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质秸秆颗粒防漏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403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生物质秸秆颗粒防漏输送系统,涉及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流水线架体、调整部、干燥部和辅助部;所述流水线架体底端面对称焊接有两根支撑腿,且每根支撑腿上均转动连接有一个底座A。通过挡板的设置,因所述流水线架体内侧通过螺栓对称安装有两块挡板,且两块挡板的底端面均与输送带顶端面接触,并且两块挡板共同组成了物料的阻挡结构,那么通过两块挡板的阻挡可降低物料掉落的几率,解决了首先,在块状燃料输送过程中,燃料碎屑容易从传送带上掉落,导致还需要后续的清理收集,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其次,在输送过程中由于燃料自身的重量因素的原因容易将输送带压弯,压弯后燃料更容易从输送带上掉落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生物质秸秆颗粒防漏输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装置
,特别涉及基于生物质秸秆颗粒防漏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种新能源的诞生,生物质能源也随之应运而生,由于生物质燃料具有无污染,效率高的特点,被广泛发展起来,由于生物质燃料中较为经济的是生物质成型燃料,多为茎状农作物、花生壳、树皮、锯末以及固体废弃物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燃料,这样的话在加工生产的时候就需要将秸秆粉末进行传送,那么就需要使用到输送装置。
[0003]然而,就目前传统生物质秸秆颗粒防漏输送装置而言,首先,现有装置在块状燃料输送过程中,燃料碎屑容易从传送带上掉落,导致还需要后续的清理收集,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其次,现有装置在输送过程中由于燃料自身的重量因素的原因容易将输送带压弯,压弯后燃料更容易从输送带上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生物质秸秆颗粒防漏输送系统,其具有挡板和辅助部,通过挡板能够实现燃料碎屑的阻拦,进而防止了碎屑掉落,且通过辅助部进行反吹,会进一步降低燃料碎屑掉落的几率;
[0005]还具有辅助板,通过辅助板的设置能够实现输送带的承托,进而防止了在燃料重力的影响下输送带变形。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生物质秸秆颗粒防漏输送系统,具体包括:流水线架体、调整部、干燥部和辅助部;所述流水线架体底端面对称焊接有两根支撑腿,且每根支撑腿上均转动连接有一个底座A,并且两个底座A均与地面接触;所述调整部由转动座、连接杆、底座B、螺纹杆、蜗轮、蜗杆和伺服电机组成,且转动座焊接在流水线架体的底端面前侧;所述干燥部由安装臂、转轴、叶轮、辅助壳、传动轮B和通孔组成,且安装臂共设有两个,并且两个安装臂对称焊接在流水线架体顶端面的后侧位置;所述流水线架体上转动连接有两根滚轴,且两根滚轴上套接有输送带,并且后侧一根滚轴上安装有传动轮A;两根安装臂上转动连接有一根转轴,且转轴上安装有传动轮B,并且传动轮B与传动轮A接触;转轴上安装有叶轮,且叶轮位于输送带上方40cm处;所述辅助部由连接管和喷管组成,且连接管共设有两根。
[0007]可选地,所述转动座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
[0008]底座B放置在地面上,且底座B顶端面转动连接有一根螺纹杆,并且螺纹杆与连接杆螺纹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螺纹杆上焊接有蜗轮;
[0010]底座B上转动连接有蜗杆,且蜗杆与蜗轮啮合;
[0011]底座B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转动轴与蜗杆相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流水线架体内侧对称安装有两块辅助板,且两块辅助板的顶端面均
经过抛光处理,并且两块辅助板的顶端面均与输送带的底端面接触。
[0013]可选地,两根所述安装臂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辅助壳,且辅助壳为矩形壳状结构;辅助壳的开口向下,且叶轮位于辅助壳内。
[0014]可选地,所述流水线架体内侧通过螺栓对称安装有两块挡板,且两块挡板的底端面均与输送带顶端面接触,并且两块挡板共同组成了物料的阻挡结构。
[0015]可选地,两块所述挡板均与流水线架体卡接相连,且两块流水线架体的外侧均经过打磨处理,并且经过打磨处理后两块流水线架体的外侧均为弧形结构。
[0016]可选地,所述辅助壳上连接有两根连接管,且每根连接管上均连接有喷管;
[0017]喷管位于挡板与流水线架体之间,且喷管组成了挡板处的降温结构以及物料反吹防漏结构。
[0018]可选地,所述辅助壳顶端面安装有控制盒,且控制盒底端面不与辅助壳顶端面接触;
[0019]辅助壳顶端面开设有一个通孔,且通孔与控制盒底端面位置对正。
[0020]可选地,所述控制盒内安装有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和报警器,且微处理器与温度传感器以及报警器电性相连,并且微处理器还与驱动电机以及伺服电机电性相连。
[0021]有益效果
[0022]通过微处理器和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当温度传感器温度超过100度时微处理器可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从而工作人员可进行断电修整。
