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串联型补偿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参数配置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3798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9
本申请关于一种串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串联

串联型补偿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参数配置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无线电能传输
,尤其涉及一种串联

串联型补偿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参数配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用在分布式光伏户用系统中,可以为分布式光伏电能传输提供新的方向,由于不需要多次对房屋墙体进行开槽、打孔,可以为安全可靠新能源用电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在大容量的无线电能传输场合,没有足够的房屋空间在接收端安装单台大尺寸耦合线圈,而小尺寸耦合线圈会降低无线电能传输的功率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串联

串联型补偿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参数配置方法。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串联

串联型补偿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多个无线电能传输模块,所述多个无线电能传输模块并联连接,所述多个无线电能传输模块均包括高频逆变器、发射侧补偿模块、接收侧补偿模块、耦合线圈和整流器,其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联

串联型补偿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多个无线电能传输模块,所述多个无线电能传输模块并联连接,所述多个无线电能传输模块均包括高频逆变器、发射侧补偿模块、接收侧补偿模块、耦合线圈和整流器,其中,所述多个高频逆变器的输入端之间并联连接;所述多个整流器的输出端之间并联连接;每个所述高频逆变器的输出端均与所属同一无线电能传输模块的耦合线圈的输入端连接,每个所述耦合线圈的输出端均与所属同一无线电能传输模块的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每个所述高频逆变器的输出端均与所属同一无线电能传输模块的耦合线圈输入端之间的线路上均连接有一个补偿模块;每个所述耦合线圈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之间的线路上均连接有一个补偿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耦合线圈贴合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高频逆变器的输出端均包括高频逆变器第一输出端和高频逆变器第二输出端,每个所述发射侧补偿模块包括发射侧补偿电容,每个所述耦合线圈的输入端包括耦合线圈第一输入端、耦合线圈第二输入端,其中,每个所述高频逆变器第一输出端均与所属同一无线电能传输模块的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二端均与所属同一无线电能传输模块的所述耦合线圈第一输入端连接;每个所述高频逆变器的第二输出端均与所属同一无线电能传输模块的所述耦合线圈第二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高频逆变器均包括两个逆变桥臂,每个所述逆变桥臂均包括两个逆变子模块,每个所述逆变子模块均包括开关管和二极管,其中,所述多个高频逆变器的输入端之间并联连接;所属同一无线电能传输模块的两个所述逆变桥臂并联连接,所属同一逆变桥臂的两个逆变子模块均串联连接,所属同一逆变子模块的二极管与开关管反向并联连接;每个所述逆变桥臂的两端均与直流电源的两端并联连接;每个所述耦合线圈第一输入端均与所属同一无线电能传输模块的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一端均通过线路连接于所属同一无线电能传输模块的其中一个所述逆变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强赵瑞斌王启江申旭辉付明志张钧阳秦猛李铮童强姚绍飞严锦涛张珩张朋益卜江枫余建川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