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熔盐和水的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3985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熔盐和水的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有依次相串连的空气压缩系统、人工硐室储存系统和膨胀系统,还包括熔盐储换热系统和水储换热系统;空气压缩系统包括一台或多台相串连的空气压缩机;至少一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管路依次经过熔盐储换热系统、水储换热系统的换热器及水冷却器后与其下游的空气压缩机或者人工硐室储存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接;膨胀系统包括一台或多台相串连的透平膨胀机;人工硐室储存系统的输出端管路依次经过水储换热系统及熔盐储换热系统的换热器后与其下游的透平膨胀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本方案可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减小系统储气库的容量、降低系统的应用成本并拓展系统的使用范围。使用范围。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熔盐和水的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储能
,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熔盐和水的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3060”战略的提出,未来能源消费将逐步由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转变为以新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对于电力系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是电力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但风、光等新能源发电不同于传统的燃煤发电,传统燃煤发电具有即发即用的特点,风、光等新能源发电受天气因素以及昼夜周期等的影响,其发电存在间歇性和不稳定的特点,该特点将打破电网的平衡。随着未来风、光等新能源发电的容量不断增加,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提高未来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进一步提升风、光等新能源发电的比重,需要发展储能系统作为重要支撑。储能包括物理储能、化学储能、电磁储能、抽水蓄能等不同的储能技术形式,各种储能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应用场景。
[0003]压缩空气储能是物理储能技术中的一种,具有储能时间长、储能容量大、储能效率高等优点。但目前现有的此类储能系统所采用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熔盐和水的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次相串连的空气压缩系统(A)、人工硐室储存系统(B)和膨胀系统(C),还包括熔盐储换热系统(D)和水储换热系统(E);所述空气压缩系统(A)包括一台或多台相串连的空气压缩机;至少一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管路依次经过所述熔盐储换热系统(D)、所述水储换热系统(E)的换热器及水冷却器后与其下游的空气压缩机或者所述人工硐室储存系统(B)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膨胀系统(C)包括一台或多台相串连的透平膨胀机;所述人工硐室储存系统(B)的输出端管路依次经过所述水储换热系统(E)及所述熔盐储换热系统(D)的换热器后与其下游的透平膨胀机的输入端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熔盐和水的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储换热系统(D)包括有储盐冷罐(D5)和储盐热罐(D6),所述储盐冷罐(D5)的输出端分别经过第一熔盐换热器(D1)和第二熔盐换热器(D2)后与所述储盐热罐(D6)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储盐热罐(D6)的输出端分别经过第三熔盐换热器(D3)和第四熔盐换热器(D4)后与所述储盐冷罐(D5)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水储换热系统(E)包括有储水冷罐(E5)和储水热罐(E6),所述储水冷罐(E5)的输出端通过两条管路分别经过第一水换热器(E1)和第二水换热器(E2)后与所述储水热罐(E6)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储水热罐(E6)的输出端通过两条管路分别经过第三水换热器(E3)和第四水换热器(E4)后与所述储水冷罐(E5)的输入端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熔盐和水的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会建孙永斌彭红文聂恒宽袁雄俊戴婷婷徐梓原钟文英邬士军牛苗任王巍张国龙贾宁郭海斌齐乃馨冯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