[0023]通过挡板的设置,因流水线架体内侧通过螺栓对称安装有两块挡板,且两块挡板的底端面均与输送带顶端面接触,并且两块挡板共同组成了物料的阻挡结构,那么通过两块挡板的阻挡可降低物料掉落的几率。
[0024]通过辅助板的设置,因流水线架体内侧对称安装有两块辅助板,且两块辅助板的顶端面均经过抛光处理,并且两块辅助板的顶端面均与输送带的底端面接触,那么在输送物料的时候就可以防止物料将输送带压弯,进而导致物料漏掉。
[0025]通过干燥部和辅助部的设置,第一,因为滚轴转动会带动传动轮A转动,再通过传动轮A与传动轮B的传动可实现转轴和叶轮的转动,最终通过叶轮的转动就能够实现输送带上物料的干燥;
[0026]第二,因两根安装臂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辅助壳,且辅助壳为矩形壳状结构;辅助壳的开口向下,且叶轮位于辅助壳内,从而当叶轮转动时产生的风力在辅助壳的阻挡下只能向下移动,进而也就提高了输送物料的干燥效果;
[0027]第三,因辅助壳上连接有两根连接管,且每根连接管上均连接有喷管;喷管位于挡板与流水线架体之间,且喷管组成了挡板处的降温结构以及物料反吹防漏结构,那么叶轮旋转产生的风力会通过连接管进入到喷管处,进而通过喷管喷出可以对挡板与输送带接触处进行降温,且能够将挡板与输送带缝隙处的物料吹回。
[0028]通过通孔的设置,因辅助壳顶端面安装有控制盒,且控制盒底端面不与辅助壳顶端面接触;辅助壳顶端面开设有一个通孔,且通孔与控制盒底端面位置对正,从而叶轮旋转产生的风力可通过通孔处喷出,进而也就实现了控制盒的风力降温。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30]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在附图中: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5]图4是本专利技术流水线架体去除一部分后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6是本专利技术干燥部和辅助部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0038]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6局部剖开后的轴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0039]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构成结构示意图。
[0040]附图标记列表
[0041]1、流水线架体;101、支撑腿;102、底座A;103、滚轴;104、输送带;105、驱动电机;106、挡板;107、传动轮A;108、辅助板;2、调整部;201、转动座;202、连接杆;203、底座B;204、螺纹杆;205、蜗轮;206、蜗杆;207、伺服电机;3、干燥部;301、安装臂;3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生物质秸秆颗粒防漏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流水线架体(1)、调整部(2)、干燥部(3)和辅助部(4);所述流水线架体(1)底端面对称焊接有两根支撑腿(101),且每根支撑腿(101)上均转动连接有一个底座A(102),并且两个底座A(102)均与地面接触;所述调整部(2)由转动座(201)、连接杆(202)、底座B(203)、螺纹杆(204)、蜗轮(205)、蜗杆(206)和伺服电机(207)组成,且转动座(201)焊接在流水线架体(1)的底端面前侧;所述干燥部(3)由安装臂(301)、转轴(302)、叶轮(303)、辅助壳(304)、传动轮B(305)和通孔(306)组成,且安装臂(301)共设有两个,并且两个安装臂(301)对称焊接在流水线架体(1)顶端面的后侧位置;所述流水线架体(1)上转动连接有两根滚轴(103),且两根滚轴(103)上套接有输送带(104),并且后侧一根滚轴(103)上安装有传动轮A(107);两根安装臂(301)上转动连接有一根转轴(302),且转轴(302)上安装有传动轮B(305),并且传动轮B(305)与传动轮A(107)接触;转轴(302)上安装有叶轮(303),且叶轮(303)位于输送带(104)上方40cm处;所述辅助部(4)由连接管(401)和喷管(402)组成,且连接管(401)共设有两根。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生物质秸秆颗粒防漏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201)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02);底座B(203)放置在地面上,且底座B(203)顶端面转动连接有一根螺纹杆(204),并且螺纹杆(204)与连接杆(202)螺纹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生物质秸秆颗粒防漏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04)上焊接有蜗轮(205);底座B(203)上转动连接有蜗杆(206),且蜗杆(206)与蜗轮(205)啮合;底座B(203)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伺服电机(207),且伺服电机(207)的转动轴与蜗杆(206)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生物质秸秆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景峰钱芳马希平牛银杰梁红茹许婷胡瑞波陈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池州市白洋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