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轮叶片交叉肋冷却结构参数化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叶轮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涡轮叶片交叉肋冷却结构参数化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燃气轮机为了不断提高热效率,涡轮进口温度也随之不断地提高,要想保证涡轮在高温条件下仍能够稳定可靠的地工作,对涡轮叶片内部进行冷却是必不可少的,寻求一种优秀的内部冷却结构迫在眉睫。交叉肋冷却结构由于其良好的冷却性能,被广泛采用于涡轮叶片的内部冷却。
[0003]交叉肋通道又被称为涡流矩阵通道(Matrix Cooling Channel)或者网格肋通道,其为内部冷却方式的一种。其通道的上下壁面间布置有相互交错的肋片,将整个内冷通道划分为若干上下子通道。气流在经过每个子通道时,经过折转流向下一个子通道。在转折位置,气流与肋壁面间发生强烈的冲击、旋转并产生强烈的涡流将肋壁面上的热量带走。这种冷却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极大增加冷气的流程,使得冷气与壁面充分的接触,从而具有良好的换热特性。同时,通过肋片的相互交错布置,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良的导热性能,使得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叶片交叉肋冷却结构参数化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将所述涡轮叶片气膜分区交叉肋冷却结构分为四个区域;S2:对所述四个区域中的第一个区域进行优化设计:提取所述第一个区域的特征设计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个区域的特征设计参数得到优化设计变量,对所述优化设计变量进行设置,得到设置后的优化设计变量;S3:根据所述设置后的优化设计变量对所述第一个区域进行UG参数化建模;S4:使用ICEM脚本文件,对参数化交叉肋模型进行自动网格划分;S5:使用CFX软件中的CCL语言进行:对计算域边界条件进行前处理;调用CFX求解器,对计算域的后台进行求解计算,得到求解结果;编写CCL语言,对所述求解结果进行后处理,输出目标函数;S6:对所述目标函数进行判断,当所述目标函数满足设计要求,输出优化结果;当所述目标函数不满足设计要求,使用优化算法对所述优化设计变量进行寻优处理,并重复S3
‑
S6,直到优化得到的目标函数满足设计要求;S7:重复步骤S2
‑
S6,对所述四个区域中的其余区域进行优化设计,直到交叉肋冷却结构的目标函数均满足要求,完成所述涡轮叶片交叉肋冷却结构参数化优化设计方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叶片交叉肋冷却结构参数化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区域包括:前部区域、中部区域、后部区域和尾部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叶片交叉肋冷却结构参数化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设计参数包括所述交叉肋的肋宽ω、肋间距t、肋倾角β。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涡轮叶片交叉肋冷却结构参数化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优化设计变量进行设置为:对所述优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平,周旭,李涛,牛夕莹,候隆安,韩蕊,于子杰,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