混凝土构件底部并通过连接角钢与混凝土构件两端相连。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杨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